宣通并补 水火相安-过敏性鼻炎辅助治疗穴位


宣通并补 水火相安——过敏性鼻炎辅助治疗穴位

一冬之寒终依依不舍地退去,我们迎来了春意萌发、和风送暖的时节,同时也带来了大量肉眼看不到的花粉。不少过敏患者不停打喷嚏、流鼻涕、揉眼睛,往往流清水样涕的同时伴有鼻塞,擤之不畅,又不能“放任自流”,眼角酸痒难忍,揉又会加重粘膜充血,简直苦不堪言。
多数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口服西药控制症状,但年年反复,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求助于中医治疗。很多患者茫然无措,除了忍耐,我们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吗?当然不!请让我们为您细细道来。
首先,在中医看来,过敏性鼻炎主要有以下几种病机:

宣通并补 水火相安——过敏性鼻炎辅助治疗穴位


1、肺气虚:肺主宣发肃降,输布卫气,调节水谷精微和津液,肺气虚弱,就会易感外邪,受外邪侵扰后肺气不通调,不能祛邪外出,就会鼻痒喷嚏,津液缺乏引导,外流成清涕不止。

2、脾气虚:脾主运化,《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气虚弱,运化水液失常,积湿内停聚于肺,循经上犯鼻窍而成清涕。
3、肾气虚:肾为水火之宅,是阳气之根,“五脏之阳,非此不能生。”肺脾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须以肾阳的温煦推动为根本,肾元亏虚,不能温养脾肺,水液失调,寒气上犯,也会引发喷嚏流涕,久不能愈。
4、肺伏热:寒邪侵袭而停于表,阳气郁闭在里,久而化热,肺郁热而失宣降,不能祛邪不能摄津而成鼻塞喷嚏流涕。
简单来说,脾肺肾的各种不足,导致调节水液和祛邪外出的功能失调,从而出现表现为寒、风、燥等一系列过敏症状。自我调节可从这里入手,帮助宣通疏导并温而补之,缓解症状。手法如下:

宣通并补 水火相安——过敏性鼻炎辅助治疗穴位


迎香穴:鼻之两旁、鼻唇沟中,是治鼻塞之要穴,用“掀”法,双侧同时以指点按住,有酸胀感后,先向上掀动,后向外推,一掀一推为一次,共100次。
鼻通穴:鼻之两侧,鼻唇沟上端尽头,先按住轻揉50次,再上下搓动50来回,轻微发热为宜,温通鼻窍。
瞳子髎:目外眦外侧0.5寸处,按揉50次,有眼痒症状者按揉100次,通利少阳,明润眼目。
四白穴: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处,按揉50次,主治目赤痒之证。
尺泽穴:肘关节,当肘二头肌腱之外方,肱桡肌起始部,按揉50次,通利肺经。

合谷穴: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揉50次,宣泄散表,宣通疏风。

宣通并补 水火相安——过敏性鼻炎辅助治疗穴位


关元穴: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搓揉100次,温补脾肾,补益元气。
足三里: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按揉50次,补虚理气。
行间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按揉50次,通利肝胆,缓解目赤发痒。
以上穴位可按顺序进行自我按摩,每日早晚各一次。按摩时手法轻重适中,平心静气,呼吸调匀,长期坚持会起到缓解根本的调理作用。此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自我按摩不能完全取代用药,症状严重时还请及时来我院相关科室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

(中医正骨科 许凌飞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郁闭   郁热   掌骨   津液   阳气   穴位   水火   喷嚏   虚弱   手法   症状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