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缴一万亿利润,利好又来了?

前段时间,央行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超1万亿元的事情,炸开了锅。


央行上缴一万亿利润,利好又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时间网友纷纷不解,央行居然还能盈利这么多?


也有部分投资者觉得,央行此举产生的效果无异于降准,流动性增加了,会不会利好股市,利好房地产?投资的信号是不是又来了?


1

央行为什么能赚那么多钱?


咱们先说,让大家惊叹的1万亿利润是什么概念?


2021年,茅台净利润约为520亿元,号称宇宙行的中国工商银行的净利润预计在3300亿元左右。


也就是说,1万亿是工行一年利润的3倍多,是去年茅台利润的20倍。


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2021年我国财政收入是20.25万亿,相当于我国财政收入的4.9%。


当然,人家也专门解释了,1万亿并不是央行一年的利润,而是过去几年的外汇储备经营收益,谱蓝君举例也只是想让大家理解1万亿是什么体量。


央行不是商业银行,又不对外营业,利润是哪里来的?


有小伙伴可能以为,政府各类行政机关,只有支出没有收入,全靠财政拨款运转。


谱蓝君了解之后才知道,大多数政府机关都会有收入,这个叫做“行政事业收入”,也分很多种。


比如,咱们去办护照、参加政府组织的考试都是需要收费的,去法院起诉也有诉讼费。


作为银行的银行,央行不以赚钱为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央妈不能赚钱。


央行的主要收入主要来源有2方面——


1.利息收入


虽然央行不是商业银行,但是也可以和商业银行一样吃“利差”。


存贷利差=贷款利率-存款利率


按照规定,商业银行是需要有存款准备金放在央行账户的,商业银行需要钱的时候,央行也可以利用中期借贷便利(MLF)、逆回购、再贷款等形式借钱给商业银行。


目前的存款准备金率是1.62%, 1年期的MLF利率是2.85%。


举个例子,如果商业银行向央行缴纳1000亿的存款准备金,又以MLF的方式向央行贷款1000亿的话,那么央行就可以有高达12.3亿元的利差收入。


2.业务收入


就是央行在行使职能、办理业务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收入,比如外汇储备经营收益,这次央行上缴的结存利润就是来自于此。


今年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138亿美元,连续第10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之上。


这些外汇储备中肯定不可能全部是现金,肯定会有一部分换成外国国债,这样每年就会有利息收入。


国家外汇局2020年年报显示,我国外汇储备 1997—2016 二十年平均收益率为 4.23%,2007—2016 十年平均收益率为3.42%。


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少的钱。


2

如何正确看待央行上缴1万亿元结存利润?


网上有人还做了换算,说这1万亿相当于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


这和降准是一回事吗?


降准是央行降低法定存款金率,商业银行不用向央行交那么多钱,有更多的钱拿去投资、贷款给企业,流向实体经济。


这次是央行向国库上缴利润,只是财政可用资金又多了1万亿,不会直接流入商业银行,就和中国烟草上缴利润是一回事。


如果是中国烟草向财政上缴利润,大家会觉得有类似降准的作用吗?


话说回来,这笔钱“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最后流向的地方还是实体和咱们普通百姓。


这和降准的核心目的一样,都是求稳。这么看还是殊途同归的。


不过,根据央行的声明,本次上缴利润并非一次缴清,而是按月均衡上缴,所以就算有类似降准的作用,市场的感受也不会太明显。


大家最近频繁关注政府动向,有才君特别能理解。实在是这段时间的市场太让人揪心了。


先是连着几天大跌,中概股市值蒸发万亿,大家恐慌到了极点,都在担心是不是股灾来了。


紧接着,上层开会提振经济和股市信心,股市大涨,加上1-2月宏观经济数据也超出预期,很多人又在后台问,是不是利好来了。


谱蓝君想说,牛熊不是某些消息、事件、政策决定的。


最近行情震荡,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天天去问底在哪里,或者哪个政策一出就推测是不是利好又来了,毕竟长期投资看的不是当日当月的涨跌。


最正确的做法是——


1.既不能畏缩不前,暂停定投,也不能盲目自信冲进市场,想着要抄底。大涨大跌的时候最容易亏钱,不要随便改变权益类投资计划。


2.权益类资产的比例要控制好,坚持资产配置,避免回调太多,心理承受不住。


3

写在最后


前一段时间股债双杀,“固收+”变成“固收-”,短债基也达到5%的回撤,连银行理财也出现了亏损。


每当行情不好的时候,都有人愤愤道:“再也不碰股票基金了!有没有什么安全稳妥的产品?”


谱蓝君想说,市场永远都是有涨有跌的,如果因为一时的亏损而完全拒绝权益类投资,那么也意味着失去保值增值的可能了,因为无风险资产是一定跑不赢通胀的。


这个时候应该做的,是趁机审视自己的资产组合,是否做好了资产配置。


既有权益类产品,又有低风险资产,降低整体的波动。


现在有什么低风险的资产可以考虑?


大额存单


利率在3.5%-4%之间,属于保本型理财,不管市场行情怎么变化,银行到期都会还本付息,缺点一般是20万起存,门槛较高。


理财保险


比如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


门槛低了很多,低至每月200元、每年1000元都可以起投;


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终身锁定高利率,现在收益水平是在年复利3.5%左右,每年保额和现金增长都是白纸黑字写在合同条款里,安全稳定性不言而喻。

投资选适合自己的品种即可,没必要跟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能保证稳定的收益,抓住“稳稳的幸福”也无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央行   利好   商业银行   利润   外汇储备   存款   收益   股市   资产   收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