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6种食物记得吃,老传统别丢,寓意无病无灾,好运常伴

清明将至,6种食物记得吃,老传统别丢,寓意无病无灾,好运常伴

马上就要到清明了,虽然今年因为特殊情况,不能出门祭拜先人,也不能出门踏青,确实是有一点小小的遗憾,但是也能理解。不过该吃的食物,还是得吃起来,毕竟这是流传了多少年的老传统。

清明将至,6种食物记得吃,老传统别丢,寓意无病无灾,好运常伴

清明吃什么?这个问题是不是问倒了不少人?我发现好多朋友,都不重视这些传统节日,当天也不会特意去吃传统食物,其实吃点传统的美食,也是很不错的,好吃又有好寓意,寓意无病无灾,好运常伴,今天给大家分享6种食物,不管贫富都得吃。

清明将至,6种食物记得吃,老传统别丢,寓意无病无灾,好运常伴

一、鸡蛋

清明节吃鸡蛋,这是我们这边的传统,每年清明之前,家里都会买上不少鸡蛋,就等着清明这天,早晨起来煮一煮,让全家人享用。记得小时候,还喜欢往鸡蛋上面画画,放在用毛线织的网子中。

清明吃鸡蛋,寓意一整年身体棒,因此今年的清明节,可别糊涂着过了,鸡蛋人人家里都有,记得吃。

清明将至,6种食物记得吃,老传统别丢,寓意无病无灾,好运常伴

二、青团

在南方的不少地区,都有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青团是由艾草做成的,清明前后艾草正当时。如果你喜欢吃青团的话,可以自己采摘一些艾草,加上自己喜欢的馅料,在家做做看。

清明吃青团,有着纪念先人的意思,而且还有美好寓意,寓意一整年,全家都能好运常伴,能够健健康康的。

清明将至,6种食物记得吃,老传统别丢,寓意无病无灾,好运常伴

三、粽子

清明吃粽子,又被称之为“清明粽”,清明前几天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包了,包好之后煮出来,清明这一天既可以拿来祭祀祖先,还可以留着自己吃,香甜浓郁的口感,实在是令人爱不释手,小孩子都很喜欢。

吃粽子,也是有寓意的,这种寓意流传至今,依然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粽子和“众子”谐音,代表着人丁兴旺。

清明将至,6种食物记得吃,老传统别丢,寓意无病无灾,好运常伴

四、馓子

北京人在清明这天,是习惯是馓子的,这种美食在古代被称为“寒具”,做法也简单,自己在家按照教程做,也能轻松搞定。因为是油炸食品,吃一口酥脆无比,受到了众人的喜爱。

清明吃馓子,因为馓子和“散子”谐音,因此还有着“开枝散叶”的美好寓意。

清明将至,6种食物记得吃,老传统别丢,寓意无病无灾,好运常伴

五、田螺

清明要吃“清明螺”,清明前后的田螺,正是肉质最细腻、最肥美的时候,其中营养物质非常丰富。过了这段时间,再想吃到如此肥美的田螺,可就不容易了。

因为螺和“罗”同音,“罗”又有着收罗、聚集的意思,因此在人们看来,清明节吃田螺,还有着收纳财运的好兆头。

清明将至,6种食物记得吃,老传统别丢,寓意无病无灾,好运常伴

六、艾饺

艾饺,其实就跟青团一样,都是用艾草做成的,用糯米粉、粘米粉做成饺子皮,然后再往里面加上自己喜欢的馅料,可以是甜馅,也可以是咸馅,包成饺子之后,放在锅里蒸熟,就可以食用了。

清明节吃艾饺,在江浙一带是很流行的,因为艾草的香味浓郁,吃了它就有驱虫的作用。人们还希望用此方式,赶走不好的东西,寓意好运常伴。

清明将至,6种食物记得吃,老传统别丢,寓意无病无灾,好运常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寓意   清明   好运   食物   传统   田螺   粽子   清明节   鸡蛋   艾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