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病就多?中医:分三种情况,看看你属于哪一种,别补错了

生活中,不少人存在脑力或体力过度劳累、久坐不动、饮食不节等问题,容易发生气虚,出现胃口不好、懒得动弹、有气无力等表现。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气血津液有相互影响的作用,有些人群往往不是单纯的气虚,常会兼杂不同的身体状态,这时候,就需要区分类型,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调理。

气虚,病就多?中医:分三种情况,看看你属于哪一种,别补错了

一、气虚 阳虚

气具有温煦的作用,是机体热量的来源,若是气虚日久了,会逐渐地引发阳虚,对体内脏腑功能的激发不足,新陈代谢缓慢,就会出现怕冷、乏力等表现。

具体表现: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畏寒怕风、少气懒言、精神不振、身体乏力等

调理建议:以温阳益气为主,可适当地选用胡椒、红参、鹿茸、羊肉、黄芪、干姜等

气虚,病就多?中医:分三种情况,看看你属于哪一种,别补错了

二、气虚 阴虚

中医上讲“气能生津”,如果气虚,那么化生津液的动力就会减弱,从而导致阴虚。

具体表现: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气躁、口干咽痒、胃腹胀满、食欲不振、小便偏黄、大便偏干等

调理建议:可以食用海参、燕窝、红枣、枸杞、桂圆、山药、银耳等滋阴润燥之物,同时别忘了兼顾健脾益气,可用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等

气虚,病就多?中医:分三种情况,看看你属于哪一种,别补错了

三、气虚 痰湿

中医认为,脾胃以运化功能为主,而脾气虚弱的人群往往运化水湿的能力也不强,所以就容易产生痰湿邪气。

具体表现:食欲不振、口中黏腻、胸闷痰多、头脑昏沉、身体肥胖、大便不爽、体倦乏力、舌有齿痕等

调理建议:既要健脾益气,也需利湿燥湿,健脾益气可选用五指毛桃、黄芪、党参等药物,利湿燥湿可选用扁豆、芡实、陈皮、莲子、薏苡仁、白术、茯苓等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燥湿   中医   津液   党参   黄芪   食欲不振   乏力   大便   身体   情况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