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冲上热搜!交大物理幕后支持

近日,天宫课堂登上微博热搜!

自12月9日“天宫课堂”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

这是继2013年以来

中国航天员进行的第二次太空授课


天宫课堂冲上热搜!交大物理幕后支持


天宫课堂冲上热搜!交大物理幕后支持


2022年3月23日下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天宫课堂”再次在全国青少年的翘首企盼中登场。全程参与两次“天宫课堂”征集、遴选和授课设计的太空授课专家组成员、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安排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邀请,做客总台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并机直播的新闻直播间特别节目,以“课前预习”和“课后辅导”的形式面向全国观众讲解授课内容的知识内容和设计思路。


天宫课堂冲上热搜!交大物理幕后支持

天宫课堂冲上热搜!交大物理幕后支持


驻留在中国空间站的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再次化身“太空教师”,通过一系列奇妙的太空实验,圆满完成了一次400公里高空中的太空科普。


叶光富向王亚平手持的两片塑料板表面分别挤上水,随着两板逐渐接近,水在板间连成了一座“桥”。王亚平又慢慢将塑料板的距离拉远,“桥”也没有断开。这便是“液桥现象”


其实,在地面环境下也可以搭建液桥。我们洗手时将两根湿漉漉的手指贴合,再缓慢分开一小段距离,指间会出现一段小液柱,这就是液桥。不过,由于液体表面张力很弱,在正常的重力环境下,液桥的尺寸通常难以超过几毫米。而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表面张力便能“大显神通”,可以维持大尺寸的液桥不会垮塌。


天宫课堂授课专家组成员、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陈征介绍,液桥实验利用身边最常见、最普通的水,在微重力环境下展现出奇妙现象,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天宫课堂冲上热搜!交大物理幕后支持




当晚,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邀请曾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与总书记讨论青少年好奇心问题,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国家外国专家局“功勋外教”、2020年度“北京榜样”年榜人物的戴伟教授与陈征、秦亮、孟令川等老师一起在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中进一步向全球观众进行了“天宫课堂”的深度解读


天宫课堂冲上热搜!交大物理幕后支持


新华社、科技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广播电台等均针对本次活动进行采访和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强调: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遵循总书记“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是创新发展的两翼”的思想指引,一方面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基础教学质量,同时履行《科学技术进步法》、《科学技术普及法》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等中央法规、政策对高校的科普责任和义务,在以物理为核心的基础学科科学普及工作方面做了包括太空授课科普支持、中国载人航天科普总体规划起草等在内的大量特色鲜明、影响广泛、全国领先的工作


近年来,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先后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三十余所高校和北师大良乡附中等近二十所中学建设了物理演示实验室或物理科技馆。同时,它还为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多档实验科普节目提供了科学道具和科学顾问,承担物理思想、物理方法进课堂课题,是国内物理教学和科普科教工作方面的领军团队。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曾独立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再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获得第二届北京市科普基地优秀活动展评一等奖;被认定为北京科学中心特色体验中心中国物理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物理科普科创团队在全国政协科普战略调研和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等重大科普政策调研和制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来源 | 北京交通大学官方微信

编辑 | 吴庭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天宫   课堂   物理   总台   空间站   交大   北京   中国   幕后   太空   演示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