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育未来」家访故事:用温暖和爱,共育未来-

「爱育未来」家访故事:用温暖和爱,共育未来

家访路上,感恩石林县妇联及“爱育未来”公益项目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接触了许多可爱的家长和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与其说是我在帮助指导他们,不如说是他们治愈了我。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成功教育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与家长之间的一次次短短的接触,发生着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使我们更加的了解孩子,使我们更加公平的看待孩子,使我们更加恰当的教育好孩子,使我们用期待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们,使我们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之处,使孩子们在温暖舒适的家庭环境中成为自己和开心快乐的成长。

家长们每一次的进步和改变,给予孩子的更深一层次的爱和快乐,这样既增强父母的爱心和自信心,因为爱需要陪伴,陪伴需要有方法。父母的语言可以让孩子看到未来与希望。

家庭是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与家庭息息相关。

“爱育未来”家访的目的是支持、关心、转化、指导家长,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我们只有和家长双方只有同心协力,对孩子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孩子是人,是成长与发展中的人,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犯错误是必然的。家长和老师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运用正确的导向、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地寻求真理、探索真理,使孩子们拥有自己探索生活的方式和方法。父母也是人,在教育孩子或生活中难免会犯错误,但只要坚持一个最核心的教育原则一-平等、尊重、宽容、信任、爱与陪伴。孩子们可能就是因为这小小的一个举动,从中感悟到了父母的信任和爱,得到温暖,更加健康快乐。于是,他也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以回报父母的这种尊重与信任。

教育最忌讳的就是把犯错误的孩于当众“撕破脸”去羞辱。美国的詹姆斯·杜布森博士曾说过:让孩子失去自尊心的方式有千百种,但要替孩子重建自尊,却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校重要的合作伙伴,早期的家访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是未雨绸缪。

在每一次的家访过程中,我一路走访着、发现着、感动着、收获着……

家访员:杨海英 撰稿

杨海英简介

石林小学高级教师、亲子咨询师,石林美伊家庭教育志愿讲师团讲师。

「爱育未来」家访故事:用温暖和爱,共育未来

相关链接

“爱育未来”公益项目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与荷兰皇家菲仕兰共同发起,依托各级妇联和社会组织的力量,面向家庭、幼儿园、社区进行以 0-3 岁为主的学龄前儿童家庭早期教育干预,开展家庭早期教育公益服务,探索家庭早期教育发展模式,解决家庭教育指导“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项目愿景:将科学的早期教育带给每一个家庭

项目目标:提升家庭早期教育意识和育儿水平,满足家庭儿童早期教育需求

项目口号:家家有爱,共育未来

爱育未来项目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爱心企业:荷兰皇家菲仕兰

执行单位:石林彝族自治县妇女联合会

「爱育未来」家访故事:用温暖和爱,共育未来「爱育未来」家访故事:用温暖和爱,共育未来

【来源:石林妇联】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家访   未来   荷兰   妇联   早期教育   温暖   家长   父母   孩子   家庭   项目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