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上的一颗明珠,布达拉宫-

“布达拉”为梵语,常译作“普陀罗”,本意是指菩萨的居住之岛,后来引申为释教圣地。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山”,坐落于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占地总面积为41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13万多平方米。其主楼高约117.2米,容纳了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多个小型建筑,是当今世界上海拔较高、规模较大的宫殿式建筑群,被誉为“世界屋脊上的一颗明珠”。

世界屋脊上的一颗明珠,布达拉宫


这座宏伟的宫殿始建于公元7世纪。当时,松赞干布为娶大唐的文成公主,在红山上修筑王宫,称为红山宫。吐蕃王朝解体后,红山宫逐渐被废弃。到了公元1645年,五世阿旺洛桑嘉措在红山宫原址上又修筑了布达拉宫。布达拉宫的主要建筑分为红宫与白宫,红宫居中,白宫横贯两翼,红宫有历代的灵塔和各类佛堂、经堂,白宫是处理政务和生活居住的地方。白宫主殿为东大殿,宽25.8米,长27.8米,坐北朝南,如有重大庆典活动通常都在这里举行。

世界屋脊上的一颗明珠,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的绘画艺术非常出色,比较有名的当属西大殿壁画。这里共有壁画698幅,题材涉及历史人物、神话、佛经故事等,还有民俗、体育、建筑等各方面,有的以单幅表现,有的以横卷形式将画面连缀起来。其中,比较富有藏族特色的就是画在绢布或纸上,再用绸缎缝制装裱的唐卡,其绘画内容主要为人物、历史事件、教义,也涉及天文历算、藏医藏药等题材。

世界屋脊上的一颗明珠,布达拉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布达拉宫   松赞干布   梵语   吐蕃   洛桑   经堂   世界屋脊   白宫   壁画   宫殿   明珠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