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散忆|

牡丹散忆

黄河清

“谷雨三朝看牡丹”。应友人相邀,到乡下观赏牡丹。

四月的艳阳撩人情怀,满园的牡丹竞相开放,一片花的海洋。一丛丛,花团锦簇,绚丽多彩;一朵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琼蕾绽开倾城色,玉蕊酿出万古香。”人们看花大多随意,唯独看牡丹例外,不但看,还要赏。白的像云,红的似火,蓝的如玉,黄的若金,姹紫嫣红,流光溢彩。最黑的是“冠世黑玉”,最红的是“火炼金丹”,最蓝的是“蓝田玉”,最佳的是“二乔”。这“二乔”是在一朵花上呈现两种不同颜色的结果。姚黄、魏紫争奇斗艳,赵粉、豆绿各领风骚。忽听一个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喊道:“看那朵!”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团团玲珑的玉绣球,花瓣肥厚紧密的折痕里,微微溢出象牙黄色,更显得雍容华贵,艳压群芳,当之无愧为“百花之王”。一旁的友人介绍道:“这株就是‘姚黄”,牡丹花中,有姚黄为王,魏紫为后的称谓。”

初识牡丹,是上小学时,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乡村小学,条件简陋,可是年轻的女教师在校园里栽花植草,其中就有牡丹。听老师讲,唐朝武则天有一次赏雪醉酒后,号令百花开放,“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万紫千红开遍,唯独牡丹不畏权贵,不随波逐流,拒绝开放。女皇大怒,就把牡丹贬到洛阳,从此“洛阳牡丹甲天下”。

荒唐的故事无疑是杜撰的,物各有性,岂能随意更改。当年友人在小城卖手工馒头,他蒸的馒头是好吃不好看,我俩随成主顾。后来,又有两家馒头店开张,卖的馒头颜色洁白,个头胖硕,光亮丰美,深受人们喜爱。友人的生意随即清淡,宁可关门,决不添加硫磺、增白剂之类,回到家乡后,就搞起了花卉栽培。

我们沐浴着春晖徜徉牡丹园,在盛况空前的花海间流连忘返,一边观赏,一边拍照留影。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与一朵朵竞相盛放的牡丹花相映生辉,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微风拂来,花香满怀,每一朵花都摇曳着唐诗的神韵,散发出宋词的馨香。花本无言苦争春,多情还数育花人。谈起牡丹,友人如数家珍:“牡丹属毛莨科落叶小灌木,初夏开花,花单生,有白、红或紫色,雌蕊生于肉质花盘上,天姿国色,雍容华贵,被誉为‘百花之王’,原本野生,自三国起,逐渐移进庭院。洛阳牡丹初植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经过一千年的栽培,牡丹发生了巨大变化,具有耐寒、耐热、耐湿、抗旱等特性,今为黄河流域最为常见。牡丹又有‘富贵花’的美誉,还代表着繁荣富强的物质文明哩。”

友人还讲了一个牡丹画的趣事。据常来写生的一位画家说,他的一幅牡丹被人买去,没过几天,买家来退货,理由是牡丹图中有一朵画在纸边上了,叫做“富贵不全”,总不能把它挂在家里吧?!画家向他解释,那不叫“富贵不全”,叫“富贵无边”。买者连声称好,不再要求退货了。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生活是美的,热爱生活的人必定沉醉在花酿的春天里,我们更应该感谢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生活,创造着美的人。


牡丹散忆 |黄河清

作者简介:

黄河清,河南舞钢人,平顶山市作协会员,喜爱唯美文字,一些散文随笔发表于各平台和网站报刊。愿在逐梦路上与文友们感悟人生,发掘和分享时代的美、生活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牡丹   百花   富贵   黄河   洛阳   雍容华贵   牡丹花   甲天下   馒头   友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