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巨头坂本幸雄:曾被美韩逼到绝路,72岁为复仇加入中国公司

近几年,美国为了扼制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不管是打贸易战,还是封杀我们的科技企业,阴谋阳谋,无所不用其极。

中国并不是第一个挑战美国地位的国家,上个世纪的日本,也在芯片领域,让美国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也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打压.

结果就是日本的芯片产业从此一蹶不振,到现在也没能完全地恢复过来。

这其中就有曾经的日本芯片巨头——坂本幸雄。

芯片巨头坂本幸雄:曾被美韩逼到绝路,72岁为复仇加入中国公司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坂本幸雄在看到今天中国的芯片产业也遭遇了当年日本所遭遇的困境,他决定,以72岁的高龄加入了中国紫光集团。

他说:“我不想作为一个失败者结束人生。加入中国紫光集团,就是想自己作个了结!”


坂本幸雄,引领日本芯片

不同于我们现在“美国就是高科技的代表”的认知,在上个世纪的70、80年代高科技的代名词,是“日本”。日本的芯片占领了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市场,以至于在美国掀起了抵制日货的风潮。

把日本的芯片行业抬到这样高度的人物之一,就是坂本幸雄。

芯片巨头坂本幸雄:曾被美韩逼到绝路,72岁为复仇加入中国公司

芯片、计算机这些高科技领域的牛人,不论是比尔盖茨、还是乔布斯,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浓烈的兴趣和天赋,坂本幸雄也是如此。

跟其他的小朋友爱看电视不一样,小坂本幸雄的爱好是拆电视,家里的一台旧电视拆了装,装了拆,摆弄个不停。

这么个黑盒子,怎么就能播放出那么多好看的动画片和节目呢?

等到了大学,坂本幸雄自然就选择了与芯片相关的专业,深入地了解后,他更加确信了,这就是他终身的事业,除了芯片相关的工作,他不想从事其他的行业。

抱着这样的信念,在他1970年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德州仪器日本分公司。

这么说,坂本幸雄算是如愿以偿了吧?并没有,因为他从事的不过是仪器的销售,而非他梦寐以求的研发工作。

芯片巨头坂本幸雄:曾被美韩逼到绝路,72岁为复仇加入中国公司

现实和理想有些许的落差,但这并没有打击到坂本幸雄,因为他明白,研发是“技术”而不是“岗位”。他可能一时没有得到这个岗位,但只要他自身的知识和技术过硬,他是不会缺少研发的机会的。

既然现在不能从事研发的工作,那我就好好学习沉淀一下。

所以坂本幸雄在做好自己本职的销售工作之余,一有空就自学芯片相关的知识。

别的同事都在居酒屋里喝酒聊天,聊新来的女同事长得如何,坂本幸雄一个人在宿舍里看书。

销售是有关“热爱”的工作,重要的不是你和客户说了什么信息,而是情绪的感染,坂本幸雄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行业,认可自己的公司的产品,所以他向客户介绍起产品的时候总是热情洋溢,客户很难不被打动。

坂本幸雄从同事中脱颖而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销售的工作对于他之后的研发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销售的工作给了他直接与客户面对面的机会,他也因此比其他的研发人员更能理解客户的需求。

芯片巨头坂本幸雄:曾被美韩逼到绝路,72岁为复仇加入中国公司

坂本幸雄这一晋升不要紧,他之后的职业道路跟开了挂一样,以非常快的速度一路做到了公司的副总。

在旁人眼中,这好像是他很幸运,但这其实是他多年沉淀的厚积薄发。

他每天投入在工作上的时间是别人的几倍,成长速度自然也要快好几倍。

在当时的日本,坂本幸雄不是孤例,像他这样热爱着芯片,半导体的人还有很多。正是这一个个的“坂本幸雄”,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芯片做成了世界领先,让全世界绝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用的都是日本的半导体和芯片。

这其中,就包括了美国。


美国的打压

半导体和芯片不同于其他的行业,这就代表着未来,如果继续放任日本,让他再继续发展下去,美国的经济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既然比产品,比不过你,美国决定利用政治的手段来打压日本的半导体芯片行业。

很快,美国以“反倾销”的名义开始打压日本的半导体芯片产业。

这与今天中国的遭遇,何其的相似?

但区别是,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由别人说了算的。我们顶住了来自美方的压力。

当时的日本政府,向美国屈服了签订了《美日半导体协议》,这无异于科技领域的不平等条约。

即便如此,美国还是不放心,怕有一天日本的半导体行业会东山再起,于是又开始大力扶持韩国的三星集团,用来与之抗衡。

韩国的情况与日本不同,韩国是由财阀实际控制着的国家,而财阀的背后,是美国。

所以美国并不介意韩国的三星壮大,因为他不过是披着韩国皮的美国公司。

芯片巨头坂本幸雄:曾被美韩逼到绝路,72岁为复仇加入中国公司

美国的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日本的整个芯片行业都崩溃了,日本也不可能就这样坐以待毙,赶紧又集结起了全国的资源和人才,成立了新的存储芯片公司——尔必达。

尔必达,可以说是日本芯片行业的火种了,而坂本幸雄被推选为这家公司的社长。

日本把这仅存的火种,交到了坂本幸雄的手中。


东山再起,二次打压

事实证明,坂本幸雄的成功绝不是一个偶然,美国可以打压芯片行业,却无法夺走坂本幸雄的智慧和斗志。

坂本幸雄还想赢,还想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坂本幸雄在分析了世界的芯片发展趋势和目前公司的实际情况,认为在不遥远的未来,移动电子设备将会成为主流,所以应该把大部分的资源都用来研发手机的储存芯片。

果然如坂本幸雄所预想的那样,新产品推出以后,又再次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尔必达也成功上市,资本也看好这家公司的前景,资金源源不断地投来。

而坂本幸雄也成为了一个传奇。

但美国怎会容许你东山再起呢,能搞垮你第一次,就能搞垮你第二次。

芯片巨头坂本幸雄:曾被美韩逼到绝路,72岁为复仇加入中国公司

美国的机会,说来就来,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尔必达也没能幸免,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三星凭借自身的资本优势,趁机疯狂的生产芯片,为的就是打价格战,把芯片的市场价格拉下来。

在价格上没有了优势的尔必达产品出现了大量的滞销,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背上了高额的债务。产品的研发是非常烧钱的,现在的尔必达,连经营的可能难以为继了,怎么还能继续研发呢?

坂本幸雄怎么甘心第二次被美韩用这样的手段打败呢?此时的日本政府也明白了上一次向美国屈服,其后果是什么,如果这一次再不救本国的芯片企业,真的无法翻身了。

所以日本政府也出手,向尔必达提供了1300亿日元的资助,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

无奈,坂本幸雄只能选择向银行贷款。但银行是晴天借伞雨天收伞的,知道你随时可能倒闭,借给你的贷款会变成坏账,谁肯借你呢?

最后还是政府出面,找来了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帮忙但需要找另外一家大的厂商做战略股东。

不管怎样,总算是看到一线生机了。之后又经历了多次的碰壁,坂本幸雄最后不得不投靠美国的镁光公司。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美国在背后搞鬼,但为了生存下去,又不得不投靠美国。

芯片巨头坂本幸雄:曾被美韩逼到绝路,72岁为复仇加入中国公司

镁光的总裁很看好尔必达,尔必达只是在资金上出了问题,并不是技术不行。但老天这一次也跟坂本幸雄开了一个玩笑,就在双方经过了几个月的谈判后,所有的条件都已经谈妥,镁光公司的总裁在驾驶私人飞机的时候,却意外身亡了。

无奈,在经历了近一年时间的挣扎后,坂本幸雄还是不得不宣布尔必达破产了。镁光公司也在尔必达破产后以一个极其低的价格把尔必达所有的资产打包走了。

日本就这样,第二次在芯片领域被美国打败。

芯片巨头坂本幸雄:曾被美韩逼到绝路,72岁为复仇加入中国公司

与日本在芯片领域威胁到美国不同,中国是整体的经济发展很强大,让美国感到了威胁,而在芯片技术方面一直依赖着美国,所以美国才会发动“芯片战争”以此来钳制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想摆脱美国的控制,必须研发自己的芯片。

经过两次的失败,坂本幸雄也明白,他会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日美两国的国力和地位的差距,没有强大的国家和政府在背后支撑,单凭一家企业是没办法突破美国的封锁的。

中国企业缺技术,坂本幸雄缺大国的支持,所以在2019年,双方走到了一起。

在紫光集团董事长的邀请下,坂本幸雄加入紫光集团,担任高级副总裁兼日本公司CEO。主要就是负责在日本招募研发人才,为中国攻克研发的难关。

入职时,坂本幸雄表示要在5年内帮助紫光实现存储芯片的量产化,而且之后研发的所有内存产品都优先投入中国市场。

如今,坂本幸雄已经入职满2年了,在他的帮助下,紫光已经实现了DDR4内存条的小规模量产,这对于中国的芯片行业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突破。

坂本幸雄关于中国芯片发展的5年计划,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

芯片巨头坂本幸雄:曾被美韩逼到绝路,72岁为复仇加入中国公司

一个日本人,帮中国搞芯片这么重要的领域,可能么?这是很多网友的疑惑。

确实,每每美国向中国发难的时候,日本不都是在一旁为美国摇旗呐喊的么?可能真心帮助中国搞发展么?

对于这样的怀疑,坂本幸雄并不多做解释,对于他来讲,他并不是以一个“日本人”的身份参与其中,而只是一个科研人员。一个已经人生到了暮年的科研人员。

如果说,坂本幸雄是以美国人的身份出生,那么今天他的地位不会亚于比尔盖茨,乔布斯这些科技圈的大佬。但他不是,他是作为挑战美国地位的日本人出生的。

日本人的身份和立场,给他带来的是美国两次毁灭性的打压。个人在国家力量面前,是渺小无力的。

如果坂本幸雄继续在日本搞科研,我相信,以他的能力和眼光,可以第三次的东山再起,然后呢?

不过是等着第三次的打压。正是因为日本在国际上只能扮演一个给美国帮腔的角色,这就注定了在日本,坂本幸雄是没办法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那他还能去哪里呢?美国么?怎么甘心?所以,对于坂本幸雄来说,中国是他实现梦想最佳的选择。中国有实力挑战美国,中国此时也需要他的才华,可以给他施展的舞台。

中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府,这是在这次的疫情中得到验证的。中国也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这些都是日本所不具备的,也是中国打赢这次芯片战的有力后盾。

坂本幸雄不是个例,近几年,越来越多国外的高端人才,都把自己的才华用在了中国的发展建设上。

引进国外的人才,是中国崛起的必经之路。

不管是历史上的罗马、大唐还是早些年的美国,都是对外来的人才极其友好包容的。

兼收并蓄才是大国风范。

曾经的美国也是靠着不管你来自哪里,什么肤色什么种族,到了这片土地上都可以成功的“美国梦”网罗天下的人才,让全世界的人才都为其所用。

现在的美国呢?却在搞种族对立,打压异己,所以才让许多的人才流向了中国。

我们欢迎更多的坂本幸雄的到来,开放包容,才是一个国家强大的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三星   中国   芯片   紫光   公司   韩国   日本   绝路   美国   半导体   巨头   行业   幸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