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掉100亿!被立案调查,又一生鲜电商巨头出事了-

很多人都在用的叮咚买菜,又一次凭实力冲上了热搜。


就在最近,有媒体曝光叮咚买菜用死鱼当做活鱼卖、日常消毒流于形式、擅自更换过期食品生产标签,种种问题使得叮咚买菜被立案调查。


消息一出,叮咚买菜也随即就发表了道歉声明,并承认了情况属实。受此影响,叮咚买菜当天股价一度暴跌超过了20%。


烧掉100亿!被立案调查,又一生鲜电商巨头出事了

图源:叮咚买菜官方微博


事实上,自2017年成立以来,叮咚买菜都致力于在社区3-5公里范围内建仓库并进行半小时内配送的模式。


凭借着这种前置仓配货的形式,叮咚买菜得以迅猛成长。数据显示,叮咚买菜在各生鲜电商app活跃用户排名中位列第一,并遥遥领先第二的盒马鲜生。


烧掉100亿!被立案调查,又一生鲜电商巨头出事了

图源:Quest Mobile


然而就在未来发展一片光明的前景下,叮咚买菜却突然之间爆雷了。


遥想去年6月,在美股上市风光无限,但谁能想到仅仅只过了9个月的时间就被资本抛弃,叮咚买菜究竟为何沦落至此?




负面缠身,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对叮咚买菜来说,这并不是第一次被有关部门调查。


就在今年1月份,叮咚买菜就曾经因为销售不合格产品而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38万元的罚款。


原本以为遭到处罚的叮咚买菜会长一些记性,没想到在2月份又一次被罚20万元,原因在于平台所出售的皮皮虾等产品中出现了镉超标等一系列问题。


最近一次则是北京的三元站点因前置仓当中把死鱼当做活鱼卖、更换生产标签、消毒不到位等问题被立案调查。


烧掉100亿!被立案调查,又一生鲜电商巨头出事了

图源:南方都市报


不只是有关部门的处罚,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同样有近3000条关于叮咚买菜的投诉,而大多数的投诉主要集中在食品新鲜程度、短信骚扰、优惠券发放等问题上。


曾有消费者反馈:自己在叮咚买菜买的阳光玫瑰青提,订单最开始配送错了地方,后来改送成功之后发现青提几乎全部烂掉,而且包装日期距离自己的实际下单时间已经过去4天之久。


烧掉100亿!被立案调查,又一生鲜电商巨头出事了

图源:黑猫投诉


相比较大多数产品而言,生鲜产品的“鲜”显然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对诸多生鲜电商平台来说,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保鲜显然是重中之重。


而除了这些和食安问题等相关隐患之外,叮咚买菜所追求的高溢价也让自己逐渐失去了更多的忠实用户。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保持优势、提高利润,叮咚买菜采取了涨价策略,似乎要从“大众化”迈向“高端”,但这一操作并不顺利。


在最新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叮咚买菜CEO梁昌霖对于2021年四季度表现非常满意,毛利率从15.1%进一步提升到了27.7%。在这之中核心影响因素是价格的上涨,尤其是在上海地区实现的盈利,仿佛让叮咚买菜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但实际带来的结果却是有更多的用户开始抱怨:“叮咚买菜的价格真的是越来越高了”。




深陷前置仓“泥潭”


与盒马鲜生所选择的“店仓一体”模式不同,叮咚买菜采用的是生鲜电商当中的前置仓模式。


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没有门店,通常在社区的3-5公里范围内建立仓库,由总仓把各种生鲜产品运送到各个前置仓,再通过骑手进行配送。总仓只需要对这些前置仓进行供货,就可以直接覆盖最后1公里。


烧掉100亿!被立案调查,又一生鲜电商巨头出事了

图源:网络


而在这之中最核心的点就在于前置仓需要具备较高的密度,从而实现对整个城市的全面覆盖。


叮咚买菜在最开始为了能够与盒马的半小时配送竞争,甚至一度喊出了“最快29分钟之内送达”的口号,一时间成百个前置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底叮咚买菜在全国60个城市当中约有1400个前置仓,面积高达50万平方米。和2020年底的700多个相比,已经翻倍。


在此过程当中,前置仓的高密度往往会带来较高的成本。


去年四季度公司前置仓履约成本约17.9亿,占到了公司同期总成本的30%。如果按照1亿单来进行计算,相当于叮咚买菜每派送一单就需要自付成本17.9元。


烧掉100亿!被立案调查,又一生鲜电商巨头出事了

图源:网络


与此同时,2019-2021年间叮咚买菜的净亏损分别达到了18.7亿、31.8亿和64.3亿,三年累计净亏损超过了110亿。


高成本加上持续的业务亏损,叮咚买菜称得上是“举步维艰”。


创始人梁昌霖曾说前置仓的日订单需要达到1000单以上,客单价平均超过65元,这种模式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盈利。但就目前来看,叮咚买菜距离这一目标依然有很遥远的距离。




生鲜电商,是个无解的难题?


不只是叮咚买菜,店仓一体的盒马日子也并不好过,似乎国内的生鲜电商巨头都摆脱不了产品高损耗、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


正常来说,一日三餐、买菜做饭是人们最基本的刚需,有数据显示,预计到2023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会突破万亿。


然而自从生鲜电商模式出现以来,直到现在似乎都没有人能找到很好的盈利方式。


烧掉100亿!被立案调查,又一生鲜电商巨头出事了

图源:艾瑞咨询


数据显示,国内目前在做生鲜电商的企业已高达四千多家,而在这之中95%处于亏损状态,只有1%能够实现真正的盈利。


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就在于各大巨头之间惨烈的竞争,获取用户主要靠大打价格战。


在生鲜赛道上,不管是每日优鲜、叮咚买菜,还是大厂旗下的盒马鲜生、美团等,都在尽最大的努力抢占市场。通过大量发放优惠券、进行补贴促销依然是如今生鲜电商获取用户的主要手段。


除了价格战之外,前置仓模式也是生鲜电商短期之内无法盈利的重要影响因素。生鲜不同于普通的商品,损耗费用会更高,这也是为什么叮咚买菜甚至做出把死鱼当做活鱼卖的违法行为。


烧掉100亿!被立案调查,又一生鲜电商巨头出事了

图源:网络


行业不断内卷,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各大巨头盲目扩张并一起被迫接受亏损,这也就有了我们之前听说过的盒马关店的消息。


相信在今年各大平台之间的竞争会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但无论如何平台都应该明确知道消费者最在乎的是什么,如此才能赢得最终的信任。


对叮咚买菜来说也是如此,在扩张上放慢脚步,花大力气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消费者满意度,才是正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生鲜   巨头   消费者   成本   竞争   模式   数据   用户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