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在山西浊漳河沿岸分布有众多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岳家寨就是其中之一。

岳家寨地处山西浊漳河沿岸,太行山深处,四面群山环绕,密林丛生,沟壑纵横,峭壁峥嵘,具有北方喀斯特地貌特征,有“世外桃源”之称。

岳家寨是岳姓祖先为躲避战乱而选择和营造的居住场所,特殊的地理环境及资源限制使得这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石头民居建筑,它与独特的地形、地貌生态植被等自然景观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宛若“人间仙境”。

众所周知,民族英雄岳飞乃河南汤阴人氏,但他有一支重要的后裔落居在太行山中却为世人所不知。

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岳飞之子 离乡避祸

公元12世纪初叶,南宋小朝廷企图偏安一隅,但女真族勇猛的金兵却不给宋朝皇帝以喘息的机会,他们嗜杀成性,一路烧杀抢掠长驱直人,于是寻找庇佑南宋王朝长江以北的最后一道防线非常重要。

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的湖北黄梅县西控江汉,东制江淮,南振洪州,军事位置十分突出。而该其的五郎关(今养马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因为若敌军突破此点,往南便是毫无遮拦的一马平川,渡江后即可冲撞浔阳和南宋军事重镇洪都,进而往东横扫,则南宋都城临安危矣。

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是此,南宋集团当然不可掉以轻心,拟以重兵把守,于是便派岳飞亲率岳家军镇守五郎关。大约公元1130年前后岳家军进驻防地,岳飞年仅10岁的四子岳震随父亦镇守于此。

岳家军以五郎关一带为根据地,广积粮草,修武练兵,并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沉重地打击金兵,使金兵在此后的十多年间未能再向南侵一步。

但是就在岳家军屡奏凯歌的同时,南宋朝庭内以秦桧为首的一伙投降派却每日鼓噪议和,并与金朝勾结谋杀抗金英雄岳飞。

秦桧的阴谋被昏君高宗所接受,连下十二道金牌将岳飞从抗金前线撤回下狱,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风波亭,其长子岳云与部将张宪同被斩首。

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秦桧等害死岳飞还俱不解心头之恨,他们怕岳家军为岳飞报仇再掀抗金浪潮,于是密令对岳飞宗族实行追杀,以斩草除根。

为避灭门之祸,岳飞五子岳霆即远离京城,速投其兄岳震处,兄弟二人匿居于五郎关,不问世事。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这个家族在未来还会经历离乡之苦。

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岳霆后裔 隐居太行

岳家寨建村于有清一代,村庄地域原为豆口里东庄村属地,东庄村岳姓人家垦荒于此地,随后迁居于,繁衍开来。村中无杂姓,均为岳姓。

岳家寨有一座家庙,由山门、大殿、后殿组成。

青砖灰瓦,面阔三间。山门门首悬一横匾上书“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匾框四周雕有“二龙戏珠”的图案,大殿、后殿塑有岳飞等神像。

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据有关史料记载,在明朝嘉靖年间岳飞第十六世孙岳玉因家乡遭遇旱灾,举家南迁计划去黄河以南生活,谁知因为战乱又辗转来到太行山中。

当地民众获悉岳玉系岳飞后代后,抱着对大英雄岳飞的无限崇敬,纷纷劝说岳玉道:“岳飞父子当年抗金,曾长期在此屯兵习武,布阵厮杀,对当地百姓秋毫无犯,人们十分敬仰他们。既然你是岳飞后人,如若你们不嫌弃这里穷,那就留下来吧!以后有啥难处大家都会伸手相援!”

岳玉一家见人们热情挽留也都十分感动,盛情难却留了下来。

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当地民众见岳玉一家人答应留下有的拿米,有的拿面,有的拿柴纷纷慷慨相助。

岳玉一家人更是感动,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岳玉一家人安居下来大约过了十多年光景,岳玉见家境渐渐好转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裕为了不忘祖宗恩德,教育子孙报答乡里乡亲的厚爱,决定在村旁建一座岳飞庙塑像敬祖以供焚香参拜。

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家人及乡邻乡亲听了,也都热情支持大家一齐动手很快建起了一座庙堂取名岳飞庙。从此,岳飞庙成了周围十里八村百姓教育子女“精忠报国”的基地香火旺感。

明末清初战争又起岳飞庙被毁。

清朝年间岳玉后人经过近200年的繁衍,人口逐渐增加单独发展成为一个小村庄。

族人经过一番商议,又在废弃的岳飞庙原址重新建了一座庙宇取名岳飞家庙,直到今日。

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民风淳朴 坚守传承

岳家寨民居依山傍势而建,地处高山峡谷之上,自古交通闭塞,不受战争等动乱的骚扰,村民可以安居乐业。

由于这里地处太行山干石山区,沟壑纵横,历史上交通极为不便,生产生活一直自给自足,与外界物资交流甚少,历代村民们就地取材,结合当地地形地貌,用当地特有的石头铺路、盖房。

石墙、石街、石磨、石碾、石头桌子、石头条凳、房顶也是石头铺就。村中以石头建筑之独特而扬名于世,与我国西南地区的“羌寨”相媲美。

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近年来,为传承英雄精神、铭记历史,弘扬岳飞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同时为提高知名度,发展乡村旅游,平顺县人大常委会经审议通过将“下石壕”更名为岳家寨。

同时,流传下来的岳氏族规也没有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岳氏族谱》中定有族规八则。

其中规定“支派茧有亲疏,无非祖宗遗体,当相互亲睦。不得以强压弱,以诈欺愚……”“邻里有相周之义,况属族人或有病不能医,死不能葬者,当酬恤之,所弗无多而为益具大。”

《岳氏族谱》中还记载了《御制岳武穆王序》,是乾隆皇帝对岳飞的颂扬之篇。序中写道“呜呼以岳公之精诚,虽死于桧之手,而天下后世,仰其风烈,可与日月争光矣。独不知为高宗者果,何心哉告。”

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这些家史上的资料记载,进一步印证了岳家寨和民族英雄岳飞的关系。

古往今来,岳氏子孙秉承祖上家训遗风,和睦共处,互帮互助,克勤克俭,忠厚传家,在岳家寨这片土地仁代代相传。

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历史变迁 脉脉温情

现如今遗留下来的生产生活用具不仅是岳家寨发展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岳家寨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他们在过去帮助人们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如今已经被现代机械所取代,但作为“老物件”,它们保留着过去时代的回忆,镌刻着人们曾经共有的生活方式和情感。

例如从前的石磨石碾基本都已废弃不再使用,但一些过去晒场的忌讳还在老人们的记忆中留存。

例如不允许孩子坐在晒场的石碾上,这是对石神不敬;清理晒场时只能向里扫等等,这些习俗禁忌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慢地淡出人们的生活。

再例如建造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供销社,位于前碣村委会上方,视野开阔,院内有一大大的水池,里面养着鱼。

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走进供销社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货架最上端一二层整整齐齐陈列着五六十年代遗留下来的货品,水壶、暖水瓶、棉花、布匹、手电筒、马灯、洗脸盆、水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1964年19岁参加工作的岳晚增老人五十五年来兢兢业业、风雨无阻的坚守与爱护使得这个小小的供销社得以幸存,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样貌原封不动地呈现在眼前。

这样的时空错觉对外界的游客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保存完好的供销社不仅发挥着博物馆的功能,直至现在它仍以此来营业。

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民俗文化 源远流长

岳家寨长期以来交通不便,地形闭塞,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这里依旧保持着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家家有小菜园,夏季菜品相对丰富,有西红柿、黄瓜、南瓜、豆角等,冬季只能吃存储在地窖里的土豆、白菜、白萝卜、红萝卜、南瓜几种有限的食材。

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由于物资贫乏,再加上上党人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这里的饮食普遍单一,喜食面食,可以不用放很多菜,口味偏咸,好下饭。

此外,岳家寨节日饮食花样简单朴素,最常见的就是饺子、炸油条、蒸馍馍等。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人们对传统畜力牛、羊、马、驴格外地重视,它们不仅是生产生活的好帮手,更是生活中的重要朋友。

所以,在岳家寨有着六月六、七月十五两个专为牲畜设置的“羊节”跟“驴节”。

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六月初六,养羊的人家要去山上祭拜山神爷。

七月十五,养驴、养马的人家于家院畜棚设供,制作面鸡、面羊供品,祭拜马王爷。

祭拜完毕,将面鸡、面羊喂牲口,并在这一天让牲口尽量地吃好一些。

民间有谚语:“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吃饱饭”。

在生产方式落后的这方土地上,牲口被格外地爱护,他们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对待终年劳作的牲畜。

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特别一提的是这里的“中秋节”格外隆重。

中秋节里家家户户打月饼、炸油条,走亲访友,庆贺丰收,这样的节日让辛勤劳作的民众从日常单调的生活中解脱出来,经过一番调整,重新振作精神。

岳家寨“十年九旱”,在过去一直存在着一种独特的祈雨仪式。

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每遇天旱,村里的男人们便赤着脚,抬着供品,敲着锣,去山上的天龙洞、黑龙洞等自然溶洞里去求雨,到了洞口敲锣一番,若是洞口有水滴下,则表示天会下雨。

下过雨后,也是用同样的仪式去谢雨。

在生产力低下的农耕时代,干旱、洪涝等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在科学的理性传统尚未长足发展的文化中,面对不可抵抗的灾难,为了获得勇气和希望。

全体成员通过参与祈雨仪式来对抗内心的恐慌与焦虑,同时也更大程度地激发着他们共同的社区意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得不说这是乡土社会面对恶劣自然环境时的一种生存智慧与策略。

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祭奠先祖 传扬精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日上午,在杭州岳庙都会响起脍炙人口的《满江红》,来自全国各地的岳飞后裔擎香共祭岳飞诞辰,这其中就有已经快要被人们忘去的岳家寨一脉。

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岳飞后裔他们身披绣有“精忠报国”字样的红缎带列队祭拜先祖坟茔,并在墓冢上献上黄菊白花以表敬意。

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生活在浙江主持祭祀的系岳飞长子岳云一支,他们世代居住在岳飞庙旁,守护先祖坟茔,等待同宗族兄弟们的重逢。

新中国成立后,岳氏家族坚持发扬光大中华姓氏文化,以“爱国爱家团结和睦”为宗旨,积极参与寻根探祖活动。

特别是近年来,在汤阴、杭州等地举行的祭祖活动都会邀请外地族人来省亲祭祖,共叙宗族之情、兄弟之谊。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支隐藏在深山中的岳氏后人才为人们所熟知。岳氏宗族已经派有威望的族人积极参加中国岳飞思想研究会、中国飞吃文化促进会的研讨,加强与外地本宗族岳姓联系。

岳飞后代藏匿于深山,用石头建了个“世外桃源”,今仍在祭奠先祖

结语:

目前,岳家寨通过一系列活动,已经进一步弘扬忠孝爱国精神,开启后世文明教化,为促进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凝聚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作为岳飞后人创造的“空中村落”,岳家寨保留的岳飞的忠肝义胆和家规家训直到现在还能带给我们启发与眷恋。

透过岁月,透过沧桑,透过阴天的迷蒙,人们在岳家寨的怀抱里享受着独有的沧桑的温柔的同时,也一直被岳飞“精忠报国”的忠孝精神所打动,步入岳家寨的世界,才感觉到这些情怀的深刻含义。

岳家寨所拥有的资源与文化是现代高楼大厦难以企及的,这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信念与感情也是不可磨灭的。无论将来与否,岳家寨已经成为现代人精神与心灵的栖息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太行   晒场   石头   岳家   精忠报国   宗族   先祖   南宋   族人   后裔   世外桃源   深山   后代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