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豆各庄明塔今昔-

房山豆各庄明塔今昔

站在青龙湖南部大坝上放眼望去,一座八角密檐塔隐在坝下浓密林间。以本博访古的经历,早已过记述这座古塔的年代。游青龙湖再见这座古塔,网上随便一搜有关的文章不少。塔的八角造型未见别论,而密檐则有七级、九级之分。

翻开《房山区地名志》,在崇各庄乡篇豆各庄一节有对这座古塔的简单介绍。“村西有一座明建东像八角形七层檐砖塔。须弥座的束腰浮雕八宝,座上三层莲花。柱状塔身正面开拱门,其它各面设假门或假窗,各檐饰以斗拱仰莲刹,通高约15米。该塔石构件对于研究明代古塔建筑艺术具有较高的价值。现为房山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塔所在村称“豆各庄”,为区别“窦”有文章特别提醒是“豆各庄”而非“窦各庄”。而关于豆各庄之朔源,《房山区地名志》特别强调,“由窦姓转讹而故名”。中华特别是华北一带,以首户建村人姓氏命名的村名非常普遍。张各庄、李各庄,冯村、等等,足以说明问题。而假若是以“豆”为名,意味着盛产豆类产品。历代王朝的封建社会全部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组织,豆各庄地处丘陵地带,不会专一种植豆类。所以《房山区地名志》的“由窦姓转讹而故名”是有根据的,特意强调是“豆”而非“窦”多此一举。

房山豆各庄明塔今昔

自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围绕这一带转,由于那时没几个人有相机,最初塔影只是印在脑海里。借青龙湖休闲再至古塔边,除去损坏的塔身砖雕古塔没有大的变化。进入两千年后拍的照片意外错删了,好在网上找到新浪博友塔魂和一溜烟的老图片。

房山豆各庄明塔今昔

从画面看出,塔魂拍摄时有关部门已经对古塔地基进行保护性加固。

房山豆各庄明塔今昔

耶律一溜烟是从正南方向拍摄,看不出塔基加固的痕迹。这张拍摄于2005年的图片,是目前所见这座古塔较早的存照。

有关这座古塔的记述,大多沿用一个版本。这一点无论是区志还是网上文章,大多说七层檐。99版房山区志记载:“豆各庄塔位于豆各庄村,属明代建筑。砖石砌,东向,八角形七层檐。须弥座,束腰浮雕,座上3层莲花,柱状塔身,正面开拱门,其余各面设假门假窗,各层檐下饰斗拱,仰莲刹。通高约15米。”

房山豆各庄明塔今昔

两千年出版薛氏所著《北京的塔》,也有豆各庄塔的记载。书中插图,还可见塔北部所存小山。据此分析,此照在修建水库之前,至少为解放初期或民国时期。塔身砖雕也基本能看出形态,是早期难得的古塔图片。其文字记载如下:“建于明代的豆各庄塔,坐落在北京市房山区崇各庄乡豆各庄村西约二百米的台地上。高约15米,坐西朝东,此座砖砌八角形九级密檐式塔,其八角形须弥座束腰间有砖雕的轮、螺、伞、盖、花、罐、鱼、长的八宝图像。座上由三层砖雕莲花承托塔身。塔身转角处砌有圆柱。塔身东面辟卷门为正门,从正门可进入塔内。塔身其它各面设假门和直棂假窗。塔身上部为九级砖砌密檐。第一层檐下砖雕斗拱,其它每两层檐之间做成仰莲,檐子为叠涩式,塔刹由两层砖雕莲花组成。此塔造型特殊,除塔座上的三层莲花托外,每两层檐中央又有上下对称的仰莲瓣,再用莲花封顶。有如一座莲花塔。” 网上文章介绍较细致的,大多来源于此。从对此塔介绍的文字语言来看,作者也非文物专业人士。

房山豆各庄明塔今昔

从上述著作文字中得知豆各庄塔存在七级与九级之分。《房山区地名志》与《房山区志》均记录为七级,而薛氏《北京的塔》则记录为九级。无论从薛氏的老照片,还是上图现存状态看,塔檐数量是一样的。再外行的人也能从上图数出塔檐的级数。我们知道,古塔造型为奇数而非偶数。而现存既非七级也非九级的这座塔,只能是原建为九级后损毁仅存八级。

房山豆各庄明塔今昔

豆各庄塔是座实心塔,所谓的“正面开设拱门”,只是供奉佛像神位之处。不存在“从正面可进入塔身”。

房山豆各庄明塔今昔

无论从老照片还是现存状态看,此塔塔刹非“两层砖雕莲花组成”,而是七层砖雕仰莲。

房山豆各庄明塔今昔

塔身砖雕原有的“轮、螺、伞、盖等均以难辨别,惟面南一侧的狮象大体形象尚存。

房山豆各庄明塔今昔

面北一侧现存一对砖雕双扇门,雕工精细与两侧直棂假窗绝非同时代工艺。根据老照片推测,豆各庄塔原为九级密檐塔。至晚在民国时期有过修复,限于财力将九级塔檐仅保留八级。假门假窗只是做了简单修补,现在所能见到的不是按原状恢复的古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柱状   房山区   房山   角形   斗拱   砖雕   束腰   今昔   拱门   地名   明代   青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