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大庙的那些年那些事儿》(连载十一)-

现在每每看到小区楼院里的孩子们玩耍游戏,便会不由自主地脑海中充满了儿时那欢乐的点点滴滴,回想起广阔天地里肆意奔跑的不羁与豪放。为眼前这些孩子在狭窄的楼院里左冲右突,平添了一丝丝遗憾。

试想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被逼迫着学这个学那个呢?可能有的家长是希望孩子掌握更多的技能,将来更好地生存于这个世界;也可能有的家长把自己当年未能实现的梦想与遗憾,寄希望于孩子来完成自己不曾完成的夙愿;也可能有的家长习惯于跟风,见别人家的孩子学了什么,就让自己家的孩子学什么。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天赋,丝毫不顾及孩子幼小心灵的感受,拔苗助长。

最终以牺牲孩子的童年欢乐为代价,博取未知的期望。让幼小孩子的上空再也不会飘荡着“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口唱大戏”的优美童谣。

其实,每个人在人生的轨迹中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不仅仅取决于后天的努力有多少,最基本的还要看他是否在先天中具备相应的能力,即是不是人们口中的“天才”。我认为,这应当不是迷信。


《儿时大庙的那些年那些事儿》(连载十一)

比如李白,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诗仙”,给后人留下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美丽传说,很少有人能够具备他的豪和才情。

李白七岁的时候,父母准备为他取名字。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的葱翠树木和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

母亲接着吟道:“火烧叶林红霞落,”

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


《儿时大庙的那些年那些事儿》(连载十一)

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朗声吟道:“李花怒放一树白。”

父亲灵机一动,“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遂为儿子取名李白。

还有生于宋朝的大才子柳永,年仅十岁就写下了流传至今的《劝学文》:“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意思就是:勤奋读书,老百姓也可成为王侯将相。不读书,王公贵族最终也会沦落为平民百姓。


《儿时大庙的那些年那些事儿》(连载十一)

一个仅仅十岁的孩子,能够把读书人的出路说得如此透彻,估计现在很多的成年人,也不会体会到这个道理。

还有近几年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崭露头角一鸣惊人的诗词神童王恒屹,多次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欢乐中国人》、《开门大吉》、《挑战不可能》等综艺类节目,小小年纪识数千汉字、诵数百首诗词,不俗的表现惊到了无数人。


《儿时大庙的那些年那些事儿》(连载十一)

试想,如果没有先天性的基因优势,即使后天再怎么努力,再培养好了兴趣激发出了潜能,也不可能如此博学多才。

所以说,人要量力而行。希望孩子将来如何如何成就惊天伟业,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先天的基础。

人在后天的努力当然非常重要,但后天的努力一定要建立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才能达想之所想、愿之所愿。

那个时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是一份有助于孩子茁壮成长的纯真的爱,绝不是溺爱。

不像现在的孩子,十几岁了,吃饭要大人喂,衣服要大人穿。上学几百米的距离,大人要车接车送。见到喜欢的东西,只要开了口,大人就必须买,不给买就哭,甚至躺地打滚撒泼。对父母甚至家里的至亲之人没有一点恭敬之心、爱戴之意。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以“我”满意为标准。


《儿时大庙的那些年那些事儿》(连载十一)


《儿时大庙的那些年那些事儿》(连载十一)


《儿时大庙的那些年那些事儿》(连载十一)

其实,细想想,是孩子的错吗?应该不是,是有些大人不懂得“惯子如杀子”的道理,自己给孩子培养出了诸多臭毛病,反过来,再责怪孩子不懂事儿。

诚如我们单位一个退休的老同志所言:“当你有了孙子的那一刻,你并没有成为爷爷,而是成为了地地道道的孙子。”

那个时候的男孩子,受当时大环境及电影、小人书的影响,大多痴迷于有一把自制的火药枪,每天别在腰带上耀武扬威。

于是,经常听到不是张家的自行车链条坏了,就是李家的火柴丢了,其实,去向基本上都是做了火药枪或者打火药枪玩儿了。


《儿时大庙的那些年那些事儿》(连载十一)

上三年级的时候,贪恋于自制火药枪的狗剩终于经过千辛万苦弄到了一把属于自己的火药枪。以至于吃饭睡觉都枪不离身,随时随地拿出来把玩一番。

有一天,上常识课,心痒难耐的狗剩竟然在课堂上玩心大起,摆弄上了火药枪。让他想不到的是,“叭”一声,枪走火响了。虽然声音不是特别响亮,但清脆的声音在寂静的课堂上却十分刺耳。

课堂上的学生们冷不丁被突如其来的响声吓了一跳,正在黑板上写字的老师的手也一哆嗦,粉笔掉在了地上。


《儿时大庙的那些年那些事儿》(连载十一)

老师回过头来一看,吓傻了的狗剩正手拿着火药枪不知所措。我们想,这回有狗剩好看的了,老师非得好好收拾一顿不可。

(待续)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火药枪   之子   孙子   庶人   李白   儿时   事儿   后天   大人   父母   努力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