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你只需要了解这三种状态-

一个家庭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一定是对孩子的教育。“教育”一直是摆在所有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

今天我并不能为大家分享完美的教育方法,但可以告知各位家长三个状态,理解了这三个状态,就会让你改变自己学会教育。

今天所说的内容就来自《蛤蟆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说它是经典,一点也不为过。

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你只需要了解这三种状态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蛤蟆通过心理咨询师苍鹭的沟通式治疗方法,顺利地解决了蛤蟆的心理疾病(抑郁症)。 书中苍鹭帮助蛤蟆分析了三个状态,这三个状态也是治疗蛤蟆的关键,同时也是每个家长所必须知道的知识点,为孩子的教育设定对应且正确的方法。

蛤蟆的家庭是一个高贵且富有的家庭,他的祖父建了一个酿酒厂,蛤蟆也从小就被当成家族的接班人来培养,父亲为了把蛤蟆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从小就对他严格要求(父亲也从来没有问过蛤蟆是不是愿意成为这个家族的接班人)。

蛤蟆记得严苛的父亲,他总觉得自己没能达到父亲的高要求,而且永远也达不到。

在这个家庭中,蛤蟆的母亲显然是听命与丈夫的,只能遵从丈夫的严格的育儿观,所以蛤蟆的童年生活中不存在父母的爱。

她为了避免惹丈夫不快,便遵循他严格的育儿观,常常对蛤蟆刻意收起慈母的一面。在蛤蟆的记忆里,母亲拥抱他的次数少得可怜。

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你只需要了解这三种状态


如此的童年生活,让蛤蟆对自己的父母产生了无尽的恨,他不愿意回忆更不愿意向别人提起自己的童年生活,因为在他的记忆中,童年生活只有父亲对他的咆哮与愤怒。

因为在内心深处,他知道自己对父母是极度愤怒的,这一点可能他连苍鹭都不会告诉

蛤蟆后来患上了抑郁症与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极大的关系,这样的童年生活会给一个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你只需要了解这三种状态


1)、不自信

他总是在批评我、责备我,慢慢地我也会认为,他永远都是对的,而我永远是错的。

正因为父亲对蛤蟆过于严厉,所以造成了蛤蟆从小就不自信,每次当父亲对它发脾气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错了,父亲是正确的。同时也可以看出一个家庭,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时,容易造成孩子不自信的心态。

2)、懦弱

“他打过你吗?”苍鹭问。
“噢,不需要,只要一个眼神就足够了!接着他就不再对我慈眉善目,其实他一直都不是个慈爱的父亲。

因为犯错成本太高,所以蛤蟆从小就不敢犯错。“宁可不做也不能犯错”。父母的严厉造成了孩子不敢创新、不敢表达自己的感情、不敢去犯错,最终孩子会出现唯唯诺诺停滞不前的生活状态。

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你只需要了解这三种状态


3、形成讨他型性格

“我记得他陪我玩过几回,可结局全都很糟糕。也许是我太渴望得到他的爱了,就会犯傻,做一些傻里傻气的举动。有一次,他把我从他膝上推了下去,还对我母亲说:‘我受不了他这副样子!’接着便走出了房间。而我只能放声大哭。”

在父亲面前蛤蟆不敢表现真实的自己(害怕犯错),只能用其它行为来获得父亲的关注,这是一种极度自卑的心理。如果你看到你眼前的孩子出现一些特殊的行为时,他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引起你的关注。

4)、自我批评甚至自杀的心理疾病

“我们先谈谈你的父母。你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蛤蟆毫不犹豫地回答:“严厉而正直。他总是为这为那训斥我。他会用非常不满的眼神看着我并叫我的大名说:‘西奥菲勒斯,要我跟你说多少遍?不准这么做!’他总是在批评我、责备我,慢慢地我也会认为,他永远都是对的,而我永远是错的。似乎这么想的话,他对我的训斥就都变得合理了。”

过度自卑的人一般都善于自我批评,书中可以找到多处蛤蟆自我批评的片段。严重的自我批评会导致自杀的心理疾病。

自大、自我的人一般不会自我批评更不会因为抑郁导致自杀。

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你只需要了解这三种状态


5)过度依赖

父母的严厉和挑剔导致孩子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去迎合父母,他们会戴上一个面具遮掩自己的真实情感去顺从父母。这样会造成孩子过度的依赖父母,没办法,只能依赖,不然就会挨打。

童年时期蛤蟆的家庭教育直接导致了成年的蛤蟆患上了抑郁症,可见童年时期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何等的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呢?先来了解一下这三个状态。

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你只需要了解这三种状态


状态一、儿童自我状态

儿童的基本情感

快乐和深情

愤怒

悲伤

恐惧
所有这些情感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所谓‘自然型儿童’,而这是整个‘儿童自我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个儿童天生就携带如此多的情感,这些情感不光儿童拥有,成年人也一样。当一个成年人出现上述情感时,那么就可以判定他现在处在儿童的自我状态中。

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你只需要了解这三种状态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为了适应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外界的刺激,他会逐渐改变自己的基本情感来应付父母和外部世界。

比如:当孩子受到父母批评时第一选择是“哭”,但随着年龄的成长父母对他越来越严厉,当再次哭的时候父亲会对他来一顿暴揍,那么下一次再想哭的时候一看到父亲就会立马憋住,把哭的情感憋在心里不去释放它。

这意味着每一个婴儿都必须学习如何调整他的基本行为,来应对自己所处的初始状况。这些调整,就像原子核一样,以后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围绕着这个核心形成和发展。当然,人生后面阶段的许多其他事件也会对我们造成影响,但这些最早期的经历塑造了人格的雏形,所以我们无法否认也无法忘记它们。

一个自然型儿童会逐渐转变成适应型儿童。

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你只需要了解这三种状态


状态二、父母的自我状态

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我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记住,他们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人,因此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父母状态下的人的表现

爱批评人

容易发怒

对人严厉

自我审判

以上表现就构成了挑剔型父母。

任何人都有父母的自我状态,处在父母状态下的人最悲哀的一面就是容易自我审判,而自卑是最容易产生自我审判心理的,他们会认为一切问题都是因为自己造成的。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大多数人最容易进入的就是以上两种状态,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成年人会被别人笑话“活几十岁了还像小孩似的”。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家长会抱怨:“别人家的孩子多知道学习,多么听家长的话,我家的孩子就不行,一点不能体会我的苦心”。因为两种状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会思考”。造成这两种状态的原因不能都怪孩子,父母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因为你们一样不够成年。

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你只需要了解这三种状态


成年人的标志就是“会思考”,会思考的人一般情商都很高。

听话的孩子最主要的标志就是“情商高”。

情商高并不是网上说的一个人很会说话,这是纯粹扯淡的说法,情商高真正的意思是:

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且还能掌控它。

一个高情商的人表现在:

“概括而言,他们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要想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就需要让孩子进入另一种状态

状态三、“成人的自我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

在这个状态下,人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时,人的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相反,人们只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你只需要了解这三种状态


怎样才能让自己或者孩子进入成人的自我状态呢?

1)、鼓励他

2)、引导他学会思考

处在“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时,人们都不需要思考,好像一切都有答案似的,都是一些无意识的回答,就好像演戏一样,提前都背好了台词。

比如:A问B 今天早上早餐吃得怎么样?

“还行吧”

这几乎是一些无意识自动生成的回复,并没有去主动思考。

思考后的回答应该是这样的:

“吃得挺开心的,我今天早上自己动手熬的八宝粥,味道非常好,下一次邀请你到我家品尝一下我的手艺……….”

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你只需要了解这三种状态


以上三种状态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状态下,会产生不一样的情绪。没人能强迫我们进入哪一个状态,也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他们用蛮力胁迫。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选择了用暴力的语言和动作来对待不听话的孩子。

让我们对自己的行动和情绪负责,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苍鹭   状态   孩子   蛤蟆   童年   父亲   父母   自我   儿童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