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9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一学就会,家长必看-

你们一定都深有体会,尽管各种育儿知识都告诉我们:“孩子犯错了不能打不能骂,要理解他”,但现实却是:“老母亲我做不到~~”


孩子一旦熊起来,什么大道理、什么好言相劝,娃是真不听啊!


在耐心、理智走失的情况下,对孩子打了、骂了、吓唬了,孩子也确实在当下老实了。


于是,这个全世界都反对、却好用的简单粗暴惩罚法依旧矛盾且流行着......


你对孩子有“容错率”吗?

人民日报:9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一学就会,家长必看

一面不想用打骂惩罚孩子,一面又无法摆脱“不打不骂孩子不听话的困局”


你是不是也一样?


在纠结这个问题之前,咱们首先来想一想,当看到孩子犯错误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是压不住火?还是控制不住嘴?


你的反应背后其实是受TA的影响:容错率


容错率是一个技术名词,背后却对我们对孩子教育有很大的启示。


翻译成听得懂的话,容错率就是指允许错误出现的范围和概率。


转换成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上来看,容错率更是可以衡量你对孩子犯错误的容忍程度。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一犯错误你就火冒三丈、急于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则你对孩子的容错率较低,反之,容错率则高。



低容错率的父母能养出什么孩子?

人民日报:9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一学就会,家长必看

一个容错率低的家庭,孩子的一生就是一场灾难;

一个容错率低的家庭,孩子也更容易走上极端。


看过一个令人悲痛的新闻。


南京一位9岁小男孩仅留下一封遗书,便走向了不归路。

人民日报:9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一学就会,家长必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他的“遗书”上,用着最稚嫩的文字,写着最令人心痛的话:“我把学校的玻璃撞碎了,知道要惩罚,所以我跳楼了”。


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父母,才会令孩子如此恐惧,恐惧父母的惩罚,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


继续来看一个“反面教材”带来的惊险后果。


一位6岁女孩被爸爸带到上班的工地上,由于好奇不小心触发工地的气钉枪,一枚小小的钢钉直接“穿膛”小女孩。

人民日报:9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一学就会,家长必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得知自己闯祸的小女孩一看自己身上也不流血,怕父母责备,不敢告诉他们。


直到晚上胸口开始疼痛难忍的小女孩,才对父母说了实话。


直奔医院后,医生说,孩子身体里有一枚7cm的钢钉,离心脏只有26毫米,险些要了孩子的命。


当时看到很多网友评论:“这孩子也太淘气了,这么危险的东西也能玩”,“这孩子的家长也不管管。”


我却认为,这孩子的家长不是不管,而是可能平时对孩子的管教太过,容错率低,触发了孩子“越禁止越好奇”的机制。


好奇贪玩闯下了可能丢了性命的祸,为了逃避父母的责罚,宁可忍受痛苦。


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犯错误就等于被责罚、被指责,既然这样,还不如不告诉父母。


记得综艺《我家那闺女》里,焦俊艳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她对爸爸说:“痛苦要是说给你听,我会得到双倍痛苦!”


因为在孩子的心里,父母的责备和怪罪,比痛苦更痛苦,比伤害更可怕。


容错率低的父母会拿起“惩罚”的武器,一边爱着孩子,一边攻击着孩子。

人民日报:9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一学就会,家长必看


用过打骂惩罚孩子错误行为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即便是当时精准制止了孩子,看似有效,下一次诸如此类的错误,孩子依旧还会重演。


这种惩罚一次次重复着:犯错-打骂-犯错-打骂的无限循环里。


实际上,这也是这种简单粗暴惩罚法带来“治标不治本且毁娃不倦”的核心问题:

虽然你利用打骂告诉了孩子不能做什么,却没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做和应当做什么,或者是我们对孩子有怎样的期待。


从大脑反应层面上来讲,容错率低的父母用打骂惩罚,引发孩子内心的恐惧会越过思维大脑,直接触发情感大脑的警报机制,将这种恐惧记忆刻在大脑中,使孩子感到痛苦。


往后大脑再接收到此类信号,则会释放压力激素皮质醇,指令身体快速抵抗、逃避。


孩子脑子里被烙印得不好记忆,也是容易产生遇事想逃避、做错事想掩盖,甚至是抑郁、焦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后期很难通过讲道理等理性疗法避免持续产生的有害心理影响。


9个科学好“惩罚”成就优秀孩子

人民日报:9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一学就会,家长必看

每一个孩子都是在不断犯错中成长的,这是天性也是规律,阻断孩子犯错误的可能性就是违背天性。


每一次犯错误都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良机,我们首要做的不是苛责,不是“批斗大会”


需要明白,养好一个孩子不是不犯错,是有一个容得下他犯错的家;是和孩子站在一起,引导他做正确的事。


那么当孩子犯错误之后,我们到底要怎么处理?


在《正面管教》的书中强调了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态度应该是:和善而坚定,即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


结合这一中心思想,再来看看@人民日报给我们父母总结的「9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


简单可操作,照着做,远离打骂惩罚,适合绝大多数家庭。

人民日报:9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一学就会,家长必看

人民日报:9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一学就会,家长必看

人民日报:9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一学就会,家长必看

人民日报:9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一学就会,家长必看

人民日报:9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一学就会,家长必看

人民日报:9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一学就会,家长必看

人民日报:9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一学就会,家长必看

人民日报:9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一学就会,家长必看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对孩子起作用的教育,是正面地解决孩子的问题。


惩罚的目的也不是发泄对孩子的怒火,赢得孩子的前提是做对孩子成长有促进作用的事情。


把孩子犯错的契机,当做你和孩子的共同成长吧,一起修行,一起优秀!


——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人民日报   钢钉   孩子   遗书   小女孩   大脑   恐惧   痛苦   家长   父母   错误   科学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