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一颗小行星与地球“相撞”

3月11日,一颗小行星与地球“相撞”

图片来源:Andrzej Wojcicki

3月11日,一颗微型小行星与地球“相撞”,但好在没有造成任何危害。在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它的几个小时后,该小行星在北极上空的大气层中爆炸。

这颗名为2022 EB5的太空岩石由匈牙利布达佩斯Konkoly天文台的天文学家Krisztián Sárneczky于格林威治时间晚上7点20分在Piszkésteto站天文台首次观测到。

其他天文学家随后对其展开追踪,直到目睹它在格林威治时间晚上9点20分左右穿过天空落到冰岛东北部。它是在撞击地球之前被发现的仅有的5颗小行星之一。

“来自发现者的信息传播迅速,使得其他天文学家能够从不同的有利位置进行更多的观测,有足够的时间提前计算出该小行星精确的轨道及其与地球的交点。”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小行星撞击专家Mark Boslough说。

值得庆幸的是,这颗小行星足够小,直径估计只有1~2米,几乎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

“这种规模的撞击可以被认为是完全无害的。它们通常在离地面40公里的高度发生所谓的‘空中爆炸’。”欧洲空间局行星防御办公室的Richard Moissl说。

监测核武器试验压力波的次声监测站捕捉到这颗小行星解体的迹象。加拿大安大略省西部大学的Peter Brown是解读此类数据的专家。他在推特上说,太空岩石爆炸释放的能量可能相当于约2000吨TNT炸药。

“这样的事件让天文学家能够进行测量,从而揭示天体的密度或成分等特征。”

Moissl说,“如果仅对经过地球的小行星进行光学观测,我们可能永远无法了解更多的物理属性。但如果之前追踪的天体在进入大气层和解体时被观测到,我们就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信息。”

撞击还可以让Boslough这样的建模者有机会测试他们的模型。“2022 EB5是大自然为我们提供的一个实验。”Boslough说,“我们对自己的模型越有信心,就越能更好地评估行星防御的撞击风险。”

《中国科学报》 (2022-03-17第2版国际原标题为《一颗小行星在大气层中爆炸》)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李林蔚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中国科学报 李木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小行星   新墨西哥   布达佩斯   地球   天文台   天文学家   天体   学报   行星   来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