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晃荡14分42秒,相撞变质子,β衰变原来这么简单

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有原子核与核外电子,而原子核内又有质子和中子。有时候,中子会变成质子,质子也能变为中子,这个时候物质的本身就会产生变化,这个过程叫β衰变,是放射性原子核放射电子(β粒子)和中微子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

中子晃荡14分42秒,相撞变质子,β衰变原来这么简单

这个过程的理解,是对微观粒子性质认识的一扇窗,很重要。

一、物理学上的讲解

因为需要用到三个夸克组成质子、中子等基础知识,有必要理一下物理上的β衰变知识。

质子与中子都是由夸克组成的,每个质子和中子里都有三个夸克,夸克的不同决定了是质子还是中子。

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构成,中子由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构成。夸克分了六种不同的类型,称为六种不同的味。

中子晃荡14分42秒,相撞变质子,β衰变原来这么简单

夸克之间是由胶子联结,胶子负责传递力,将夸克们粘在一起。胶子是无形的,它不是粒子,它是场,是粒子间强相互作用力形成的粒子场。

在有两个以上质子的原子核中,质子因为都拥有正电荷,互相排斥,中子就来进行“中和”。当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量相当时,原子核表现稳定,而中子数量过多了,这个核就会发生β衰变,中子会变成质子。

弱相互作用力会促使中子产生变化,它会使中子里的一个下夸克改变味,衰变为一个上夸克,结果是中子变成了质子,同时发射了一个电子和一个反电子中微子。

中子不稳定,它们的平均寿命为14分42秒,绝大多数的中子会衰变成质子、一个电子和一个反电子中微子。

质子不能自动转变为中子,只有受到有强大动能的中微子轰击时,才能逆转成为中子,并释放一个正电子。

β衰变与逆衰变其实就是一个夸克的变化过程。

因为β粒子就是电子,而电子的质量比起核的质量要小很多,所以一个原子核放出一个β粒子后,它的质量只略微减少。

以前的实验没有观测到衰变产物中有光子。由俄罗斯、比利时和德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观测发现了中子的一种新的衰变方式,即中子可衰变为质子、电子、反中微子和光子。研究人员估算出,约有1/300自由中子以这种方式衰变。

中子晃荡14分42秒,相撞变质子,β衰变原来这么简单

粒子物理的理论,一是割裂了自然,认为微观粒子的物理运行规则高深莫测,一声大爆炸,夸克、胶子、电子、光子、中微子如此巧妙地结合,而每个粒子结合出来又都一样,这太难了。二是各个粒子,特别是基本粒子,是独立的,没有相互联系。三是观察到了现象,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不清楚,只好下定义。四是认为胶子是场,但这个场又是独立的,不和夸克有相互关系,就将夸克粘在了一起,怎么粘是其本性。五是释放出的中微子、电子的产生途径及能量的来源无法解释。

从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理解微观,就需要用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的理论。

二、认识物质粒子

1、粒子自旋,是其内禀属性,这是科学证明的。

2、质子、中子都由三个夸克组成,呈三角体结构。这是物理理论。

中子晃荡14分42秒,相撞变质子,β衰变原来这么简单

3、夸克禁闭是一种物理现象,描述夸克不会单独存在。由于强相互作用力,原子核内的夸克连在一起是撞不开的。

4、科学家们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通过碰撞原子核,已经证明夸克是流体液滴状,没有固定的结构。

5、物质有巨大能量,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及核反应实践,质量会转化为能量释放出来,释放的能量相当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还有其他证明,本篇不再细列)

6、磁铁这种物质有磁力线,并且铁与磁铁放在一起,铁也有了磁性,磁铁加热至高温因原子运动加剧混乱会失磁。说明磁力线是粒子的内部产物,因磁铁的分子排列机制,能够泄漏出来。

反过来理解,夸克是由无数个磁力线一样的线环绕而成,像线团一样,因原子排列或屏蔽,包括电子参与后,大多不显现。

结论:现代物理学和量子理论告诉我们,基本粒子的特征:一是强烈旋转,二是有巨大能量,三是能量态,是像线团一样的丝,没有固定的结构。

三、质子和中子的结构

三个夸克组合成质子或中子。

这样旋转的能量态的线团球,三个套合在一起,不能被撞开,是以下两种状态。

一是质子的状态

中子晃荡14分42秒,相撞变质子,β衰变原来这么简单

二是中子的状态(这种状态晃荡,不稳定)

中子晃荡14分42秒,相撞变质子,β衰变原来这么简单

四、中子中的电子产生与存在状态

我在电子的产生这篇中,详细讲了电子如何产生,以及存在状态,这里简单点一下。

麦克斯韦将电、磁统一了起来,旋的环因为强烈旋转,具有磁力线和电导线的作用,电和磁都是旋环的表现。

中子的三个夸克旋转时切割磁(磁力线),发电机也是这样切割磁力线的,切割时磁力线的片段肯定会被打弯拉伸,折弯的片段互相连接,最后首尾相连。

这样切割出来的结果,加上同时旋转,形成了有波动频率的电磁环,成为一个个很小的电旋子,也就是电子。

中子晃荡14分42秒,相撞变质子,β衰变原来这么简单

旋环(磁力线)是光滑的,人是不能直接感知的。电子生成时有了振动能量和频率(电磁波)。

由夸克组成的原子核很小,外围有很多的外旋环,这个外旋环就是胶子,质子的外旋环是统一的。中子因为中间的外旋环是平行旋,两侧的是垂直旋,互相不融合,因此电子无法在外围聚集。

电子有一个很重要的停止机制,(上篇详细讲了)从直观上看,电子是环,可以将电子理解为小齿轮。电子被旋环带进去,在交叉切割处很拥堵,像是到了十字路口,电子的自然聚合,等于是在十字路口架上了天桥。道路顺畅,不再切割磁力线,电子就不再产生,稳定平衡了。

同时,在夸克的核内旋环里聚集了许多电子。

五、衰变的发生过程

1、中子两端的夸克,强烈地旋转,来回晃荡。

2、平均晃荡时间14分42秒。

3、虽然两端都能相撞,但因旋转方向一致时才能成为质子,因此只有一端的相撞能够结合,另一端相撞时爆炸湮灭,又弹至另一端。

两端的夸克靠拢,生成质子相撞时,前端的旋环碰撞断裂,飞出,是中微子(旋转方向不同,是反中微子),伴随一定能量产生。

4、因为是内核的旋环,旋转速度很快,是光速。旋转方向相反的两端旋环相撞时,等同于核反应,产生了巨大能量。

中子晃荡14分42秒,相撞变质子,β衰变原来这么简单

5、不管是哪一端,相撞时,因互相切割产生,在前端旋环内的电子飞出,核内电子的振动频率很高,有放射性,是β粒子,叫β衰变。电子的旋转方向不同,又有了正电子和负电子的区别(正电和负电是旋转方向不同,电荷是一个概念,以后专门分析)。

6、有个别的电子相撞时断裂,电子断裂形成电磁波(光),即中子衰变为质子、电子、反中微子和光子,估算约有1/300。

这个理论:一是认为自然本身很简单,大道至简,粒子的存在和反应都是顺理成章的,道法自然。

二是粒子本质是相同的,是能与旋的共存体。

三是各个粒子是能量构成的,基础为能。

四是粒子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每个粒子都有相互关联。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仅是夸克状态的改变,相撞结合。夸克旋转切割生成电子,电子断开成了光。

这个至简的理论叫“旋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质子   中子   夸克   磁力线   中微子   原子核   粒子   能量   状态   电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