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也是躺赢——孩子学习好不好,真的和你无关?

最近,一个家长找到飞飞,说到自己准备彻底躺平了,因为孩子实在很让自己头疼,他不只是成绩不好,关键还不刻苦。

这位家长用尽了所谓督促孩子学习的七十二般武艺,在孩子面前却招招失利,感觉是山穷水尽、却还看不到柳暗花明,自己陪着、监督着孩子学习的几千个日夜,原来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醒来依然是那般不起眼的成绩册刺激着自己的神经......

躺平也是躺赢——孩子学习好不好,真的和你无关?

家长坦言,只要不看成绩,他其实还挺好的。

的确,天下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呢?哪个家长不希望养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呢?可是现实往往就如此不堪一击,无论家长多么努力、督促多么到位,孩子不断增长的只是反抗、而不是学习,只是对学习的厌恶、而不是喜欢......唉!

飞飞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也感受到家长准备躺平背后的不甘和委屈,本来飞飞可以用之前的文章——孩子不愿上学怎么办?——父母课堂小妙招上提到的“稳必学霸”方法来处理,可是,这次飞飞却告诉家长:你真的可以躺平!

what?!真的躺平?难道就任由孩子自生自灭了?!

不错!你是你,孩子是孩子!他怎么生长、怎么灭亡不是我们可以掌控的。那么,既然我们无法掌控,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坚持一个无法坚持的理由呢?

每个孩子都有其成长进步的自然规律,就像小树苗天然会向往阳光,如果我们给这棵小树苗足够的空间,它会自然向上生长。可如果我们给它很多框框,在框框内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吗?

可能有人会说,我们这是帮小树苗扶正,给它一个支撑,这样它才可能长得更好。

很好,给予支撑,就在它将要被狂风暴雨侵袭的时候、要被烈日骄阳炙烤的时候,感觉此时它需要支撑。不过且慢,这个“将”到底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只是我们的想象?这个“需要”到底是多少是小树苗自身的需要,多少是我们的需要亦或我们以为的小树苗的需要?

你的想象也罢,真实也罢,都只是你心里的想象,都只是你眼里的真实!

躺平也是躺赢——孩子学习好不好,真的和你无关?

如果小树苗本属藤蔓,攀附、寻找支撑乃是其核心价值之所在,那么,此时的帮助扶持正好契合其生长属性、匹配它眼里的真实。而如果小树苗本属桑树、拓树,喜水便是其天性;如果小树苗本属马尾松、圆柏,耐旱可是其强项。

那么,如果我们从来没有观察过小树苗在各种环境中的自然表现,我们又怎么知道它究竟是哪种小树苗,又怎么知道我们给予的扶持是否符合其天性、是否匹配它的真实呢?

孩子也和小树苗一样,有着其独特的天性和自然成长规律。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反抗,那其实是件好事,说明他不愿被淹没在家长同一个标准、同一个希冀的芸芸众生中。说到底,那个标准、那个希冀都是我们家长的,而不是孩子自己的。

就像飞飞在《不要说别无选择——每个选择自己的最优选》说的,你的愿望好也罢、不好也罢,都只是你的愿望,可是我为什么要让你的愿望影响我的愿望甚至内化接纳它呢?

当家长真正躺平,便赋予了孩子自主权,就是有权选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任何想做的事,包括自主学习,或自主不学习。当有了选择权,孩子也就有了自控感,也便有了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

可能有家长会说,他还可以自主不学习?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疑问,那么,我们的躺平就只是假躺平,我们还是会就孩子的选择、行为做出我们的判断,我们以及孩子的情绪感受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著名的脑科学家、心理学家洪兰教授说过:情绪,是改变大脑最快的工具。孩子有一生的时间需要学习,不需要催他,也不需要急于一时一刻,但是情绪处理不当,会使孩子厌恶上学,甚至产生负向人格。”

有研究显示,汶川地震后幸存者不只是产生了焦虑、忧郁或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等症状,其主宰情绪、记忆功能的大脑结构在25天内也发生了变化。

躺平也是躺赢——孩子学习好不好,真的和你无关?

可见,如果孩子因为我们对他们的不信任而产生了负面情绪,其记忆功能便有可能受损,这可是直接影响到智力,继而影响到学习效果呢!

而且,因为这样的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到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等的判断,判断又引发孩子的情绪,情绪又引发行为,行为产生结果,结果又导致我们大脑结构的变化,如此循环往复、往复循环。

毫无疑问,我们希望看到这样的往复是良性循环。而这个良性不只是积极向上永动的状态,也包括自主的不学习、自主的放松。

只有在孩子感觉真正可以选择自己学习还是不学习的时候,他才有真正的掌控感,才可能真正去学习。

就像飞飞有时感觉很累,不想再去游泳,每次给自己说:“不行,你必须去游泳,要不然你又肥了!”可每每这样,飞飞总是提不起精神,反而会给自己找不少借口不去游泳。

如果换做是:“好的,你可以不去游泳,这又不是任务!”神奇的是,每次如此自我暗示,自己反而会放松下来,反而会去游泳。

因为这时去和其他时候去的意义不一样,这时的游泳便不再是因为担心长胖而必须去,而只是因为自己想去而去,不是来源于外在体型的压力,而是来源于内在想游泳的动力。

因此,有时躺平的心理暗示带来未必是躺平的结果,尤其当我们把对他人的期待放下躺平时,更是把我们和他人的边界进行了清晰的划分,给予了他人足够的空间去自我成长,也给予了自己足够的空间去欣赏发现他人的美!

躺平也是躺赢——孩子学习好不好,真的和你无关?

当然我们接受躺平的任何行为和结果,既可以是躺赢,也可以是躺平,这是躺平真正的意义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孩子   框框   天性   好不好   游泳   愿望   情绪   家长   自主   真实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