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遍全球,跑遍全世界,“跑路之王”李嘉诚的最后“一跑”

买遍全球,跑遍全世界,“跑路之王”李嘉诚的最后“一跑”

岁月没有“不老神药”,李嘉诚亦无逆命绝招


如果说柳传志算是“商业教父”,那李嘉诚配得上“商业超人”。


纵观商海近70载,李氏家族靠着所持国内与海外资产的独有“双驱模式”,进退自如,腾挪闪转,洞见观瞻,一次次用“乾坤大挪移”躲避(规避)行业与资本寒冬,几乎没有致命的翻车事件。


据悉,李嘉诚正在以150亿英镑(1260亿人民币)的价格甩卖自己持有的英国电网公司。英国电网公司类似于中国的国家电网,一头买电,一头卖电,是经营英国管道和电力的六家企业之一,做的是垄断的生意,基本上是稳赚不赔。


就是这么一棵摇钱树,李嘉诚还是要卖掉了。当年李嘉诚家族买入的时候花了58亿英镑,如果交割顺利,现在的数据近乎是李嘉诚家族12年前买入价的3倍。


李光耀对他的评价很中肯:就是个炒地皮的。号称“捂地王”的李嘉诚,其实已经94岁了,可能,这一次会是他最后“一跑”。


发家往事


1978年的天安门国庆典礼上,几年前还被内地媒体猛烈批评的万恶资本家李嘉诚,穿着一件紧身的蓝色中山装,不无局促地站在一大堆也同样穿着中山装的中央干部身边。


一时风头无两。他是受到邓小平的亲自邀请,来参加国庆观礼的,这是他40年来第一次回大陆,如今已年过半百,来之前,一向谨言谨慎的他给自己定了个“八字戒律”——“少出风头,不谈政治”。


在很多年里,李嘉诚是一个象征性的存在。这位出生于1928年7月的广东潮汕商业大亨,如今已94岁。幼年丧父独自谋生,12岁开始工作,82年的工作生涯,他的一生,可谓浓缩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上百年几代人的历史。


这位潮汕人由逃港难民成长为华人首富,被看成是香港奇迹的代名词,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以李嘉诚为首的地产富豪把持香港几乎所有的命脉性产业,成为凌驾于平民社会之上的超级阶层,在香港经济低迷徘徊的同时,他们的财富却实现了倍级增长。


买遍全球,跑遍全世界,“跑路之王”李嘉诚的最后“一跑”


国庆观礼后,嗅到政治风向的他一回到香港,当即写信给家乡潮州市领导班子:“念及乡间民房缺乏之严重情况,颇为系怀。故有考虑对地方上该项计划予以适当的支持。”


随即捐建14栋“群众公寓”给家乡,还刻意强调不能有任何媒体宣传。2年后,“群众公寓”建成,搬进新房的人们将一副自撰的春联贴在了门上,曰:“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李嘉诚。”


此联很快被记者写成“内参”上报到中央,据说最后还是领导亲自拍板才做了了结。


整个80-90年代,李嘉诚抓住良机,一路北上,在全国各地囤地皮建房子。


中国需要有人捧场,需要有人信任,需要有人投资,土地是当初地方政府吸引他们的筹码,也是港资企业该得的利益回报,这个时候前来的都是清一色的港资企业,汤臣集团、长江实业、新鸿基、九龙仓,都是这一时期进入中国市场。


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最标志性的项目,是位于天安门旁,北京市东长安街1号的东方广场,敏感的东方广场,无疑是他打开内地市场的一块敲门砖。


买遍全球,跑遍全世界,“跑路之王”李嘉诚的最后“一跑”


在寸土寸金之地的绝佳位置,占地10万平方米的东方广场,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竣工时为亚洲最大商业建筑群,被称为北京“城中之城”。


他的其他地产业务做得非常轻资产,很多土地他都没有进行开发,而是等几年、十几年土地升值后直接套现一大笔钱走人。


买遍全球,跑遍全世界,“跑路之王”李嘉诚的最后“一跑”


低价拿地——缓慢开发——坐等升值——出售获利,这一手生意经算得很精明,像个中间商赚了把差价。


大概从2012年开始,李嘉诚家族开始从大陆撤离,逐步变卖手中的地皮,逐渐将战场转移到欧洲,开启海外“买买买”模式,而英国则成为了“主战场”。


他的撤资,被视为看衰内地经济的标志性行为,有人甚至把它视为一种“示威”,迅速引起了多角度的解读和猜测,类似于“李嘉诚跑路”、“千万不要让李嘉诚跑了”的新闻正甚嚣尘上。


买下半个英国


2010年,李嘉诚在英国购买了海岸能源公司,并斥资近20亿英镑购买英国电网,掌握着英国30%的电力供应,服务逾800万英国人。


2011年,李嘉诚又花费了近400亿港币先后买下英国最大的水务公司诺森伯兰水务集团、天然气和公用事业公司,为英国人提供饮用水和配气服务。


2015年,李嘉诚在英国的资产份额又进一步扩大,旗下的和记黄埔先后买下英国最大电信运营商和拥有1500多家连锁店的酒吧green king,共花费千余亿元。


除了UK Power Networks,被称作为“英国的能源巨头”李嘉诚家族在英国还持有大量基建设施。


买遍全球,跑遍全世界,“跑路之王”李嘉诚的最后“一跑”


至此,李嘉诚在英国的投资累计达到了3000亿,是英国最大的海外投资者。由于在英国的“狂买”,英国大部分居民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李嘉诚,如此“社会贡献”就连英国女王也两次授予他爵位。


买遍全球,跑遍全世界,“跑路之王”李嘉诚的最后“一跑”


英国《金融时报》此前的统计显示,李嘉诚家族掌控着英国约25%电力分销市场、近30%的天然气供应市场以及近7%的供水市场。


欧洲人惊呼:“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李嘉诚恐怕要买下整个英国!”


买遍全球,跑遍全世界


自2020年起,李嘉诚家族就已经开始陆续抛售英国乃至欧洲的部分资产,其中还包括价值近700亿元的欧洲的通讯基础设施业务,以及105亿元的伦敦金融城写字楼等。


而在此前,李嘉诚家族旗下的长和集团,已经以63亿欧元卖掉了在欧洲的电讯发射塔资产。


2020年,李嘉诚旗下公司斥巨资收购了成都晶融汇、上海三林印象城,年底长江基础设施建设与吉电股份一起投资25亿元。


买遍全球,跑遍全世界,“跑路之王”李嘉诚的最后“一跑”


与此同时,李嘉诚家族旗下的维港投资也在不断增加东南亚的投资布局。


在美国,李嘉诚家族则投资大量的科技公司,包括Facebook、Skype、Siri、AlphaGo的开发者——DeepMind都曾是他的投资标的。


跑得快的人,买得也快,李超人似乎要买遍全球,跑遍全世界,最专业的跑路人,大抵如此。


更值得玩味的是,当内地诸多地产巨头麻烦缠身,李嘉诚家族的长和系已陆续耗资数百亿,在香港及内地收购项目或竞买土地,并与国家电力合作新能源项目。


李嘉诚家族还在不断增持自家集团的股份。根据港交所的披露,仅今年8月,李家父子就连续四次购入长实集团股份,累计价值超过30亿元。在去年,根据时代财经的报道,李嘉诚父子更是“爆买”长实,年内至少进行了80次增持,耗资超50亿港元。


兜兜转转十来年,外界解读为“重回内地”,难道李超人真的要回来了?“脱亚入欧”还是“重回中国”,李嘉诚用真金白银做出了投票。


现在局势混乱,现金为王,疫情还在海外肆虐,乌俄打仗,欧美大国用制裁的名义打劫。


美欧制裁俄罗斯的某些措施,确实很荒唐。冻结、没收俄罗斯富豪个人财产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放出的是让每一个俄罗斯富豪都心惊胆战的“魔鬼”。


俄罗斯那些“跑路”富豪,瞬间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


10年前,李嘉诚投资英国,看中的是“钱景”,更是英国所谓“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带来的保障。


现在看欧美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李嘉诚对英国的信仰也崩塌了。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准确来说应该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看起来更像一句西方笑话。



写在最后


国内媒体大多喜欢“闷杀”,老百姓觉得要是能把李超人“闷死”在内地自然再好不过,这么多年李超人“跑路之王”的名声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要是从“在商言商”的角度说,从“买遍全球,跑遍全世界”这个角度看,李超人这叫做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商人逐利,自然再正常不过。


商人,你老是用道德大棒锤,也锤不爆,因为他本来就是一颗“铜豌豆”。


就是元代戏曲大家关汉卿自称的那种——“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用李超人的原话说:“对我来说,谁是趋势、谁利润更大才是我要考虑的,而不是空洞和虚假的道德说教。”


在李嘉诚的办公室最惹眼的,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这24个字,凝聚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而李嘉诚则将其视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李光耀评价李嘉诚是个炒地皮的,其实还有下文:“他是否有制造一件营销世界的商品?并没有,他投资地产,收购港口……全都靠垄断,所以他才非常的成功。”


霍英东说:“我赚更多钱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国家兴旺,民族富强。”


李嘉诚与霍英东,是同一时期的香港巨富,90年代以后,他们都享受到了国家政策的红利,但他们个人的人生选择却截然不同。


这位驰骋半个世纪的大佬,做的都是基于现实的最优解,也都有着清晰的底层逻辑,你笑他人太疯魔,他人笑你看不穿。


已然94高龄的李超人,由他主导的英国资产出售,或许将是其生涯“最后一跑”,毕竟岁月没有“不老神药”,对抗死亡,李嘉诚可能也无逆命绝招。


再跑,可能也跑不动了!


当然,你可以质疑他的情怀,但是你很难质疑他的眼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天安门   富豪   俄罗斯   欧洲   英国   香港   全世界   资产   内地   家族   全球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