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如何上缴1万亿利润?影响几何?


刚刚,人行发布公告《人民银行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央行如何上缴1万亿利润?影响几何?

全文如下:

人民银行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为增强可用财力,今年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

人民银行结存利润主要来自过去几年的外汇储备经营收益,不会增加税收或经济主体负担,也不是财政赤字。

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不会造成财政向央行透支。结存利润按月均衡上缴,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保持稳定,体现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联动,共同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完)


金融监管研究院解读:

一、央行利润的来源

主要是利息收入和业务收入两大块。

1、利息包括金融机构再贷款利息收入、再贴现利息收入,比如MLF、SLF和PSL等利息收入,专项再贷款利息收入。(包括给证金公司的贷款收入)。

2、业务收入主要是外汇储备经营收益,包括外汇储备资产收益和外汇操作的汇率损益两大块。此次上缴的利润这块收益占大头。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积累的外汇资产通过专业机构打理,形成的投资收益部分,以及公开市场操作本身汇率的汇兑损益部分。

二、央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

当我们讨论央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时,一定要非常小心。因为央行不同于一般性质的企业。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最核心的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变动,很可能意味着一国货币政策的变动。

要讨论此次央行上交结存利润到底有什么影响,其前提是必须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央行如果有利润,可以有几种处理方式?

这显然不同于企业未分配利润转为资本(央行自有资金没变过)。所以央行的利润表和公开看到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其实没有形成勾稽关系。

1、央行利润上缴制度来源

根据1999年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尤其需要注意,这个制度是财政部发布的),总准备金是中国人民银行按财政部核定的比例,从实现利润中提取的有特定用途的专项准备资金。未分配利润则是中国人民银行实现的没有进行分配的利润。年初时该未分配利润上缴后,未分配利润变为财政存款。

这个利润表实际体现在财政部国有资产经营收益这里。

2、人民币形式存在的利润

但无论利润放在哪里,只要是以人民币形式存在,仍然影响央行资产负债表构成。但这并不影响总量,本质上是流动性的改变。

利润的存在形式如果是人民币,那么央行有两种处理方式:

当然,央行利润如果通过附属机构做法人隔离,这种情况就完全脱离了央行资产负债表;这种性质的上缴本质是属于盘活存量资金。

上缴后如果不考虑国库支出,其实就反映在央行负债端的政府存款(中央预算收入)。

3、外汇形式的利润

此次央行上交的结存利润主要是外汇储备经营收益。但这些收益结存利润是否影响央行资产负债表?

笔者认为,答案在于央行的利润表是否与资产负债表脱节。央行资产负债表资产端的外汇占款实际上历史成本计价(理论上央行发行人民币买任何东西都可以叫xx占款;统计的是当时的购买成本占用的人民币金额,所以和所购买的资产后续价值变动没关系),后续汇率变动和外汇储备经营性损益不影响外汇占款金额,也即不影响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当然前提是这些损益都是以外币资产形式存在。

结论基本出来了,央行通过购买外汇资产发行人民币,这些外汇资产在这几年产生了不错的收益。现在既然财政紧张,那么用这部分收益补贴家用再合适不过了!

但是最后一个核心问题是,这个上缴财政的大几千亿(假如70%是外汇储备经营收益,也即价值7000亿人民币的外汇收益)是外币形式还是人民币形式?如果是外币形式,那么和基础货币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是人民币形式,则央行实际操作层面还是要做“结汇”动作,这个结汇怎么个结法成为关注最核心焦点!

笔者更倾向于实际结汇是很难区分央行结汇还是市场结汇,因为实际上央行和市场操作每天都在取得平衡同时操作,即便央行结汇也会大部分在市场做相应操作进行对冲。

央行如何上缴1万亿利润?影响几何?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联动

而就在今日(3月8日)上午,财政部官网也发布了《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就人民银行上缴近年结存利润问题答记者问》:

央行如何上缴1万亿利润?影响几何?

全文如下:

问: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据悉,人民银行是上缴单位之一。请问,这样安排的依据和目的是什么?

答:安排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是我国的惯例做法,也是统筹财政资源、跨年度调节资金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中国烟草总公司、中投公司等,人民银行也是上缴单位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九条“中国人民银行每一会计年度的收入减除该年度支出,并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核定的比例提取总准备金后的净利润,全部上缴中央财政”的规定,人民银行上缴利润符合我国法律规定。中央银行利润上缴财政,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通行做法,《美联储法案》、《日本银行法》、《英格兰银行法》都有类似的规定。

世纪疫情发生以来,为应付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在财政政策措施上,我国一直预留政策空间。对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暂停上缴利润,以应不时之需,是预留的政策空间措施之一。有关机构因此形成了一些待上缴的结存利润,这些结存利润应该上缴。

考虑当前与长远,在今年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情况下,经按程序批准,今年安排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了2021年以前形成的部分结存利润。

这些资金安排用于大幅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帮助地方财政特别是县区财政缓解减收压力。上述转移支付资金将纳入直达机制管理,快速精准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上述答记者问,针对的政府工作报告原文为:

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加之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可用财力明显增加。

新增财力要下沉基层,主要用于落实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政策,促进消费、扩大需求。

今年安排中央本级支出增长3.9%,其中中央部门支出继续负增长。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中央财政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省级财政也要加大对市县的支持,务必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更有能力、更有动力。


再参考财政部3月6日公开的《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可以知道这笔资金在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中:

.....

(五)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216.67亿元,增长5.3%。加上上年结转收入354.67亿元、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16500亿元,收入总量为21071.34亿元。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071.34亿元,其中,本级支出7183.43亿元,对地方转移支付887.91亿元。调入中央一般公共预算9000亿元。

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94420亿元,增长0.4%。加上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887.9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36500亿元,收入总量为131807.91亿元。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1807.91亿元,增长19.3%。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8636.67亿元,增长0.6%。加上上年结转收入354.67亿元、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165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36500亿元,收入总量为151991.34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8991.34亿元,增长22.3%。调入一般公共预算9000亿元。


人民银行结存利润主要来自过去几年的外汇储备经营收益,不会增加税收或经济主体负担,也不是财政赤字。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不会造成财政向央行透支。结存利润按月均衡上缴,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保持稳定,体现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联动,共同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四、为何难言“财政赤字货币化”?

很多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是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开始,这显然是有误读。财政赤字货币化,本质是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为财政融资,其结果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但是央行强调本次结存利润不是财政赤字,也不会造成财政向央行透支。因为财政赤字货币化是央行资产负债表层面的变动,本次结存利润转移并不是这样。

下面我们来说明两个问题,为什么财政部需要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的利润,央行的结存利润从哪来?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就是财政部的财政难题。

从两会报告上来看,今年的财政预算赤字率2.8%是低于预期的。因为市场预期2022年是基建大年,而且制定的经济增长率是5.5%,而非市场预期的5%。要实现5.5%的GDP增长率,在内需不振、地产下行的情况下,只有扩大基建投资才能顺利完成。

而扩大基建投资的前提就是提高赤字率,所以今年市场普遍预期赤字率是3%甚至3.3%,但是最终结果是2.8%,既要经济增长,又要较低的财政赤字,这就意味着需要从其他地方来解决资金来源。

解决方案就是安排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当然这也是中国人民银行历史上首次上缴利润。

根据央行公布的内容,主要利润来源是外汇储备经营收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人民银行财务收入主要分为三部分:利息收入、业务收入、其他收入。

1、利息收入。指以资产形式形成的各类资金按国家规定的利率计收或形成的利息。包括金融机构再贷款利息收入、再贴现利息收入、邮政汇兑资金往来利息收入、专项贷款利息收入、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和其他利息收入等。

金融机构再贷款利息收入是人民银行对各金融机构发放的再贷款按规定利率计收的利息。

再贴现利息收入是人民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办理再贴现按规定再贴现率计收的利息。

邮政汇兑资金往来利息收入是邮政部门邮政汇兑资金往来占用人民银行资金按规定利率计收的利息。

专项贷款利息收入是指人民银行(或委托金融机构)发放专项贷款按规定利率计收的利息。

金融债券利息收入是指人民银行购买金融债券按规定利率计收的利息。

其他利息收入是人民银行对财政借款、各项存款按规定利率计收的利息以及其他没有纳入上述科目核算的利息收入。

2、业务收入。指人民银行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办理业务过程中所发生的除利息收入以外的相关收入。包括外汇储备经营收益、金银业务收入、手续费收入、证券买卖收益、预算外专项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外汇储备经营收益是国家外汇储备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净收益。这是核心的部分,其他收入不作详细介绍。

3、其他收入。指与人民银行业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收入。包括对外投资收益、院校经费收入、租赁收入、赔款收入、其他收入等。

对外投资收益是人民银行对外投资按有关规定分得的利润。

本次央行上缴的1万亿,主要是业务收入中的外汇储备经营收益是国家外汇储备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净收益。

实际上,从2013年初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下设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已经成立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负责创新外汇储备运用工作。同时,根据外汇管理局官方网站,外汇管理也承担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和其他外汇资产经营管理的责任。

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财政部下设的中投公司功能有一定重叠之处。中投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29日,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主权财富基金,组建宗旨是实现国家外汇资金多元化投资。

根据央行网站,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坚持“安全、流动、增值”原则。

对于外汇管理相关操作与数据的公开,央行认为:我国外汇储备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通用数据公布标准(GDDS)进行信息披露,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做法相同。作为负责任的专业投资者,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信息及时地按相应的渠道向国际金融组织、市场监管机构等对象披露,符合国内外通行做法。

由于规模大,市场影响力较强,国际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投机者对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经营的动向一直密切关注,希望藉此发现和捕捉获利机会。国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都在博弈,每一方都希望尽量多地获知对手的信息,尽量少地暴露自己。为了维护我外汇储备的安全和利益,在信息披露方面应持严肃谨慎的态度,积极稳妥地逐步提高透明度。

当然,外汇管理局不仅仅是外汇资产管理,也会出手稳定人民币汇率。最著名的,就是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对人民币空头霸气喊话的“名场面”:“对于那些试图做空人民币的势力,几年之前我们都交过手,彼此也非常熟悉,我想我们应该都记忆犹新。”

2018年4月份开始,人民币离岸市场呈现贬值势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半年时间里从6.25贬值至6.9697,破7在即。关键时刻,央行出手稳定汇率,将人民币汇率稳定在7以下。

当然,有关财政当局与货币当局的联动,未来肯定还有更多的方式,这次央行上缴利润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央行   人民银行   财政部   利润   资产负债表   利息   几何   外汇储备   收益   资产   收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