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人口生育必须从保障每对年轻夫妻顺利生育第一胎起步

鼓励人口生育必须从保障每对年轻夫妻顺利生育第一胎起步

育邻梦

网友提问:如果计划生育彻底放开了,你打算要几个孩子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的家庭的孩子很是孤立,除了在学校之外回到家里就是爸爸妈妈,甚至他们都很少有时间在家多陪陪孩子,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又不能满足孩子们的心愿,因此他们很渴望孩子能多有几个兄弟姐妹作伴。

回复:鼓励人口生育必须从保障每对年轻夫妻顺利生育第一胎起步。因为,家庭生育从第一个孩子开始,生育第一个孩子的综合开销最大;现代人类社会,政策已经不是阻碍生育的关键点,世界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都陆续推出了鼓励性人口生育政策【我国部分地区也已经开始落实生娃补贴】。相反,过度以货币经济交换为中心的分工协作并不鼓励多生多育,比如城镇住房设计和价格限制、职业工作机械化作息限制、教育服务排斥家长式的专业化限制、养老服务被货币化......所以,鼓励人口生育必须克服职业工作时间不能兼顾小家这个职业分工协作的“通病”、必须从婚恋+住房+职业工作+教育+养老等全过程统筹、必须从保障每对年轻夫妻顺利生育第一胎起步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类社会之中,有了人才有后续的一切社会发展的可能。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一年生草本植物,每年都会开花结果繁殖后代;多年生木本植物,生长5年以上就会每年开花结果繁殖后代;除人类以外其它自然动物出生一年后,就会每年定期或不定期产卵或胎生繁育后代......总之,所有自然生命都会在个体生命能力最旺盛的时期繁殖后代。

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之中智商最高的社群性、非定期胎生哺乳动物,也是自然生命体系中生长可塑性最强的动物族群,通过大规模分工协作改造自然物质组合形态、通过驯化播种植物+驯服圈养动物改善了自我食物补给结构、通过总结汇集形成了体系复杂的抽象社会文明成果是人类高智商高可塑性的最显著特征。但是,在人类具备高智商与高可塑性这两大生存优势的同时,人类生命也存在显著的弱势——人类婴儿成长发育周期太缓慢

植物种子落地生根即实现成长独立,除了人类婴儿之外其它动物幼崽出生后最多1年就能完全独立生存。但是,自然造物之时却给人类设置了一个巨大的快速繁衍屏障,超常成长发育期。以现代人类婴儿为例,仅怀孕就需要10个月左右、刚出生的人类婴儿仅仅具备完整的生理特征、半岁左右才能试探性开始支配自己的身体、1岁左右可模仿父母的发音学习现代人类社交语言、3岁左右可逐步适应自主解决生理需求、7岁左右大脑基本发育完毕、15岁左右具备基本独立生存能力、18岁左右身体与智力发育基本完成【根据各国司法界定的不同,全世界法定成人年龄从15岁到21岁不等,我国规定18岁以上、体力+智力发育正常的的人为完全民事行为成年人】......因此,虽然人类繁育后代不受自然季节约束,但在亿万年自然进化旅程中并未能实现独霸自然生命世界。

植物药品提纯、化学医药、手术治疗......随着近代医疗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社会人口总量在百年之内出现了成倍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开战时全世界总人口约22亿稍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21年全世界总人口达到约77亿,90年时间里全世界人口增长了约53亿、人口总量增长了3倍还多;1949年底我国总人口约5亿、2020年底超过14亿(其中80+90+00年代还被执行了近30年的限制性计划生育),人口总量也增长了近3倍。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意思是月亮圆的时候就开始向缺损转变,水满了就会溢出来。比喻事物盛到极点就会衰落。同样,随着人类一系列城镇工业化发展脚步趋缓、人类生产劳动职业化管理越来越严苛、附带动力智能机械工具替代人类劳动领域越来越广,世界上主要大国都陆续进入了人口低生育时代,比如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资本富裕国家都患上了人口低婚育综合症,我国近年的人口生育能力已经只剩新中国建国初年的20%左右。

鼓励人口生育必须从保障每对年轻夫妻顺利生育第一胎起步

家庭生育从第一个孩子开始

1950年-2021年中国人口出生率:

1950年37.00‰、1951年37.80‰、1952年37.00‰、1953年37.00‰、1954年37.97‰、1955年32.60‰、1956年31.90‰、1957年34.03‰、1958年29.22‰、1959年24.78‰、1960年20.86‰、1961年18.13‰、1962年37.22‰、1963年43.60‰、1964年39.34‰、1965年38.00‰、1966年35.21‰、1967年34.12‰、1968年35.75‰、1969年34.25‰、1970年33.59‰、1971年30.74‰、1972年29.92‰、1973年28.07‰、1974年24.95‰、1975年23.13‰、1976年20.01‰、1977年19.03‰、1978年18.25‰、1979年17.81‰、1980年18.21‰、1981年20.91‰、1982年22.28‰、1983年20.19‰、1984年19.90‰、1985年21.04‰、1986年22.43‰、1987年23.33‰、1988年22.37‰、1989年21.58‰、1990年21.06‰、1991年19.68‰、1992年18.24‰、1993年18.09‰、1994年17.70‰、1995年17.12‰、1996年16.98‰、1997年16.57‰、1998年15.64‰、1999年14.64‰、2000年14.03‰、2001年13.38‰、2002年12.86‰、2003年12.41‰、2004年12.29‰、2005年12.40‰、2006年12.09‰、2007年12.10‰、2008年12.14‰、2009年11.95‰、2010年11.90‰、2011年11.93‰、2012年12.10‰、2013年12.08‰、2014年12.37‰、2015年12.07‰、2016年12.95‰、2017年12.42‰、2018年10.94‰、2019年10.48‰、2020年8.50‰2021年7.52‰

1950年-2021年中国年均人口增量:

1950年,1029万人、1951年,1104万人、1952年,1182万人、1953年,1314万人、1954年,1470万人、1955年,1199万人、1956年,1363万人、1957年,1825万人、1958年,1341万人、1959年,1213万人、1960年,-1000万人1961年,-348万人、1962年,1436万人、1963年,1877万人、1964年,1327万人、1965年,2039万人、1966年,2004万人、1967年,1826万人、1968年,2166万人、1969年,2137万人、1970年,2321万人、1971年,2237万人、1972年,1948万人、1973年,2034万人、1974年,1648万人、1975年,1561万人、1976年,1297万人、1977年,1257万人、1978年,1285万人、1979年,1283万人、1980年,1163万人、1981年,1367万人、1982年,1582万人、1983年,1354万人、1984年,1349万人、1985年,1494万人、1986年,1656万人、1987年,1793万人、1988年,1726万人、1989年,1678万人、1990年,1629万人、1991年,1490万人、1992年,1348万人、1993年,1346万人、1994年,1333万人、1995年,1271万人、1996年,1268万人、1997年,1237万人、1998年,1135万人、1999年,1025万人、 2000年,957万人、 2001年,884万人、2002年,826万人、 2003年,774万人、 2004年,761万人、 2005年,768万人、2006年,692万人、 2007年,681万人、 2008年,673万人、 2009年,648万人、2010年,641万人、 2011年,825万人、 2012年,1006万人、 2013年,804万人、2014年,920万人、 2015年,680万人、 2016年,906万人、 2017年,779万人、2018年,530万人、 2019年,467万人、 2020年,204万人、 2021年,48万人

1950年人口出生率37.00‰,2021年人口出生率7.52‰、1950年人口增长1029万人、2021年人口增长48万人,是1950年的综合生育环境比2021年要好吗?不是!是1950年的人均社会消费财富拥有量比2021年高吗?不是!那么,为什么2021年的人口出生率只有1950年的20%多一点了呢?为什么人类社会日常消费物资丰富了+人民生活越来越好之后却不乐意多生孩子了呢?

因为,工作时间不能兼顾小家已成现代人类社会职业分工协作体系的通病大家都忙着拼事业、拼挣钱、拼消费、拼娱乐消费……结果把生孩子的精力和时间给拼没了。因此,当今人类社会,市场经济越繁荣的国家或地区年轻人的综合婚育状况越糟糕、职业生产劳动管理越规范的地区人口生育能力越弱、附带动力智能机械普及程度越高的地方人均生活压力越大。

《增广贤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类把时间花在哪里,就会在哪里收获果实。新中国成立初年,在百废待兴人多力量大的统领下,再苦再难人们都会积极主动多生孩子。因为,那时候整体劳动环境相对自由,劳动中没有那么多管理的条条框框,并且多生一个孩子家庭就会增添一个直接生产劳动帮手;进入21世纪,我们在经济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就,各种社会管理制度越来越完善、可供人类消费使用的自然资源确权基本完成、职业工作管理也越来越规范。然而,人们积极生孩子的意愿却越来越低、压力却越来越大。因为,生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太多不确定的意外时间消耗,而这些都与“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职业生产劳动规范管理相抵触。因此,不招近期有婚育计划的女员工&不用35岁以上拖家带口的麻烦员工成为企事业主“心照不宣的秘密”、缺少彩礼和新房结不成婚、老师辅导不好自家孩子的学习、医生治不了自家孩子的病、公务员管不了自家孩子周全统统成了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是一切人类社会文明成果与消费财富的初始缔造者和忠实受用者,人口总量与年龄结构变化不仅会对人类社会文明成果与消费财富的消费需求造成间接影响、更会直接决定人类社会文明成果与消费财富的劳动生产能力。只有人丁兴旺,人类社会可持续繁荣发展才有充沛动力。所以,鼓励人口生育必须克服职业工作时间不能兼顾小家这个职业分工协作的“通病”、必须从婚恋+住房+职业工作+教育+养老等全过程统筹、必须从保障每对年轻夫妻顺利生育第一胎起步

鼓励人口生育必须从保障每对年轻夫妻顺利生育第一胎起步

育邻人的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鼓励人口生育必须从保障每对年轻夫妻顺利生育第一胎起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人口   邻人   后代   总量   顺利   人类   夫妻   自然   生命   孩子   年轻   职业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