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重视孩子社会化的过程


请重视孩子社会化的过程

接触过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没有自主活动的时间,每天的生活被父母安排得满满的,节假日更是奔走在各种补习班之间。到了初中,随着青春期来临,人际交往、课业压力、亲子冲突等问题导致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能坚持正常学习,不得不退回家中。

小张同学的妈妈是她所在小学的老师,她说从上学开始,周一到周五从早到晚都是在学校度过的。那时下午4点放学,看着同学们可以随父母回家,她真得好羡慕。但是她不可以,因为妈妈要6点下班,她只能在放学后一边写作业一边等妈妈回家。完成作业,回家以后,妈妈还要留一些作业给她。周六周日,妈妈还安排她报了几个兴趣班。所以,留给她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很少很少。小张同学是那种特别老实听话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学习都很优异,妈妈也为此感到骄傲。

但是,到了高一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所有学生都要住宿。集体生活小张非常不适应,首先是个人卫生检查,总是扣分;然后是同学关系出了问题,班里没有和她同进同出的同学,小张感到非常孤独;高中生活节奏快,小张总感觉力不从心。终于在一次早操课上,小张又迟到了,老师批评了她几句,孩子上火开始发烧,几天不能上学。后来虽然好了,但是小张再也不想去学校了。

小李同学是一位单亲妈妈的儿子,父母在他四岁那年离异。妈妈是一位超市职员,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儿子。孩子从小除了上学以外,就独自在家看电视。孩子在四年级时,提出想在放学之后或者周末去找同学玩,但是妈妈不放心,怕孩子学坏,于是给孩子买了游戏机,从此孩子迷上了电子游戏。初二那年暑假,孩子要求妈妈给买手机,妈妈害怕孩子沉溺网络游戏,拒绝给孩子买。孩子生气几天不与妈妈说话,后来妈妈无奈答应孩子给买,但就是拖着不给买。后来孩子绝望,索性不再说话。直到现在两年时间孩子不说话,不上学。

“东方神童”魏永康,2岁时认识1000多个汉字,4岁时学完初中全部课程,8岁时考入重点高中,13岁进入湘潭大学本科,17岁考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后来因生活能力太差、人际关系障碍等原因被劝退。母亲从小向魏永康灌输的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了让儿子全身心投入学习,母亲包揽了儿子生活的全部,甚至给孩子喂饭,断绝了孩子所有的社交。在北京读书时,冬天他竟然穿着拖鞋逛天安门广场,与导师的关系也不融洽,最后在20岁时被劝退回家。退学后,在干妈的帮助下逐渐适应生活,娶妻生子。在妈妈想为他带孩子时,遭到魏永康夫妇的拒绝。2021年11月份,魏永康因病去世,享年38岁。

请重视孩子社会化的过程

以上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其成长的过程 中,缺乏社会化的过程。目前,许多学校孩子在课间除了必要的上厕所外,是不允许随意走动的,更不要说有玩耍游戏的时间了。在节假日孩子又被安排了许多兴趣班,尤其是在城市生活的孩子,互动游戏交往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孩子长年累月浸泡在上学、读书和作业之间,没有社会化的过程,人际交往能力受限。那么到了集体生活中,各种不适应便会一点点显露出来。严重者,对集体生活、人际交往便会心生恐惧,不得不退回家中。

个体社会化,是指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要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简单来说,就是家长要给孩子多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给孩子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支持孩子多与小朋友玩耍游戏,多参加集体活动,接触社会、探索世界,从小培养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和社会实践的技能。所以,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社会化的过程更加重要。这就好比一棵大树,成绩是树枝,那么社会化的过程则是树根!

请重视孩子社会化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过程   孩子   作业   人际交往   重视   儿子   集体   父母   同学   妈妈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