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徐百慧:我找到了《人世间》,于虹找到了我

专访丨徐百慧:我找到了《人世间》,于虹找到了我

作者丨鑫棣

出道十八年的徐百慧称自己为“一个传统的电视剧演员”。她坦言,在这条职业道路上,自己的起点并不低——第一部作品就是央视的《小留学生》,徐百慧担任女一号,成为了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只是,很多事情她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意识不到,机会来了也接不住。现在,她对戏、对人生,都有了更完整的理解,可以熟练地让角色融入自我,也可以为自己甄别、争取一部好戏。

《人世间》在她心目中,就是一部有分量、有价值的戏。

专访丨徐百慧:我找到了《人世间》,于虹找到了我


敬畏“正剧”

享受学习

徐百慧在《人世间》里饰演于虹。回忆起自己在戏里的经历,她依然会热泪盈眶。

令她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于虹走在回家的路上,想着丈夫赶超的病有希望治好,兴奋地和朋友聊天。而她不知道的是,此时的赶超为了不拖累家庭,已经卧轨了。那天他出门前,捋了捋于虹的头发,牵了牵她的手。

专访丨徐百慧:我找到了《人世间》,于虹找到了我

徐百慧觉得这样的表达是高级的。人在苦难之下,那些渺小的、甚至盲目的希望,会比重锤式的悲情更加动人——真实的生活里,嚎啕大哭只是偶尔,苦中作乐才是常态。她把于虹定义为“一个生活的战士”,既温柔,又坚韧,向观众传递出美与希望。

通过于虹,徐百慧感受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并通过这段人生,感受到了一个时代。人是需要和时代磨合的,《人世间》就是一部讲述小人物如何和大时代磨合的电视剧。对于《人世间》,徐百慧怀着一种敬畏心。

专访丨徐百慧:我找到了《人世间》,于虹找到了我

这部剧的风格非常“正”。不只是剧作本身,拍戏时,整个剧组的氛围也有一种让她回到学生时代的感觉——没有大腕儿、小腕儿,演员们经常在片场聊戏,聚在监视器前学习老戏骨们的表演。最近剧集播出后,大家还会在微信群里发“观后感”,聊聊谁的戏好,有时还会唠“东北嗑儿”。徐百慧特别享受这样的状态,大家很团结,都在进步。

专访丨徐百慧:我找到了《人世间》,于虹找到了我

“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现在的电视行业不比以前,流量当道的时代,很多演员会不知如何自处。徐百慧想起自己刚入行的时候,大家可以为了一场戏探讨一个下午,拿不出好戏就不拍。在《人世间》剧组,她终于感受到了这种久违的气氛。

“有一个好的leader很重要。”徐百慧很感谢李路导演,他带领大家营造出了这种“根红苗正”的氛围。从创作理念、演员选择,再到剧组工作的方方面面,《人世间》都遵从着“以创作为先”的传统,也成了现在的清流。

提到这些“传统”的回归,徐百慧的语气兴奋了起来。很明显,作为演员,她在创作上是对自己有期待的。


创作是在迂回中找到自己

其实,最开始接触《人世间》时,徐百慧饰演的是另一个角色——吴倩。而剧本围读的时候,导演斟酌一番,认为吴倩这个角色“不是百慧”。开拍前一天,李路导演把饰演吴倩和于虹的两位演员对调了,徐百慧这才进入了于虹的世界。

专访丨徐百慧:我找到了《人世间》,于虹找到了我

演员和角色的缘分是很奇妙的——不是演员找角色,是角色找演员。这是徐百慧的职业经验,也是对演员身份的自觉心。

于虹是一个平凡的底层妇女,经历下岗浪潮后,她不得不去洗浴中心做脏活、累活,才能把日子过下去。对她来说,生活的甜永远离不开苦,丈夫赶超患上尿毒症后,于虹肩上的担子几乎要将她压垮,而赶超的卧轨,又造成了她心灵的重创。于虹把这一切都扛了下来,独自抚养儿子长大。她的温柔与坚韧,在一次次的苦难里发出了光。

专访丨徐百慧:我找到了《人世间》,于虹找到了我

于虹找到了徐百慧。梁晓声老师看片的时候说:“于虹的台词不多,但是安静地坐在一边的时候,身上有一股能量,会让人很容易注意到她。”

在创作每一个角色的时候,徐百慧都会找到自己和人物重合的部分,先放大角色的部分,再缩小自我的部分。她把这个过程称为“短时间内压榨自己”,让自我与角色迅速地融合起来。所以,演戏也是一种交流——首先是和自己交流,再是和对手交流,最后去和世界交流。

专访丨徐百慧:我找到了《人世间》,于虹找到了我

在这个过程里,有一个好的对手是很重要的。徐百慧认为:“好演员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在一个迂回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正因为角色和角色是不同的,各有色彩,所以每个角色才能够立住。徐百慧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在《人世间》里和自己一直欣赏的演员合作,比如雷佳音。早在2012年,徐百慧就在《黄金大劫案》里关注到了他。

专访丨徐百慧:我找到了《人世间》,于虹找到了我

“他每部戏我都追”——徐百慧很喜欢雷佳音的戏,演员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演”,让角色长在自己身上,这样才能做到观众眼里的“演什么像什么”。徐百慧还记得雷佳音在《人世间》里和父亲的一场戏,在雷佳音委屈地讲述“别人的孩子就是孩子”的时候,她真的觉得他和周秉昆就是同一个人。

“能把戏演得这么好,我觉得是因为他是一个活明白了的人。”其实,说雷佳音是中年流量,也完全不过分。“而他从来不摆架子,永远和大家在一块待着,一起吃饭、开玩笑、聊戏,不觉得自己是明星。他能在心里把“演员”的位置摆正,心态和姿态一起放平,才能演得出彩、活得明白。”

专访丨徐百慧:我找到了《人世间》,于虹找到了我

而对徐百慧自己来说,“活得明白”是走过长路之后,一个慢慢浮现的结果。


沉淀多年

初心浮现

在被问及有没有“年龄焦虑”时,徐百慧表现得很轻松。现在的影视行业竞争很激烈,选秀出身的流量艺人涌入市场,做演员的人一下多了起来。而徐百慧回忆起自己的经历,她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选秀也好、科班毕业也好,每条路都没有捷径,都要经历一番曲折。

专访丨徐百慧:我找到了《人世间》,于虹找到了我

徐百慧走上演员路,也是误打误撞。她高中时是一名理科生,本来准备出国,结果美国9·11事件导致签证无法通过,只能留在家里,准备第二年高考。当时她心情有些沮丧,和爸爸一块去录音棚玩,唱了几首歌,被在场的一位老师看中,鼓励她去考中戏。

徐百慧很争气,一考就考进了中戏表演班。她大二时,《小留学生》剧组在找演员,需要一个英语好的年轻女生,徐百慧就这样被选上了。但那段时间,她心里隐隐有种“没底”的感觉。她身边的很多同学,比她早十年、八年就一只脚踏进了这个行业,一直有做演员的梦想。而徐百慧对“演员”这个概念很模糊,那时的她,觉得自己是一个落后的人。

专访丨徐百慧:我找到了《人世间》,于虹找到了我

“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那个“准备不足”的困境,只能交给时间去解决。有段时间,徐百慧每天晚上都睡不着,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做演员的能力和天赋。她甚至也有过没戏拍的时候,开始考虑自己到底要不要继续做这一行。

现在她回头看看,发现那时最该做的事,是调整认知。她觉得自己处在一个行业里,必须得看清自己的长处在哪,位置在哪。她想起妈妈常说的一句话:“能力长在自己身上。”真正的本事,谁也抢不走。沉下心来琢磨演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之后,徐百慧才找到了安全感。

专访丨徐百慧:我找到了《人世间》,于虹找到了我

现在的流行概念有很多,流量当道、全民讨论演技、年龄焦虑等等,好像很多事都在影响演员的生存环境。而这些声音,对徐百慧来说更像一种噱头,没有触及到真正重要的东西。

她不在乎外界定义的“演技炸裂”——表演是一件比较私人的事,每个人的方式都不同,这是演员的专业,不是你一言我一语可以界定的东西。徐百慧不觉得刻意迎合他人的判断,就是在做正确的事。任何噱头都有过去的一天,她的工作是演戏,踏踏实实地把这件事做好,比什么都实在。

专访丨徐百慧:我找到了《人世间》,于虹找到了我

所以,她觉得现在就是自己的黄金年龄。有了阅历、有了能力,才能出好作品。业内有萨日娜、宋春丽、张凯丽这样的前辈,戏演得好,路就走得长,想多了都是问题,做多了都是答案,要是有时间,她就多看书、提升自己,只要有能力,就总会有用武之地。

专访丨徐百慧:我找到了《人世间》,于虹找到了我

徐百慧的演员路,走得越来越宽了。在还未播出的《浣溪沙》《林深见鹿》中,她对自己的角色都有深刻的思考。从迷茫、慌乱,到游刃有余地诠释一个人物,她经历了十多年。以后,她希望自己能饰演更复杂的角色,比如反派、一人分饰两角等等。

谈到自己对未来的愿景,她的表情自信又愉快,因为她知道自己有能力胜任困难的工作,并在其中获得新的体验。这样的徐百慧,让人充满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人世间   当道   剧组   专访   流量   导演   演员   角色   时间   时代   行业   于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