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让我数1万粒米”,家长陪孩子数到半夜,最后被老师打脸了


一直以来教育问题是大家特别头疼的事,家长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特别认真。这几年家长越来越重视,低年级孩子的教育问题,小学作为义务阶段开始的必经之路,家长特别用心,生怕孩子出现任何问题。

为了不让孩子输到起跑线上,家长更是把教育提前到了幼儿园,作为启蒙阶段教育,孩子到幼儿园的行为,家长同样特别重视,一些习惯一旦不好,将有可能影响到孩子一生,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花费特别多心思。

“老师让我数1万粒米”,家长陪孩子数到半夜,最后被老师打脸了

“老师让我数1万粒米”,家长陪孩子数到半夜,最后被老师打脸了

孩子上幼儿园的学生,大多在3~4岁左右,老师给孩子布置作业时,有可能会布置一些比较有创新性的作业,老师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激发孩子动手思考能力和认识世界,家长自然对于这些作业能接受。

通常老师布置的作业,会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比如画画、实践作业或观察世界等,这几年老师布置的作业,思维越来越开阔,有时候让人觉得难以理解和接受,有位家长这样吐槽:老师竟然让孩子数1万粒大米。

“老师让我数1万粒米”,家长陪孩子数到半夜,最后被老师打脸了

如此庞大的工程,家长听到已经觉得崩溃,孩子从放学便开始数,数到深夜还没有数完,家长便陪着孩子一起数。家长问孩子老师让如何完成,孩子的回答则是:老师说要一粒一粒的数。

得到答案后,家长心中万分绝望,为了保证作业能顺利完成,家长便陪着孩子一直数到深夜,不但没有完成,而且因为数着忘记数字,进而又重新开始,这样反复大概三次,终于将1万大米数完了,看似简单的作业,却让家长心中十分恼火。

“老师让我数1万粒米”,家长陪孩子数到半夜,最后被老师打脸了

家长陪着孩子完成此作业后,已经凌晨两三点了,家长心里越想越生气,老师布置的作业影响了孩子的睡眠时间,而且也没有多少意义,于是家长便在群里发表了自己的想法,质问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否合适。

老师也是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这位家长也被打脸了,布置作业时写得相当详细,要家长陪着孩子五个五个的数一直数到一百,最后利用称重的方式数1万粒大米。家长听了老师的解释终于明白了,只怪当时没有认真查看老师,布置作业时的要求。

“老师让我数1万粒米”,家长陪孩子数到半夜,最后被老师打脸了

平时老师对学生的教育问题,经常出现各种误解,有时候家长不妨在群里咨询下老师,沟通特别重要,长和老师从来都不进行沟通,可能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无法达到一致。

老师平时要进行自我反省,在表达方式上,学生和家长是不是没有理解,有时候很多误解,是从不理解开始的,老师可以直接把,问题布置在群里,方便家长查看

“老师让我数1万粒米”,家长陪孩子数到半夜,最后被老师打脸了

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学生能在学校中,获得更好的教育,如果从来不沟通,容易滋生各种问题。只有彼此之间互相尊重理解,在教育问题上才能达成一致,走得更长远。

“老师让我数1万粒米”,家长陪孩子数到半夜,最后被老师打脸了

作为家长要学会和老师进行换位思考,老师面对的学生有几十人,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为了让成绩提升,老师肯定花费了很多心思,家长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帮助老师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老师要站在家长角度上考虑问题,教育孩子时尽量把每个孩子兼顾到,让孩子感受到学校教育的合理性。彼此之间多了一份理解,能更认可对方的工作,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

“老师让我数1万粒米”,家长陪孩子数到半夜,最后被老师打脸了

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看到对方时都要保持善意,不要恶意地进行评价,老师不要在家长群里批判某个学生或家长,家长不要在群里说哪个老师的坏话,只有两个人彼此沟通,教育问题上才能看得更加透彻

老师的定位则是教书育人,家长则是教育孩子,两者有共同性也有区别,孩子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中,都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去执行。两者共同肩负着责任,这样对孩子教育才是最好的。

“老师让我数1万粒米”,家长陪孩子数到半夜,最后被老师打脸了

虽“数大米”在大家心目中是个例,但日常生活中经常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和家长一定要理解对方和尊重对方,只有两者团结,才能做好教育的工作,以后教育的路走的更加长远。

今日话题:家长和老师间,最容易产生矛盾的问题在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家长   老师   孩子   作业   大米   长远   误解   教育孩子   幼儿园   半夜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