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安保“记者”的采访手记

北京冬奥会期间

小薇的几位小伙伴

作为冬奥场馆的专职“记者”

每天都出现在场馆的角角落落

用镜头和文字记录着

发生在冬奥场馆的美好和感动

将海淀公安民警的无私忘我 拼搏奉献

展现在大众面前

他们顶风冒雪拍摄了大量影视素材

为海淀公安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他们是这场冰雪盛会的

记录者 参与者 见证者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他们的安保手记吧

冬奥安保“记者”的采访手记

冬奥安保“记者”的采访手记

冬奥安保“记者”的采访手记


我的冬奥安保故事

指挥处 董国璋


壬寅年,正月,初三 北京

凌晨6点,太阳仿佛依旧沉睡在欢度新春的欢愉中,沿着长安街一路向西,坐落在海淀的五棵松体育中心,相较于其他的冬奥场馆,早早地迎来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此次冬奥会五棵松场馆内的安保民警之一,我终于站上了属于我的安保岗位,与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来一场“最长的电影”。

冬奥安保“记者”的采访手记


第一幕:梦想,成真

2月3日,晴。

这是我第一次亲身参与到奥运安保工作中。14年前的夏天,在胶东半岛偏南海域的一艘渔船上,我和朋友们用收音机,聆听了那次盛会。当姚明作为旗手,手举五星红旗入场的那一刻,我们用船上唯一的一面红旗,在不大的甲板上,模仿着入场的队伍,分享着800多公里之外的那些喜悦,梦想着能亲身参与一次奥运。

春夏秋冬,四季轮转。终于,我作为海淀公安分局的一名警察,有幸以安保民警的身份,参与到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履行好职责任务,讲好冬奥安保故事,拍摄好工作中每一个难忘的瞬间,和大家一起,留下一段深刻且珍贵的印记。”在站上冬奥五棵松体育中心安保岗位的前一分钟,我在心里默默许诺。

这一刻,梦想,成真!


第二幕:冬奥圣火,来了

2月4日,晴。

经历了一系列的传递,2022年2月4日,冬奥圣火来到了华夏园囿——颐和园,而在晚上,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举行。这天一早,我便从分局出发,到达颐和园,准备冬奥火炬传递安保工作。

“我们也是一早从所里过来的。”在颐和园北如意门,我碰到了四季青派出所副所长张磊,他正带着队伍前来为冬奥火炬传递保驾护航,而我,将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他们在火炬传递安保工作中的难忘瞬间。

即便已经做好了防寒保暖措施,但正月里颐和园内的冷风还是超过了我的想象,寒风从结冰的昆明湖上吹来,让口罩外面,都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渣。

14131步,113段照片和视频资料,为了能更全面地记录好民警在火炬传递安保岗位上的每一个瞬间,我走遍了颐和园火炬传递的后半程。在14400秒之后,冬奥圣火从我的面前经过,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到火炬传递,寒风虽紧,却冻不住眼角泛起的热泪。

这一刻,冬奥圣火,来了!


第三幕: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2月6日,晴。

那是从旭日上采下的虹,没有人不爱你的色彩……

“这场比赛关注程度较高,请各位在岗位上一定尽职尽责,真正做到‘冬奥有我,请党放心’那句承诺。”在比赛开始前2个小时,五棵松体育中心安保副主任在调度会上如是说。

到位,上岗。五棵松场馆以一场绚丽的灯光秀,开启了这场比赛的序幕,大家都在等待冰球从裁判手中落到冰面上的那一刻。虽然赛前舆论普遍认为对方球队的实力更强,但当中国女子冰球队入场的时候,观众席上爆发出了响彻场馆的欢呼和掌声,五彩的灯光璀璨依旧,但更夺目的,便是那面赤红的五星红旗。

比赛,开始。在场馆内外,五棵松场馆的安保民警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个个挺拔的身影,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形象。他们中的有些人,虽然身在场馆,却不能进场观看比赛,只能在心中默默地为中国女冰加油,通过从场馆里传来的呐喊,推测比赛的进程。或许,这稍显遗憾,但他们知道,正是因为自己在岗位上的坚守,才能确保了场馆的绝对安全,为大家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比赛,他们的眼神中充满着坚定和自豪。而能够记录下这些身影,我很荣幸!

逆转,取胜!中国队赢了!赛场内,《歌唱祖国》的歌声响起,

场馆里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掌声和欢呼声在场馆里回响,挥动的红旗,书写着那份骄傲。我与那些坚守在岗位上的安保民警一样,用自己的方式,庆祝着中国队的这场胜利,正如有句话所说“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这一刻,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第四幕:抬头看,瑞雪烂漫的五棵松

2月13日,大雪。

正月十三,北京迎来了春节后的第一次瑞雪,五棵松场馆作为双奥场馆之一,与初雪的这场相逢,像是一场美丽的约定。

场馆内外,安保民警们在瑞雪中,开始了一天的安保工作。尽管距离开赛还有好几个小时,但他们中的一些人,衣帽上已经覆盖了一层积雪,依旧在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我也和同事们一起,用手中的设备,记录着他们在雪中的一个个美丽的片段。

有人说,恰逢瑞雪,年岁方有几回,当与所爱之人共赏。而在五棵松场馆内外执勤的安保民警,同样明白这句话的涵义,但他们却依然坚守在场馆安保的岗位上,因为他们知道,职责和使命,高于一切。而由此产生的一些亏欠,请给他们一些时间,容他们慢慢补偿。

琉璃世界,白雪金墙,是属于大雪中的五棵松的一份浪漫,此刻,那些依旧坚守着场馆安保岗位上的民警,成为了这份浪漫最美的点缀。

这一刻,抬头看,瑞雪烂漫的五棵松!

冬奥安保“记者”的采访手记

第五幕:俄刻阿诺斯的涛声,正是我澎湃的心潮

2月17日,晴。

经历了14天的比赛,五棵松体育中心终于迎来了冬奥会女子冰球的决赛,加拿大队和美国队将在此展开对金牌的争夺。对于五棵松场馆安保团队而言,这也是一次大考,每个人都以百分百的专注和热情,投身到各自的工作当中。

当比赛终哨响起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为之欢呼,一方面是为了这场精彩的比赛,另一方面是对自己近半个月的工作的肯定,这场与冬奥冰球比赛的伴跑,于此刻落下帷幕。胜利、圆满、成功,不管是安保民警,还是在现场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每个人都衷心地说出了这句话:“感谢您对冬奥的支持,期待下次再相会。”

传说中,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寻找名为俄刻阿诺斯的尽头之海。东征时,他立下豪言壮语,当他翻过了高山、踏过了平原,他依然相信这片海真实存在。如今,我和海淀公安分局其他参与冬奥安保的民警一样,历经了近半个月的赛程,在五棵松体育中心见证了这场冬季盛会,感受到了祖国的自信和富强,以各自在岗位上的付出和坚守,奔向心中的那片俄刻阿诺斯。一起向未来,我们感同身受,骄傲并自豪着,幸福且感激着。

这一刻,俄刻阿诺斯的涛声,正是我澎湃的心潮!

冬奥安保“记者”的采访手记

这是属于我的冬奥安保故事,我想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有着自己的冬奥故事,而这些故事,将成为我们各自人生中珍贵的回忆。2022年的播放键已经按下,那些尚未实现的梦想,那些渴望到达的远方,那些刚刚开始的故事,都在等待你动身开拔……

冬奥安保“记者”的采访手记


当好冬奥会记录者

指挥处 赵达


“要记录好那些并肩奋斗的故事……”刚刚踏入这个充满荣光的冬奥场馆我就暗下决心。

冬奥安保“记者”的采访手记

作为“双奥场馆”的首都体育馆场馆群是本届冬奥会中国队夺金的焦点,如何确保赛事绝对安全成了广大安保民警日夜思忖的工作重点。而我,一名负责首体场馆群宣传报道的民警,也在寻找民警安保亮点的路上奔波忙碌。

新闻宣传需要有一个好“脚板”,民警的工作在哪里,我们的镜头就记录到哪里。冰天雪地、凛冽寒风中,镜头成了对岗上民警的一种最好慰藉。“您注意保暖”“您辛苦了”……我们的一句问候让他们心中增添了一丝暖意。

冬奥安保“记者”的采访手记

为了给参加安保的每一名民警都留下自己难忘的安保瞬间,我和同事每天都会绕行场馆数十周,无论风吹雪打仍雷打不动,争取一个都不落下。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奥运盛会安保,想到那些写过的人物故事将永垂史册,心中非常激动!”当冬奥所有赛事全部结束,即将告别场馆的那一刻,我心中满是忐忑,这其中是怀念更是不舍。

冬奥安保“记者”的采访手记

2月20日,“一片雪花的故事”在鸟巢落下帷幕。我的冬奥故事也随着奥运圣火的熄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那些一起奋斗过的日子将成为我从警纪念册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一个个安保瞬间、一次次温暖定格,我将终生难忘。

冬奥安保“记者”的采访手记


我与五棵松体育中心

永定路派出所 徐晓琳


我是永定路派出所民警徐晓琳,在五棵松体育中心承担闭环内宣传任务。在冬奥会期间,每天7:30乘坐闭环大巴车抵达场馆,晚上23:30,甚至最后一场比赛及采访结束之后才能离开场馆。在场馆工作期间,做到了每场比赛必有我,积极配合场馆有关运行团队其他部门工作,熟练了解场馆运行机制,将闭环活动范围甚至场馆的一草一木牢记在心,如果某个点位需要我,可以做到最短路线、最快时间抵达现场。

在比赛期间,我克服了每日长达17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引起的疲劳、身体不适,全身心投入到工作。这些困难当时觉得难熬,但习惯了也就好了,人在这种状态下反而能更容易体会到幸福感。比如认识了新朋友、感受到关心、吃到了美食、早睡了一会儿……以前觉得很平凡的事都会刺激到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感受,再加上身处这样一件奥运盛事之中,能亲身经历这样一个历史事件,见识了很多,感受了很多,很值得。

冬奥安保“记者”的采访手记

1.23

进场第一天

第一天的新鲜劲儿很快就过了,

前三天基本上每天一万步起,

场馆的各种路线已走遍。


1.26

第一次去场馆外东北门安检岗拍摄,冻红的双手,体会到摄影师的不易。

冬奥安保“记者”的采访手记

开幕式和闭幕式

虽然开幕式就冻得要死,但这不是还没冻死嘛~~所以闭幕式还是要参与!无可替代的体验和回忆。


工作日常

苦辣酸甜咸,五味杂陈,个中滋味,体验方知。

冬奥安保“记者”的采访手记

尖峰体验

虽然开闭幕式宏大的视觉盛宴让人难忘,但要说这30天最难忘的一刻,我觉得还是2月17号的那天,因为这个体验是深刻的、是私密的、是独属于我的,应该算是一次难得的尖峰体验。

2月17日晚,女子冰球加拿大对美国的决赛在五棵松体育中心进行,我去拍摄相关资料。

颁奖仪式后的冰场彻底归于了获得冠军的加拿大女子冰球队。她们的红队服衬在冰面上很好看,不知道哪一刻开始,镜头后的我按快门的频率越来越快,不自觉为她们庆祝夺冠的欢笑、拥抱、雀跃所感染,完全被这种人类共通的胜利喜悦所感动,直到场上背景音乐一首童声合唱的《友谊地久天长》响起,镜头后的双眼亦彻底模糊,我赶紧挤了挤眼泪(不敢用手擦眼睛),继续按下了快门……

我想,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这就是举办这场体育盛事的意义,这就是东道主所展现的博大胸怀!也希望在场馆里热烈庆祝的她们能够从这首几乎全世界都能哼唱的曲子中听懂东道主的心意 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

冬奥安保“记者”的采访手记

尾声

决赛结束当天,冰面上到处都是拍照的人。但是因为安排问题,没有留给大家拍合影的机会,是这次安保的一个遗憾。第二天我们还得去场馆上班,趁着冰面上还留有冬奥会的印记,拍个照片留个最后的影儿吧!2022北京冬奥,我来过!

冬奥安保“记者”的采访手记

为了将冬奥保障工作宣传

做好做实做细

海小薇团伙全员参与

有在冬奥一线与执勤民警

并肩工作的

也有在后方加急撰稿

对外发布的小伙伴

不管身处何地

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那就是在北京冬奥会期间

记录下更多的故事

拍摄下更丰富的素材

传递更响亮的海淀公安声音

冬奥安保“记者”的采访手记

冬奥安保“记者”的采访手记


(以上内容为@海淀公安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关于我们』

什么都阻止不了我们对生活的爱、对工作的爱、对自己和家人的爱;

始终相信为人民服务的方式有很多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安保   颐和园   冰球   海淀   冬奥会   场馆   手记   民警   体育中心   采访   记者   故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