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撬走了海底捞的生意?

到底谁撬走了海底捞的生意?

无论大家承认与否,疫情都在悄然改变所有人的生活。

自2018年上市以后,一直被认为是火锅界顶流的海底捞,居然首次出现了年度亏损。

根据海底捞最新发布的盈利预警显示,公司在2021年预计净亏损金额高达38亿到45亿元。

而与去年2月股价相比,海底捞也从最高点的85.8港元跌倒了19.08港元,跌落幅度高达80%,市值整整蒸发了3500亿。

到底谁撬走了海底捞的生意?

谁能想到,曾经火锅界的标杆,居然一夜回到了解放前,再也没有往日的光彩。

而这一切苦果的根源则是因为海底捞盲目扩张,让企业无力承担。

其实,早在2021年3月时,张勇就已经意识到问题,甚至在股东大会上主动承认扩店策略是错误的。

然而,当时张勇并没有暂停海底捞的扩店行为,反而还是希望可以占领市场,赢得先机。

结果,海底捞这一坚持,反而让其业绩下滑更加严重,不但支出成本增加,翻台率持续下降,关键性数据也都不好看……

短短半年就亏掉10亿元,海底捞终于扛不下去了,于去年年底宣布,将在短短56天内关停将近300门店。

到底谁撬走了海底捞的生意?

虽说海底捞及时止损了,但也亏掉了不少钱。

同时,在海底捞大伤元气的半年时间里,也给了其他火锅品牌可乘之机。

据了解,巴奴、周师兄、珮姐等火锅品牌都拿下了亿元级别的融资项目,市场前景特别明朗。

而捞王和海鲜火锅品牌七欣天,也在努力争取在香港上市,希望成为下一个火锅港股新势力。

其实,海底捞扩张的思路并不差,不过问题在于太过于急功近利,没有考虑到市场承受能力。

相反,巴奴、周师兄等火锅店虽然也在扩张,但明显更有节奏,步伐更稳健。

到底谁撬走了海底捞的生意?

巴奴聪明地选择与海底捞打反差战,根据市场需求开店,没有进行盲目扩张。

因此,同样是开店扩张,但巴奴明显占有率更高,基本达到了开一家店就成功占领市场,拥有稳定的回头客。

当然,巴奴能成功,除了眼光独到外,靠的还是自身推行的产品主义。

与海底捞服务主义不同,巴奴奉行精选优质食材,靠口感好、新鲜的市场打动消费者,成功拉拢消费者的胃。

而在2022年春节期间,巴奴在北京市场春节七天的营业总额同比增长了57%,翻台率高达5.66,尤其通州万达店,在大年初一更是创新了翻台率7.9的惊人业绩。

不少门店排队桌数也是不断创新高,世纪金源店排队数最多达700多桌,非常火爆。

到底谁撬走了海底捞的生意?

通过巴奴可以看出,其实火锅市场还是大有可为,关键是如何赢得顾客的心和胃。

不过,海底捞虽然市值下跌严重,但仍然稳坐火锅界头把交椅,拥有不少忠实粉丝。

但,海底捞下跌的现状也证明,只沉迷于过去,不能改变,注定没有未来。

现如今,火锅这个亿万赛道仍大有可为,不少火锅品牌都希望可以分一杯羹。

海底捞如果想要重新崛起,未必就来不及。

到底谁撬走了海底捞的生意?

#谁在抢走海底捞的生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海底   通州   大有可为   港元   市值   师兄   火锅   盲目   生意   品牌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