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新的证据表明当恐龙杀手小行星撞击时

“春天来了”:新的证据表明当恐龙杀手小行星撞击时

结束恐龙统治的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是地球历史上最重大的撞击灾难之一,科学家们现在已经确定了这一致命事件发生的时间。

新的证据表明,小行星在北半球的春季撞击,而对于南半球的撞击,这将是秋季(或秋季)——而这一时机似乎对不同物种恢复的速度产生了影响。

大约 76% 的物种在努力应对 6600 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后发生的毁灭性气候变化时消失了。那些设法幸存下来的动物,例如一些鸟类恐龙物种,在撞击的时间方面可能很幸运。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梅兰妮·杜尔说: “这一重要发现将有助于揭示为什么大多数恐龙灭绝,而鸟类和早期哺乳动物却设法避免灭绝。”

由于春天对于繁殖和年轻后代来说是一年中如此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北半球物种来说,这颗小行星的到来实在是再糟糕不过了——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在加快恢复速度方面发挥了作用。在一些南半球物种中观察到。

研究人员使用滤食鲟鱼和白鲟的遗骸来确定小行星撞击的年代,仔细观察它们化石骨骼中保存的生长模式——这可以像树干上的年轮一样指示季节。

在鱼的鳃中发现了更多线索。撞击碎片留在了那里,但没有留在消化系统的下方,这表明这些生物几乎立即死亡。掩埋海洋生物的碎片可能是由大陆尺度上的巨大海水、振荡或波浪驱动的。

还对一种特殊的鱼进行了碳同位素分析,其骨骼中的碳表明已经摄入了多少浮游动物——这是有用的信息,请记住春季和夏季的摄食季节达到高峰。

“春天来了”:新的证据表明当恐龙杀手小行星撞击时

来自塔尼斯的白鲟化石。(During et al., Nature, 2022)

“这只不幸的白鲟生长记录中的碳同位素信号证实,摄食季节尚未达到高潮——死亡发生在春天,”在期间说。

这些化石是在北达科他州一个被称为塔尼斯的晚白垩纪矿床收集的。收集到的许多样本都保存得非常完好,让研究人员清楚地了解它们死亡时的状态。

这项新研究与去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完全吻合,后者同意北半球的春天是小行星撞击的时间。该研究背后的科学家们也在塔尼斯遗址工作,并且还利用鱼类化石的生长模式得出了他们的结论。

虽然白垩纪 - 古近纪(K-Pg)灭绝边界是数千万年前,但它今天仍然可以为我们提供教训。随着地球物种面临另一个巨大的变化,这项研究对于向前和向后看都很有用。

研究人员在他们的论文中写道:“将火流星撞击对 K-Pg 大规模灭绝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脱钩,也将有助于确定即将到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灭绝风险和生态恶化模式。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小行星   恐龙   尼斯   白垩纪   同位素   南半球   北半球   物种   化石   研究人员   证据   杀手   春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