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后,要不要送回老家养?

有了孩子后,要不要送回老家养?

因为工作等很多现实因素,很多家长都会面临要不要把孩子送回老家的问题,那么你会选择把孩子送回老家还是带在身边呢?为什么?

来自丁香妈妈 App星球的宝妈@穷妈慧养娃和大家讲述了她不把孩子送回老家的理由。

有了孩子后,要不要送回老家养?有了孩子后,要不要送回老家养?

作为一名异地带娃的职场妈妈,我没有老人帮忙带娃,和老公也是周末夫妻,带娃对我来说困难重重,可即便如此,我还是坚定把娃带在身边。

其实,关于「要不要把娃放老家养」,我和先生前前后后讨论过好多次。毋庸置疑,把娃放老家的「诱惑」实在是太多啦:省掉至少 2/3 的房租;省掉找靠谱阿姨的麻烦;省掉阿姨的费用;下班晚上有人帮带娃可以偷会懒逛街看场电影;爷爷奶奶带娃安全更有保障;以及,一觉睡到大天亮 。

可是,为什么我们放着这么多好处,还是坚持自己带呢?我把我俩的思考过程总结成以下几点:

一、继续母乳喂养

这是最大的考量因素,如果放老家,我肯定没法坚持到现在(目前喂了 13 个月),我没有母乳执念,但我会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喂到 2 岁。没办法,母乳太优秀啦(趁机夸自己一把 ),光是提高娃免疫力和省钱这两点,就给足我动力。而且,谁让我太懒(懒得跑医院)又太穷呢 。

于是,月子里三次母婴分离都没中断我的母乳喂养计划,每次想到涨奶拎包奔跑在机场到处找母婴室的情景,甚是感慨,庆幸当时没有放弃,一不小心母乳喂养计划也完成了一大半啦。

在娃一周岁从奶粉(娃半岁后混合喂养)转为纯牛奶比较困难的时候,在阿姨「断母乳或许娃会更接受纯牛奶」的建议下,我依旧不为所动,愣是发明了很多办法,比如:

把番薯南瓜等带甜味的粗粮和鸡蛋碎混合加到奶里。

有了孩子后,要不要送回老家养?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加了百香果和橘子的纯牛奶,娃很喜欢。

做奶冻撒肉松等黑暗料理;

在厚蛋烧里加奶酪;

把奶装到看不见颜色的吸管杯里;

有了孩子后,要不要送回老家养?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二、随时关注娃的需求并满足

娃在身边的好处不仅可以随时见证他飞速发展的成就感,还在能随时随地观察他的需求,他喜欢什么食物、玩具,他的性格和敏感期等,并及时做出调整。

此外,我也可以根据他的成长阶段有针对性地购买绘本与玩具,给予他必要的脑部刺激,帮助他更好度过敏感期。

有了孩子后,要不要送回老家养?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上图是娃把椅子翻过来,装起了鞋子。

这些宝贵的信息,仅仅通过远程视频或每周每月一次的近距离接触是无法获得的,就算可以获得也是不及时的,这些信息,是娃生命前三年脑部飞速发育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很明显,在学习能力、获取新知与实践上,较之公公婆婆,我和娃爸是更有优势的。

三、大城市育儿资源更丰富

我在一线城市工作,我租房子的附近就有两个公园 + 四个地铁站 + 两所大学 + N 所三甲医院,不会开车的我随时能打到的士,看病玩耍都很方便。

周末遛娃的地方也很多,公园、大学图书馆田径场、幼儿园、若干亲子游泳馆、大卖场、艺术馆等,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有了孩子后,要不要送回老家养?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上图是和娃看长隆野生动物园的黑天鹅。

平日买菜可以拼多多,下班路上直接拎走;京东下单第二天可达,太方便了。这些便捷甚至次日达的服务,其实拓展了我的能力半径。

而老家就不一样了,做个儿保单来回路途就至少一个半小时,这还是自个儿开车的情况。

一句话,大城市学习、医疗、玩乐等育儿资源更多。

有了孩子后,要不要送回老家养?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上图是在生鱼洲参观袁隆平杂交水稻实验基地。

四、让老公参与育儿

让老公成长最快的方式,就是让他带娃,但如果放在老家,老公纵使乐意也没有机会带。带在身边就很棒了,虽然是周末夫妻,但老公在家我一般就会撒手不管,辅助做些卫生、做饭类的工作,外出就餐也尽量做甩手掌柜,创造更多机会让他带娃,让他在与娃观察、互动中掌握带娃技巧,体会当父亲的快乐。

平日里他也会经常盯着摄像头见证娃的成长,我也会通过视频、图片和一两句话描述等方式及时分享娃的成长点滴。

有了孩子后,要不要送回老家养?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老公带娃看赛车,我负责逛街。

五、有益孩子心理健康

长辈更容易继承传统的育儿观念:把娃管得死死的。我婆婆比较忙,虽说能力很强,但在兼顾工作、家务琐事、吃饭睡觉的情况下,分给娃的时间一定是有限的,毕竟,她一天就只有 24 小时。

此时,最省时省事的方式一定是管控娃。

于是,能喂饭一定不培养自主进食,因为后者实在太繁琐了,单是每顿饭花更长时间和打扫洒落地上的饭粒就让人却步。

于是,很多玩具的玩法,能直接教一定不让他自个儿探索,老人更多时候更重结果轻过程的,对他们来说,有一个好结果就够了,为什么要注重过程呢?

长此以往,一定会挫伤他试错的积极性和自主意识,「替代」娃的部分能力的生长,变得慵懒、依赖和娇气。

六、减少隔代育儿理念冲突

婆媳是一定会有「矛盾」的。因为,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教育背景等的截然不同一定导致三观有差异,因而,由此衍生出来的育儿理念也必定存在冲突。

虽然我婆婆非常开明且情商超级高,我们一起相处这么久从未说过我半句不是,但我俩还是会有育儿观念冲突。

比如,她一再认为「孩子要多喝汤,汤是有营养的」,我反复提醒了很多次,她还是坚持己见。

育儿是多维度的,娃的衣食住行学玩可以拓展出成千上万个类似于「要不要喝汤」的场景,可以想象,最后的结果是大家把更多精力浪费在知识的传递和认知同步上,这是不必要的耗费,分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这些分歧。

虽然带娃很辛苦,但能按着自己的认知操作,也是一种锻炼和成长啊。我一直觉得带娃挺有乐趣的,在于挑战很多,我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学习、观察和调整,在于可以物尽其用人尽其能,在于宝宝生命最宝贵的几年,我有幸能参与。

七、不需要撕心裂肺的想念

宝宝出生后照蓝光的那几天,每每午夜听到隔壁房传来的婴儿哭声,我就会想到和他在肚子里好几个月的互动,想起他出生时呆萌呆萌的模样,想念得慌。所以我很难想象把他放老家,一个月才能见一次的场景,一定很难受呢。

有了孩子后,要不要送回老家养?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八、父母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不可否认,如果交由父母带,尽管观念不一样,但他们也可以带得很好,因为他们会给予宝宝爱,这是娃成长最最重要的东西。

我不认为父母一定要帮忙带娃,我认为每个人在这一生都应该优先发展自己,这是我坚决支持先生趁年轻出去闯一闯却不小心导致了异地带娃的原因,当然,也是我现在乐在其中的原因。

对我来说,每天下班跟着娃玩,跟着丁妈学习育儿知识并践行,陪伴娃成长就是一种乐趣和幸福,虽然我有时连上洗手间的自由都没有 。

同理,爸妈奋斗了一辈子,难得身强力壮还有闲,应该享享清福,做做自己喜欢的事,带娃无疑可能占用他们做更多事情的时间。当然,如果他们未来不那么忙碌了,并且也喜欢带孙孙,我随时欢迎他们都来广州,哈哈。

写在最后:「要不要放老家养」纯属个人选择,只要深思熟虑,确保宝宝能得到更好的照顾,就都是值得尊重的。自己带娃也有很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占夫妻俩最宝贵的职场发展机会,反之,把娃放老家养也无需背负太多道德负担。

策划制作

策划:漫漫 | 监制:漫漫

排版:梦洁

有了孩子后,要不要送回老家养?有了孩子后,要不要送回老家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孩子   母乳   老家   老公   身边   来源   能力   作者   更多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