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群如何预防大肠癌?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其中以直肠癌最为常见,其次是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和横结肠。大肠癌是第三位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2020年大肠癌新发病例56万,约29万人因大肠癌而死亡。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近些年大肠癌有年轻化的趋势,30多岁甚至20多岁查出大肠癌的人也屡见不鲜,因此大肠癌已经成为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

大肠癌是怎样形成的

大肠癌的病因目前认为是环境因素、饮食、生活习惯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但大肠癌形成的套路又非常简单,超过90%的大肠癌,是由肠息肉慢慢发展而来的。肠道内长了息肉,自身是没有感觉的,绝大多数都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的。大肠癌形成的过程一般是:小息肉 大息肉 重度不典型增生 原位癌 浸润性癌 转移癌。从肠息肉到形成肠癌,有可能是五年,也可能是十多年,因为这个过程发展比较迟缓,就容易早期发现和预防,因此大肠癌也是最好预防的癌症。

健康人群如何预防大肠癌?

大肠癌是怎样形成的

那么作为健康人群如何预防大肠癌?

一级预防是基础

与其他癌症一样,大肠癌的一级预防是指从源头上减少并消除大肠癌的致病因素通过病因预防不让人体长癌,主要是改善生活方式来降低大肠癌发生的风险。

健康人群如何预防大肠癌?

一级预防就是消除致病因素

1、合理饮食: 大肠癌的发生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中国人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的饮食习惯大大增加了大肠癌的发生,因此,预防大肠癌就要减少精细食物的摄入,少吃红肉(猪牛羊肉和内脏)和加工过的肉制品(熏肉、火腿、香肠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每天保证吃到500克的蔬菜和水果,可以大幅度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

2、适度运动:经常运动可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大便通畅,减少肠粘膜和粪便中致癌物的接触时间。每天从事30分钟的有氧运动,就可以减少三分之一的肠道息肉转变成大肠癌。

3、远离烟酒: 长年吸烟及饮酒太多是导致大肠癌的两个重要原因,有资料显示,每天饮酒45克,大肠癌风险增加至1.41倍,吸烟提高大肠癌风险1.2倍,因此远离烟酒就是远离死亡。

二级预防最重要

如果通过一级预防能达到不得大肠癌当然最好,但大肠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通过一级预防让人不得癌往往是不太现实的。大肠癌的二级预防是指通过定期体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使患者达到治愈和长期生存,所以大肠癌的二级预防显得非常的重要。由于大肠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所以在健康人群中要早期发现,就需要开展大肠癌的早期筛查,常用的筛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健康人群如何预防大肠癌?

大肠癌的早期筛查

1、粪便隐血试验:就是用化学试验的方法来检测粪便中微量的、肉眼看不到的血液,这是大肠癌无创筛查的最重要手段。由于无需清理肠道或者麻醉,按程序留取粪便送去检查即可,特别适合健康人群的早期筛查,如果检查结果阳性,可做肠镜进一步筛查。

2、粪便DNA检测:是检测粪便中脱落的肿瘤细胞基因突变程度的一项检查,是大肠癌筛查中很有发展前景的无创性检查技术,同时也可以检测便隐血。健康人群可以每一或者三年做一次。如果检查结果阳性,就需要做肠镜检查。

3、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在大肠癌筛查中占据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整个大肠癌筛查流程的核心环节。结肠镜检查是一个带有高清摄像头的柔软管子,进入肠道后,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整个大肠,由于先进的放大和染色技术的运用,几乎可以发现96%以上的微小息肉,通过病理活检可以发现早期大肠癌和癌前病变,所以是大肠癌确诊的金标准。因此在40岁以前就应该做一次结肠镜,按照大肠癌发生的特点,在40岁前很可能还是一个息肉,最多属于早癌,可以完全根治,还不用开刀,内镜下就能完成,甚至连住院都不需要。

健康人群如何预防大肠癌?

结肠镜检查是金标准

推荐健康人群大肠癌筛查的方法

1、粪便隐血试验:推荐筛查周期为每年1次;

2、粪便DNA检测:建议筛查周期为每1 3年1次;

3、结肠镜检查:推荐筛查周期为每5 10年1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

这七类高风险人群应立即做筛查

1、40岁以上人群;
2、有痔疮和长期便血者;
3、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4、有慢性腹泻,反复发作或是持续超过3个月;
5、经常发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
6、长期精神抑郁、近三个月体重明显下降;
7、肥胖者。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隐血   人群   结肠   健康   息肉   粪便   肠道   因素   发生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