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之行三章

太行山之行三章

一丁点 陈楚若尘 2022-02-18 08:15

太行山之行三章 --- 所谓驴友,就是以户外活动的方式,将自己的疲惫的身心托付给大山,从而获得新的生活动力的人。 --- 题记 (一) 山路雨夜行 雨夜,零点已过。这是一个月儿都感到害羞的夜晚,隐在乌云后不敢露面。时大时小的雨水溅在车前面的挡风玻璃上,慌得雨刷不停地抹来抹去。我们乘坐的小型依维柯车行走在弯弯曲曲的盘山道上,要去一个叫做“罗姐寨”的地方去进行户外活动。盘山道窄而难行,一边是悬崖,另一侧则是峭壁,且时不时来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一车人也都不瞌睡了,心都提到嗓子眼。行地很慢,车灯仔细地搜索着前方的路,左拐右拐,爬上爬下。突然司机师傅大喊一声“坏了”,原来正在上坡时,车子熄火,连忙紧刹车。车后是悬崖,深不见底。如果失控后退,后果不堪设想。幸亏师傅是位开车三十多年的老司机,半坡启动,一加油门,车子就上去了。大家都捏了把汗。又到一个拐角,一只野兔从路边蹿出来。司机赶快往窗外扔枚硬币,说啥也不愿再往前开了。据说开车碰到兔子从车前蹿过是件霉气的事。直到要投宿的老秦家派车来接,我们才慢慢到达山顶。

太行山之行三章

一看表,已是夜间两点多了。啥也别说,倒头便睡,鼾声四起。做了一个梦,梦见领队大鹏鸟带领大家,在这崇山峻岭峡谷中,飞呀飞…… (二) 勇探蚂蚁山 早饭后,向导老秦,也是所投宿的农家的主人,一边系鞋带,一边笑呵呵地说:“走吧。别看我快七十的人了,爬山,你们比不过我!” 此行的目的地,就是远近闻名的蚂蚁山。驴友排成一字长蛇阵,向导老秦在前,领队大鹏鸟在后,走进大山。向导老秦很健谈,早年当过大队支部书记,熟悉这一带的人文历史、沟沟壑壑。太行山抗日的硝烟至今还在他的嘴边弥漫。山上村里谁家是军属、烈属,谁家有伤员享低保吃照顾,他都一清二楚。 登山路上,草丛内不时可见体长超过一厘米的黑色大个蚂蚁,接近山顶,黑蚂蚁消失。向导说,这里已进入红蚂蚁领地,黑蚂蚁不敢靠近,否则会被红蚂蚁撕食。 蚂蚁山到了! 蚂蚁山位于豫晋两省交界处,最高海拔为1654米,山名由来已久。向导说,蚂蚁山上遍布着直径一米左右的蚁穴,状如土丘,上覆枯枝、树叶、松土等物,突出地面,隔几步便有一处蚁穴,其下如深坑,藏有蚁卵。这里的蚂蚁与别处不同,上半身为红色,腹部黑色,长约一厘米,攻击性强,喜吃荤,以昆虫和小动物为食。因此,红蚂蚁所在的山顶处,爬虫和小动物罕见。别看红蚂蚁个头不大,却很凶猛。有人亲眼见过一条胳膊粗的大蛇从蚂蚁山爬过时,被红蚂蚁蜂拥围上,大蛇被咬后,疼得直打滚,被红蚂蚁缠上不到两个小时,大蛇被啃得只剩一堆骨头。红蚂蚁发现人后也会发动攻击,人被咬后,皮肤上立即出现一个大红疙瘩,一天以后疙瘩才能消退。传说抗战时期还曾经吃掉过日本的一个小分队。当地人为避免被咬伤,在放牛羊时只好远远避开,满山的红蚂蚁长期占山为王。 蚂蚁凶猛,我们加快了脚步,不敢在山上久留。匆忙下山时,红蚂蚁依然紧追不舍,直到把入侵者撵出它们的领地。跺跺脚,仔细检查衣、袖、裤、袜,虽不见一只蚂蚁,仍感到浑身的痒。 真是一方水土育一方蚁。

太行山之行三章

(三) 行走在隋唐古道 太行之行,不经意间就走入历史的深处:隋唐古道。 据传,隋唐时期,一位叫罗桂香的女将军在此山上筑寨练兵,称为罗姐寨。直到现在,山西一些剧团还在演唱罗桂香的戏。罗姐寨里还有围墙、石阶、房基保存得相当完整。

太行山之行三章

太行山之行三章

然而,一千多年的烟雨早已沧桑了人间,变迁了世事。这弯弯曲曲、细如羊肠的隋唐古道是否遗忘了古人行走时那跌撞趔趄的身影? 其实脚下的路,也就是当地村民上下山常走的路,但在驴友看来,却新鲜无比。山路弯弯,山风忽悠而至带来鸟鸣啁啾。路旁、沟底、石缝间、山间小块平地,随处可见正开着小白花的山楂树。散生的山楂树以及聚生的山楂树林,或高或低,或粗或细,装点着这初夏的太行山麓。一部电影《山楂树之恋》又赋予这常见的北方树种一个爱情的含义。 山坡上规则地生长着碗口粗的松树,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为防止山上水土流失而种植的。如今棵棵直立,荫翳蔽日。穿行于林间给人阴凉的感觉。松针根根刺起,守卫着中间的松果,大有袭人之势。 脚下就是被枯枝、败叶、以及凋落的松针所覆盖的路,走在上面犹如踏上大自然的地毯。休息时,老秦随手抓起一把枯叶,只见下层的已经变黑,成为滋养树木生长的天然肥料了。 当问到他为何不搬到山下住时,老秦说,一把老骨头了,不想再搬了。迟早有一天就像这落叶一样,化为山间的一掊土。 其实,还可以看得出,更是因为老人骨子里爱着这一片山水才不愿意搬离的。 穿越有风险!古道遁入密林深处,需用手分开两旁的枝杈,用眼寻觅小路的行踪,在这一侧是悬崖、一侧是峭壁的地方,一定要眼睁大、脚踏实,否则有性命之忧;古道盘上山坡,需四肢并用,脚立稳,手扶上面的岩石或者拽紧较为粗壮的树枝或根,还要当心风化脱落的石块。一级一级往上走,不急不缓。前面的驴友在头顶,后面的驴友在脚下,相互提携。有经验的老手在旁边不停地提醒,小心翼翼,步步谨慎,也忘了欣赏周边的风景。 古道串起了一路山间风景。山中的景点大多以其形状来命名,如葫芦山,状如葫芦;定海神针,就是两座山壁间虽经长年风化仍屹立不倒的一根石柱;观日台就是一座小山头,上有平石若干块,四周视野空旷;海螺山状如海螺,山风吹来仿佛夹杂着海螺的呜咽之声。……想像想像,越想越像。目光所及,云深浅处,总能发现千年的顽石状如人、物。

太行山之行三章

太行山之行三章

美景早已储满手里的数码相机,也定格成来此写生的艺术家描摹的画面。伟哉,太行山!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作者信息:一丁点,本名 丁一,男,六零后,本科,教师。笔耕不辍,不断有诗词作品见于报端。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百余篇,多次被评为优秀作者;周口市作家协会会员,淮阳区诗词协会会员。作品《龙湖月夜行》、《群众路线歌》等获得周口市委宣传部征文奖。

编辑/整理 屈直

敬请关注屈直微信公众平台【陈楚若尘】,屈直更多精彩原创作品不断更新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太行山   太行   蚁穴   隋唐   海螺   山间   古道   向导   蚂蚁   红蚂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