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二先生游西湖(上)

这西湖,真乃天下第一个真山真水的仙境,且不说那灵隐的幽深,天竺的清雅,只这出了钱塘门,还有圣因寺,上了苏堤,中间是金沙港。

马二先生游西湖(上)

圣因寺,历史悠久


马二先生游西湖(上)

苏堤

转过去就能望见雷峰塔,到了净慈寺,有十多里路,真乃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处是金粉楼台,一处是竹篱茅舍,一处是桃柳争妍,一处是桑麻遍野。那些买酒的青帘高扬,卖茶的红炭满炉,仕女游人,络绎不绝,真是数不尽的“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管弦楼”。

马二先生独自一人,带了几个钱,步出钱塘门,在茶亭里喝了几碗茶,到西湖沿上牌楼跟前坐下。

见那一船一船乡下妇女来烧香的,都梳着挑鬓头,穿着朴素。皆是些蓝色、青绿色的土布衫,碰上爱打扮的,则喜欢穿件红绸单层裙子。

这些乡下妇女,模样也都一般,一个大大的圆脸,似大饼一般,两个大高颧骨,常年耕作,保养不好,脸上有许多的疤、疥、癞坑坑洼洼,犹如月球表面。

一顿饭的功夫,靠岸了五六只船。那些女人后面都跟着自己的汉子,手里拿着个布包,扛着一把油纸伞,上了岸便各自散去各庙里去了。

马二先生游西湖(上)

马二先生看着这些游人,不是很在意,走了很多路,肚子饿得咕咕叫,从茶馆里出来走了很多路,望着湖沿上接连着几个酒店,挂着透肥的羊肉,柜台上盘子里盛着滚热的蹄子、海参、糟鸭、鲜鱼,锅里煮着馄饨,蒸笼上蒸着极大的馒头。马二先生没有钱买来吃,只能干看着咽口水,转身去隔壁小吃店买了十六个钱(约等于今天的四元钱)的大碗面,吃完肚里不饱,又到隔壁茶水店买了两个钱的处片(类似于今天的卤笋干)嚼嚼。吃完出来,看见西湖沿岸柳阴下系着两只船,那船上的女客在那里换衣裳,一个脱去元玄(注释:颜色靓丽的外套)外套,换了一件水田披风;(注释:类似于今天的高级丝绸外套)一个脱去了天青外套,换了一件玉色绣的八团衣服;一个中年的脱去宝蓝锻绸衫,换了一件天青缎二色金的绣衫。那些跟从的女客,十几个人也都换了衣裳。这三位女客,一位跟前一个丫鬟,手持黑纱团香扇替他遮着日头,缓步上岸,那头上珍珠的白光,直射多远,裙上环佩丁当得响。马二先生低着头走了过去,不曾仰视。

马二先生游西湖(上)

往前走过了六桥,转个弯,便像有些村乡地方,又有人家卖棺材,中间走了一二里路,走也走不清,甚是讨厌。马二先生正想要回去休息,遇到一个过路的,问道:前面有好玩的地方吗?那人道:转个弯便是净慈寺、雷锋塔,都是名景。马二先生谢过路人后,打算去拜拜贡院里的仁宗皇帝批的御书,来到贡院,管事的跟他要了一个铜板,进来,慌忙整一整头巾,理一理身上的宝蓝衣服,从鞋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笏板,恭恭敬敬朝着御书拜了五拜,口中振振有词,拜毕,起身。听楼下卖茶的人说今天布政司在旁边的那个花园请客,厨房就在后面,马二先生看着热腾腾的燕窝,海参,一碗碗的从自己面前捧过去,着实羡慕一番。


马二先生游西湖(上)

来到雷峰塔,远远望见许多房子,盖着琉璃瓦,曲曲折折无数的朱红栏杆,马二先生走到跟前,但见一个极高的山门,一个直匾,金子,上写着“敕赐净慈禅寺”。山门旁边一个小门,马二先生走了进去,一个大宽敞的院落,地上都是水磨的砖,刚进二道山门,两边廊上都是几十层极高的阶梯。那些富贵人家的女客,成群逐队穿的都是锦绣衣服,风吹起来,身上的香味直钻鼻孔。

马二先生游西湖(上)

马二先生身材高大,挺着个肚子,穿着一双厚底破鞋,在人群中乱窜。那些小姐从不拿正眼看他,他也不乱看女人。

正巧这个时候有家茶馆上面挂了一个匾额——南屏,引起了马二先生的注意。

门前柜台上摆满了小吃——橘饼、芝麻糖、烧饼、笋干、黑枣、煮栗子.....马二先生每样买了几个钱的,配着龙井边吃边欣赏西湖夕阳西下的美景,好不惬意。

第三天,马二先生打算去城隍山走走。城隍山有几十层台阶,深吸一口气,爬上去,能看见供着伍子胥的庙,马二先生赶紧作揖,接着绕道后面写着“片石居”的地方,看着有人在非常虔诚的请仙,便心下想到:“我现在被困在此地,不如进去问问功名的大事”。刚想进去,就见有人请仙成功,请来了大名鼎鼎的李清照。

马二先生见他们围着“李清照”转,连忙退出来,往钱塘江方向去了,一路上好不热闹,卖酒的,耍杂兼卖狗皮膏药的,路边挤满了卖饺子,卖面,卖茶,测字算命的,马二先生细数了一下,整条街上,单单卖茶的就有三十多处,十分热闹。

马二先生边走边看,有个油头粉面的女人风骚地招呼他吃茶,马二先生厌恶的转头就走,到隔壁一个茶室叫了一碗茶,买了十几个钱的烧饼垫垫肚子。听说城隍庙附近有家书店,专卖马纯上先生精选的《三科程墨持运》(类似于今天的《公务员考试教程》),马二先生听说了赶紧去询问店家这期的教程走得快吗?店家懒懒地答:这种辅导书没法跟教科书相比。

马二先生自讨没趣,只得顺便呆了一会,起身往钱塘江那边去了,正巧今天江上无风,水面如镜。江面上飘着几艘大小不一的船,在夕阳的衬托下江面被染成了金色,马二先生看得呆了,索性往山岗上走,打算在亭子里欣赏这难得的美景。

右边的西湖,雷峰一带,湖心亭都看得见,西湖里打鱼的船,一个个如同小鸭子浮在水面,在金色的湖面上缓缓地划出一道道水痕,马二先生想起之前自己为帮朋友付出了自己大半生的积蓄,心下难过,美景也没能把自己心情变得好一些。

马二先生游西湖(上)

心一烦,就容易口渴,只得恋恋不舍地往山下的茶室走去,在山脚下,喝着茶,眼睛望着山色与水色渐渐融为一体,又遥见隔江的山,高高低低,忽隐忽现。禁不住叹息道:真乃“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华岳:华山。振:约束)(翻译:承载像华山那样的崇山峻岭也不觉得重,容纳那众多的江河湖海也不会泄漏,世上万物都由它承载)(选自《礼记.中庸》)。

这里的龙井不错,马二先生不自觉地喝了两大碗,肚子也饿了,正巧有个乡里人挑着许多烫面薄饼来卖,又恰好篮子里有煮熟的牛肉,马二先生赶紧买了十几个钱的来吃,肚里饱了,便寻思再去人迹稀罕的小径那边看看。

走了一段小路,游人渐渐地少了,但见左边全是杂乱无序的野草,两边都塞满了。马二先生这几天所到之处几乎都是人潮汹涌,索性来这里清静一下。

于是便拔腿就往山上走去,只见一路上全是玲珑怪石,千奇百怪。突见一个石缝便钻进去看看,只见石壁上有很多名人留下的墨迹。略略看了一番,不是很喜欢(马二先生是典型的八股文翘楚,对于这种诗词打心眼里厌恶)。

从石缝里钻出来后,朝着极狭仄的石磴走上去,只见上面有个“丁仙之祠”马二先生觉得有趣,便走进去想要求个签,问个前程,补个吉凶。

正要上前拜丁仙人时,只听见背后有人叫他:要想问个吉凶,何不亲自来问我?马二先生赶紧回头望过去,只见祠堂门口站着一个身材高大,鹤发童颜,颇有张果老遗风的人站在自己面前,马二先生赶紧上前行礼,问道:先生怎知学生有难?那人答道:先生既然遇到老夫是缘分,走吧,我带先生去寓所谈谈,说着便拉着马二先生离开这里往伍子胥庙的后面绕道后面,马二先生突然大开眼界只见后面有个极大的花园,似有仙人住在这里,再看看面前这位老人,飘飘似有神仙之感。不自觉自认为是遇到仙人指路了。

未完待续!

选自《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马秀才山洞遇神仙” 二次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西湖   城隍   雷峰塔   苏堤   钱塘江   龙井   华山   山门   外套   肚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