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断舍离”从七十开始

家,原本不大,陈设也很简单。渐渐地,东西多了。房子大了,东西继续增加。原来全家五十平,现在人均五十平,东西还是满满当当的,并不觉得空旷。这样东西也不能丢,那样也舍不得送人。家具,衣服,书籍,电器,在家里的各个地方稳固地占据着各自的位置。

人生“断舍离”从七十开始

人,原本简单,无奢望,无妄想。时间一长,经历的事情一多,内心就复杂了起来。想法多了,负累重了,顾虑多了,活得累了。心里放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是少了洁净单纯。

人生七十之前,做的是加法。生活所需,兴趣爱好,会不断购买添置一系列物品,图书,电子设备,家具家电,等等。日积月累,书橱里面,办公桌台面上,房子的角角落落,东西越放越多,越来越杂,越过越乱,以至于进屋都需侧身而过。

人生“断舍离”从七十开始

七十岁之后,人生开始做减法,那些存放于自己身边的形形色色的宝贝,一定要下决心“断舍离”。除了生活必须的之外,能扔的扔掉,能送人的送人,能卖掉的卖掉。准备留给孩子的,让孩子选留,不要的也可以送人或卖掉,或直接扔掉,千万不要舍不得。

人生“断舍离”从七十开始

我的父母是农民,对每一件东西都十分珍惜。路边一个砖头都会捡回家铺在地上,放在墙角。父母去世后,房间里面清出的各种东西装了六车,推出去倒掉了。我的岳母对物品的珍惜程度更甚于我的父母,一个废纸盒,一个塑料袋,都不舍得扔掉,明明有儿女买的新衣服,破损得不成样子的旧衣服就是不肯丢弃,用塑料袋一包一包的装着放在房间里。几十个塑料袋一直排到床边。老人家猝然离世后,也是搬了几十袋东西出去当垃圾倒掉。

人生“断舍离”从七十开始

一个网友买了一套房子,交钥匙的时候,发现房间里的物品十分丰富,有数百本书籍,有十几本相册,有几十本日记,有毕业证、奖励证、资格证等各种证书、奖章,还有一些字画茶具。一切看起来都是一个很有修养的老知识分子的住处。问一问中介,确实是个老教授的房子。爱好书法绘画,喜欢摄影旅游,儿女都在国外,老教授逝世后,儿女委托国内的中介把房子卖了。东西带不走,也不想要,就全部留在了房子里,任由新主人处置。新主人实在不舍得一扔了之,选了一些书籍、字画,还为老人留了一本相册。其余的进了废品站。

人生“断舍离”从七十开始

记得前几年,看到一个老人在网上发布的信息。自己老了,要进养老院,住的房子要卖了,房子里的东西没法带进养老院,儿女又不要,只能自己处理。列出了一个可以赠送的物品清单,希望需要的人家约定时间去取。

当然,人生开始做减法,也不是一次熔断,统统归零。而是从停止加法开始,满满开始做减法,先将可用可不用的减去,然后再去减去那些长时间用不上的,而后就是那是对自己的生活无关紧要的下决心减除。越减越少,越减力度越大,越减越轻松,越减牵挂越少。

人生“断舍离”从七十开始

减法不单是物质上的断舍离,也包括俗念和精神上的减负减压。越减越简单,越减越透明,最后才能变得轻松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养老院   减法   加法   塑料袋   儿女   父母   房子   物品   东西   书籍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