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怎样说话才能不得罪人?把是非放在心里,把感情挂在嘴上

鬼谷子:怎样说话才能不得罪人?把是非放在心里,把感情挂在嘴上

请听题:在生活中,一个理解你的人和一个否定你的人,你会选择跟谁做朋友?

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跟理解我的人做朋友。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是主观性的动物,习惯固执己见,否定他人。却忽略了,其实每个人都有被理解的需求。

其实沟通也是如此,人们想表达的往往不是他所说的内容,而是渴望被理解的心理。希望得到的不是“我觉得你说的不对”,而是“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先来讲个故事,顺便陶冶下情操。

晚年的汉武帝迷恋长生不老的仙术。有一天,汉武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俺听说在《相书》里有句话特别靠谱:人鼻子下面的人中超过一寸长,就意味着能活100岁(鼻下人中长一寸,年百岁)。

站在不远处的东方朔听完后噗嗤笑出了声,汉武帝很生气。

注意,这时候就是考验说话本事的时候了。还记得司马迁的教训吗?他就是因为仗义执言,跟汉武帝抬杠,否定了领导,搞错了立场,结果龙颜大怒,被当庭拿下,后来被处以宫刑。

东方朔会怎么做呢?只见他摘掉帽子对汉武帝说:微臣不是在笑话皇上,是在笑话彭祖。

汉武帝觉得奇怪就问:为什么呢?

东方朔回答:相传彭祖活了800岁,如果一寸人中活一百岁,那彭祖的人中起码有八寸长,他的脸岂不是有一丈多长?

汉武帝明白自己错了,却也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鬼谷子:怎样说话才能不得罪人?把是非放在心里,把感情挂在嘴上

司马迁和东方朔虽然都是复姓,但二人的说话风格却是截然相反的,司马迁说话让人跳,东方朔说话让人笑。司马迁搞辩论,东方朔在玩说服,其实目的都是一样的,都试图在证明汉武帝是错误的,结果一个人下岗了,一个人上位了。

其中有什么奥秘呢?鬼谷子在《反应篇》中讲: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很多道友把这个“反”理解成了“反驳”或者“反对”,其实是误解了鬼谷子的意思。

我们先来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当双方的观点发生矛盾的时候,采用“反”的方式去探求,必然会得到回应。

如果你把“反”理解成了反驳,就成了辩论,很容易让人下不来台,恐怕你会成为第二个司马迁,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道不同不相为谋。

其实鬼谷子早就定义了反的意思“反以知彼,覆以知己”,这个反指的是移情共感,也就是站在对方的位置和立场上去说话。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主观的反驳对方,总希望别人能理解自己,忽略了对方的感受,要么反驳对方,要么抵触对方,处心积虑的想否定别人,其结果显而易见。这就是缺乏了移情共感的能力,如果仅仅如此也不过是个概念罢了,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可以分为四步落实:

第一步,复述:重复对方的话,让对方感觉你在专心地倾听他的话,感觉你是自己人。

第二步,解释:复述的同时加入解释,即通过自己的语言对对方说的内容进行理性的分析。

第三步,感受:用共感的方式,从情感上和立场上表示理解对方,体会对方说话的深层次的情绪与感受。

第四步,整合:通过整合第二步与第三步的内容,用理性的分析解释与感性的感受情感完成最终的说服目的。

鬼谷子:怎样说话才能不得罪人?把是非放在心里,把感情挂在嘴上

生活中,大家之所以是总是说服失败,恐怕是误解了“反”这个字,反不是反对反驳,不是“我觉得你说的不对”。“反”是移情共感,是站在对方的位置和立场上说感受,讲道理。

人们常说“理解万岁”,理解其实就是移情共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准。如果一个人能够设身处地将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和立场上思考问题,就能够更容易了解对方的初衷,消除彼此的矛盾和误会。

毕竟,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还是讲道理,讲感情的。

本文由鬼谷信原创出品,更多精彩鬼谷子智慧,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鬼谷道”,为你的谋略赋能,助你成为当代纵横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鬼谷子   道友   说话   目的   汉武帝   罪人   人中   是非   立场   感情   位置   东方朔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