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养生是止损第一,止损第一

这个时代的养生是止损第一,止损第一


黄帝很疑惑,疑惑什么?


疑惑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还不衰老,今时的人刚过了半百,动作就衰老了。


而这个时代,儿童就有肿瘤科,40岁后,很多人是带病生存,药不离身,已经不是动作衰不衰老了。


岐伯说:你顺着自然就生,逆着自然就OVER。


古时的人逆的少,现在的人逆的太多,因为电的发明,工业的进步,快餐文化的流行等等,让人加速衰老,生病,生命的质量实在是太低了。


那怎么能不生病少生病,黄帝内经又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首先,第一就是你对那些虚邪贼风,要及时避开。


就拿现在这个时令来说,秋凉越来越明显,滋阴润肺慢慢成为重点,也就有人来问我吃什么滋阴?


有的朋友,还能轻言细语聊下,但有的朋友,实在是没法理得。


因为他朋友圈晒得是吃烧烤炸串,吃火锅小龙虾,是大半夜不睡觉……


都一直逆着来,做着伤害它的事情,怎么还好意思说再去养它?


有人反驳道,不能怪我们,我们不懂养生,不会医理知识。


是的,虽然我们一直说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有的人他自己都顾不着自己,就别提让他关注父母了。


但我们都有生活,都有生活经验,而且你也总得对你身体好些,要不然身体不给你“当牛做马”了,你不就傻眼了吗?


生活中,红色是用来形容火,代表热代表燥代表温暖。


白色是用来形容雪,清清淡淡,无色无味,代表冷代表淡代表滋润。


所以吃食物,我们大体从颜色就能看出哪些燥热哪些滋润。


但为什么有人对这些烧烤炸串火锅这么上瘾,他眼睛看不见红彤彤的颜色吗?


食禅 ‖ 吃什么补气?吃的少补气,吃的淡补气


就像这个文里所说,现代人多吃辣椒不正常,成都盆地气候偏湿,适当吃点辣椒能祛湿;干燥的地方以辣椒为食,每顿必躬必亲,这就错了。


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喜好吃辣椒?


因为现代人容易浮躁,肝火很大,脾胃属土,木乘土,土受到了约束,脾气不足而不能知五味,吃什么东西都味同嚼蜡。


“肝主筋,舌为筋之辗转。”吃辣椒能够刺激麻木的舌,唤醒它对味觉的感知。


越吃辣,脾气越不足;脾气越不足,就越想吃辣,从而进入了一个疯狂的怪圈。


有的人从来不吃烧烤炸串和垃圾食品等,不是控制欲望,而是因为身体看着它们就觉得燥,不舒服,不想吃,但看到甘淡的东西,想吃,舒服,是因为胃气足,脾胃健康。


烧烤炸串还有味道重的燥热,极其伤阴,伤津液,所以不吃烧烤炸串就是最好的养阴。


还可以延伸至,不吃添加剂的垃圾食品以及厚腻味重的食物,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吃了这些,会令你口渴。


养生根本就是顺,顺四时顺阴阳顺天地顺人情,而最根本的是“顺阴阳”。


天人相应,天人合一,这就是养生之根本,也是中医强调的整体观。


所以顺之为养,逆之为伤,不破坏身体,也就是最好的养生了。


举个简单例子,就像水桶漏了一个大洞,你往里面倒水也没用,得先把水桶漏洞补上。


所以止损第一,先做第一重要的事情,再考虑其他事情。


这个时代的养生是止损第一,止损第一


你要问我最好的护肤品是什么?


早睡


你要问我最好的养阴方法是什么?


早睡


你要问我最好的养阳气方法是什么?


早起


白天是阳,晚上是阴,早睡觉养阴,早起床养阳。


《黄帝内經•素问•生气通天论》写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


所以晚上早睡是最好的养阴方法,早上早起是最好的养阳方法,无论多么珍贵的食材也比不过早睡早起。


又有什么能量是大的过天地的能量,所以它们的能量,你不要,真的是太可惜了!


静则养阴,躁则阳亢,静下来就是养阴,静养包括静坐、睡眠、闭目养神等。


真诚诚恳地建议您:每天静坐十分钟


人之精气上注于目,闭目养神,保持精力旺盛的好方法


所以我们要有智慧,不能因小失大,本末倒置。


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食材和药物以及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因为疾病的根源是错误生活习惯和不当情绪导致的(除外伤等病外)。


所以不要天天想着吃什么补阴,吃什么养阳,要先去修正自己的观念,改正自己的生活习惯,修心养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贼风   补气   衰老   早起   这个时代   辣椒   烧烤   正确   身体   代表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