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楼市还是保实体经济?央媒发声,国家作出选择,房价走势已明了

马光远曾经说过:“房地产是中国的支柱产业,100年不会变,嫌臭是因为你没吃过不知道有多香”。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光远认为房地产行业永远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命脉。不仅马光远这么认为,很多专家有些相同的观点,例如北师大教授董潘认为:如果我们不能够认清楚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就没有办法正确对待这个行业,对它的政策也就没有办法回归到相对乐观和科学的轨道上,房地产开发、交易秩序就无法理顺,GDP增长、就业、财政收入就无法提升,不救楼市中国经济就走不出困境。

保楼市还是保实体经济?央媒发声,国家作出选择,房价走势已明了


那么这些专家为什么挺房地产行业,认为只有房地产行业正常发展我国经济才能稳定呢?因为在过去的20年,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确实对我国经济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首先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在1998年我国住房商品房改革之初,我国的城镇化率只有33.35%,而到了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就达到了63.89%,在短短的22年里我国的城镇化率就翻了将近一倍。这与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因为只有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城市才能不断扩张。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可以给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人口提供住房,满足这些人的住房需求。另一方面也给地方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收入,城市各种基建得到完善。

其次不得不说,过去20年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00年我国的M2规模只有13.5万亿,但到了2020年10月我国的M2规模已经达到了233万亿。M2之所以增长这么快,离不开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根据一些专家预测在我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时期,每往房地产行业投入1块钱人民币,就可以拉动8.2元的GDP增长。

保楼市还是保实体经济?央媒发声,国家作出选择,房价走势已明了


另外随着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房价快速上涨,快速拉动居民消费。现在房价很高,很多老百姓为了买房需要掏空一家人所有的积蓄还有背负30年的房贷。我国居民消费习惯也从过去不断存钱,变成了提前消费,而消费是拉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很重要的因素。

那有人说既然房地产行业对经济发展这么重要,怎么如今就站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对立面,需要在保楼市和保经济之间做出选择呢?因为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过度发展,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首先现在我国的房价已经和老百姓的收入相脱节,很多家庭为了买房凑首付还房贷不得不选择降级消费。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年底,我国居民买房贷款额度达到了52.2万亿,70%的城镇家庭都背负着巨额的房贷。如今我国的城镇家庭数量接近2.98亿,也就是说我国城镇家庭的平均负债到达了25万元。这极大地削弱了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根据中国大学发布的数据显示,如今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只有39%,远远低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75% 85%之间,甚至低于印度的66%。老百姓消费水平的降低,影响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例如老百姓挣的钱都用来还了房贷,就没有更多钱用来买衣服,那么服装业就发展不起来。

保楼市还是保实体经济?央媒发声,国家作出选择,房价走势已明了


其次虽然过去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为地方政府提供大量的资金用于城市发展,但也造成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过于依赖“土地出让金”。根据上海易居研究院院长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50%的城市对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60%。城市发展过于依赖土地,就会造成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房地产行业不稳定。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推进,城镇化发展速度必然会不断放缓,城市不再向外扩张。另外土地资源又是不可再生资源,依靠出让土地发展城市必然不能持久。这就导致随着房地产行业黄金时代的过去,一些城市的发展也随之陷入停滞状态。例如之前新闻报道的鹤岗、阜新、玉门等城市,而且未来这样的城市会越来越多。

最后就是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过度发展,我国住房资源过剩问题已经相当严重,空置房越来越多,二手房流动性越来越差。可以说如果国家不进行调控,房地产行业存在的泡沫只会越来越大。

对于这些问题,其实国家早就在着手解决,自从2016年房价大涨之后,我国就提出了“房住不炒”的政策理念。这两年的调控政策越来越紧,从2020年的“三道红线”和去年的“限贷令”、严查违规资金流入楼市等等。在调控政策和疫情的双重打击之下,在去年的下半年我国的楼市开始遇冷,在去年的10月份,“金九银十”还没过去,我国前70城新房价格出现下跌的城市达到了52个,占比超过7成,二手房价格出现下跌的城市达到了64个,占比超过9成,可以说我国房价已经出现了“普跌”的情况。除此之外很多城市还出现开发商低价倾销的情况,因此很多地方政府不得不出台“限跌令”来稳定房地产市场。

保楼市还是保实体经济?央媒发声,国家作出选择,房价走势已明了


楼市遇冷,保楼市还是保经济?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国家早已给出答案,在去年的12月8 1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再次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上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另外在去年的12月6号央行发文宣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对此很多开发商宣布楼市迎来利好,认为此次降息还是为了给房地产行业“救市”。其实不然,在12月7日央媒经济日报发文《此时降准,释放什么信号?》进行解读:有些市场人士认为第三次集中供地土地出让条件放松和房地产企业贷款增加等因素,叠加降准信号释放,说明宏观政策将走向宽松。这一看法是对宏观政策比较简单化的理解,容易引起误读。


保楼市还是保实体经济?央媒发声,国家作出选择,房价走势已明了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到的“房住不炒”还是此次央行的降准降息,其目的还是为了“保经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不是像一些人解读的那样是为了“保楼市”。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楼市   央行   地方政府   我国经济   房地产行业   实体   住房   经济发展   房价   我国   国家   城市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