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审题指导及范文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审题指导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民日报点赞“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10 个绝美瞬间:

01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鸟巢上空现“立春 SPRING”焰火;02 国旗在普通中国人手中相传,这个瞬间最直抵人心 ;03 升国旗奏国歌,点赞伟大的祖国;04 冰蓝色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天上来”;05 冰立方渐渐碎裂雕刻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06 敞开“中国门”迎客“打开窗口看中国” ;07 中国队,来了!五星红旗和冰雪五环同框 ;08 构建一朵雪花,寓意“协和万邦”;09 空中呈现“迎客松” 欢迎全世界来宾的到来;10 火炬是“全世界”,“微火”百年未有 。

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迎客松盘桓鸟巢,每个创意都让人拍案叫绝,从普通中国人手手相传国旗到五星红旗与冰雪五环交相辉映,每种情怀都直抵人心。

你比较喜欢哪个瞬间,请选择一个或者两个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

这是一则关注时代热点的作文题目。材料中的核心事件是“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10 个绝美瞬间”,第二段中说“每种情怀都直抵人心”,则意味着每个“绝美瞬间”对应都有话题角度可写。第三段有任务驱动要求:“你比较喜欢哪个瞬间,请选择一个或者两个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立意角度较开放自由,联系现实有话可写。

【参考立意】

1. 在冬奥会中读懂“中国式浪漫”

2. 冰破化隔阂,一起向未来

3. 萤火微光 愿为其芒

4. 协和万邦,大国担当

5. 燃奥运圣火,构命运一体

6. 传递神圣国旗,彰显家国情怀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审题指导及范文

【学生范文汇编】

1.国歌唱响奥运,一起走向未来

中华国土,凛冽之节,在北京冬奥场馆,一首齐唱国歌响彻空灵的场馆,这正是我国冬奥会开幕式的壮观景象。歌唱祖国,不只是在于外交之时有象征意义,更是颂唱着华夏人民对祖国的崇高敬意和热爱。

国歌是历史的教训,是血肉之躯换来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虽然实现了主权上的独立自主,但是却无法抹去侵略者在华夏土地上肆虐过的痕迹。山河破碎如絮,人民无家安身,以聂耳为首的一行爱国音乐家,从历史长河中淘漉出血的教训,从岁月的琥珀中望穿泪的过往,创作出了一首《义勇军进行曲》,并在不久后成为我国国歌。歌曲饱含着对历史过去的悲痛,对国家破碎的痛心,和危难之际,每个不言放弃的华夏子孙的精神,让每个国人听完都不禁留下热泪。后来,国家逐渐强大,有人建议将国歌中有关历史屈辱的部分删去,因为我们只需要展望未来,这些屈辱部分不必在国歌中体现,但随即受到普遍反对。国歌是历史的教训,是祖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经验。我们要铭记历史,绝不能淡忘过往。

国歌是行动的纲领,是华夏子民的行为规范。国歌在于国家是宣言,而对于国家子民,是行为准则书,是动作纲领。鄢郢左徒受谤讥而徙,客蛮荒亦不失本心,带白薠而采芳椒,向北而唱离骚,仰首而发天问;汤阴生农夫之子,少以勇而有谋名动衣冠,操吴戈兮披犀甲,携青衫,领金甲,驱戎夷百余里,高歌满江红;而如今,我国法律明文规定,任何人在任何场合听到国歌时,都不得有亵渎国歌,有辱国家尊严的行为,这更是对国歌的莫大尊重。国歌不只是特定场合下的历史说明书,也不是国家赖以依存的荣誉书,它应该是对每个中国人内心的勉励,要求和提醒。

国歌是国家尊严的象征,是不容亵渎的信仰。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直播开始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然而在互联网中,直播内容却参差不齐,违法行为已经数见不鲜,而更有些不法分子甚至在直播时公开侮辱国家。如某直播平台的杨某莉,在直播过程中不顾场合,播放我国国歌,以作为自己所谓的入场曲,这不仅体现出她法律意识的淡薄,更是爱国精神的缺乏,不尊重国歌便等同于不尊重国家。事情发生后,该主播受到全国人民的口诛笔伐,随即被各大平台封杀。此后,我国有关部门严明法则,坚决抵制有辱国家形象的行为,在国家荣誉面前零容忍。国歌绝不只是一首听起来铿锵有力的歌曲,更应是一首中华儿女谱作的华章,而是国家的代表。

歌曲是不仅是一种表达的方式,也更应是内心的倾诉,情感的流露。国歌理应受到我们永恒的礼赞,理应被我们永远铭记。国歌唱响奥运,让我们与世界人民一起走向未来。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审题指导及范文

2.协和万邦,大国担当

第 24 届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已举行完毕。最大的亮点在于 91 个国家的入场牌构建出了一朵雪花,寓意“协和万邦”。这是大国之大,致广大而尽精微。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共系命运,是大国担当。

中国人民历来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不管是张骞西行、鉴真东渡,亦或是郑和远航,无不体现中国海纳百川的大同思想,无不折射出兼济天下的胸襟气度,无不践行协和万邦的高尚信念。如今,承载着民族精神的中国人民,依旧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贡献。30 多年来,中国维和官兵累计接诊病患超过 20 万次,拯救了无数绝望的灵魂与家庭。中国始终密切关注和无私帮助依然生活在战火、动荡、饥饿、贫困中的人们,我们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展现大国担当。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合作共赢,是大国担当。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中国始终致力于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互力共赢。2014 年西非爆发近 40 年最大的埃博拉疫情。危急时刻,中国伸出援手,组建援非抗击埃博拉医疗队,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我国的国际责任和大国担当。电视剧《大国担当》是由援塞队员“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出来的文字”,忠实反映了援塞医疗队直面生死,不畏艰苦,大爱无疆的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技术和大国担当。只有合作才能共赢,风雨月舟,患难与共,中国用实际行动展现大国担当。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休戚与共,是大国担当。

我们的生活既绚丽多彩,又充满挑战。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到文化多样化,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愿意退回自我封锁的孤岛。无论哪个国家的人民都应与中国人民携手,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力量,为人类文明保驾护航。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威与共。我们应携手共进,勇担大国之任,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力量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茫熠熠生辉,早日实现“协和万邦”。

3.燃“破冰”之火,共筑协和万邦

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一经播出便迎来全国网友如巨浪般的好评。让所有雪花聚合,构建一朵雪花,代表着各个国家融为一体,寓意“协和万邦”,堪称绝美瞬间。与此同时,它们也在向世人昭示:全球人民当燃破冰之火,积极打破各国隔阂,共筑协和万邦。

燃火融冰,打破隔阂,齐向未来。

纵观览古,隔阂对于各国一直是一道“门槛”。前有楚吴两国仅因口角之争便兵革相向,引得国内时局动荡,百姓流离失所,最终使“门槛”成为“槛”致山河沦陷;后有北京冬奥会上全世界人民打破隔阂,摒弃偏见,在五环的光辉下齐向未来,使“门槛”成为“门”通向无尽的美好未来。“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当代人民,当燃火融冰,打破隔阂,齐向未来。

集雪成花,文化相融,同筑万邦。

“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冬奥会上,奥运五环下,写着所有代表团名字的小雪花共同构成闪耀的大雪花守护燃烧着的奥运圣火。在这一刻,我变成了我们。时间定格,各国文化互融,各国民心相通。“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命运紧密相连,各国人民唯有加强团队合作,共同坐上新时代的“诺亚方舟”,同筑万邦,才能走向美好的明天,共吟“一日看尽长安花”之感慨。

燃破冰火,共筑万邦,奔赴远方。

“与子同袍,与子偕行;与子同德,与子共赢。”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未来,北京冬奥会以精彩的体育盛会,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双赢、各美其美与美美与共的双赢。中国,曾与巴基斯坦因文化相融,友好相助共感“情空一鹤云上”;也曾因故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空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同为地球村村民,各国人民应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之胸襟,燃破冰火,共筑万邦,奔赴远方。

“每一滴水珠都蕴藏着奔腾的力量,每一个梦想都融汇于伟大的时代”。作为新时代地球村的村民,燃破冰之火,打破各国隔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集雪成花,共筑协和万邦更是我们永恒的使命。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含苞初放,威蕤生香。希望每位村民都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燃破冰之火,共筑协和万邦。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审题指导及范文

4.极寒蕴春色 冰破化隔阂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有两个瞬间动人心魂:天寒地冻的的鸟巢上空璀璨的蒲公英和立春的焰火是极寒中孕育新的生机;惊心动魄的冰球场中逐渐破裂的冰立方代表着打破隔阂,走向对方,相互理解。这两个瞬间体现出泱泱大国的胸怀与担当,更激励吾辈青年当“于极寒蕴春色,于冰破化隔阂”。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极寒中孕育生机,吾辈当护持生机前行。

夜色寒冷,前路漫长,坚持前行,自遇曙光。没有一个冬天不寒冷,没有一个路途不漫长,但极寒中孕育新的生机,路途旁也总会有曙光。春秋战国时期烽烟四起,饿殍遍地。动荡孕育出百家争鸣的生机,仁义礼智的儒家,兼爱非攻的墨家,无为而治的道家……光茫四溢的思想流芳百世,在中华文明的文脉里烨烨放光。建国初期,美帝列强虎视眈眈,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但极寒中孕育生机,中华儿女于废墟中撑起东方的天空。顾大局的智慧,济苍生的胸怀,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于极寒中孕育出我们大国的时代。时代之河,川流不息,从古至今极寒中便有生机,吾辈青年应自强不息护持极寒中的生机前行。

“万里寒光冰破裂,三边曙色化隔阂。”破冰时融化隔阂,吾辈当共建和谐社会。

“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人与人之间应打破隔阂,相互理解,国家之间亦是如此。无论是闭关锁国的清朝还是美苏霸权,两极政治,隔阂对立,最终消亡,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从“一带一路”到中欧班列,从“南南合作”到“南北对话”,中国一直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唯有打破隔阂,相互理解才是康庄大道,而单边主义、相互对立只会自取灭亡。吾辈青年应于破冰时融化隔阂,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一寸丹心图报国”,吾辈青年当于极寒蕴春色,于冰破化隔阂,与世界接轨。涓涓不塞,是为江河;源源不断,是为自强;生生不息,是为青年。青年要有“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的坚韧,要有“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不辞艰辛,要有“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执着,才能自强于极寒中抓住生机;青年要有“高情已晓逐云空,不与梨花同梦”的报负,要有“一腔热血勤珍重,与时俱进共前行”的胸怀,要有“为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的赤诚,打破隔阂走向世界。

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游目八荒,河清海晏。我们生于盛世,长于盛世,但我们要记得“极寒蕴春色,冰破化隔阂”,以鲲鹏展翅之雄心,以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豪情,伴祖国同走现代化漫漫长路,于世界一起向未来。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审题指导及范文

5.奥运盛会“微火”不微 民族精神“薪火”永传

2 月 4 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点燃”火炬的“微火”尤为引人关注。无数网友拍案叫绝,但仍有部分网友表示不解,认为这太“小家子气”。其实不然,“微火”作为本届开幕式的亮点之一,其史无前例的创新背后寄寓了深刻的人文内涵。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破由奢”。“微火”不微,彰显环保节俭。

作为主办方,中国向世界承诺举办一场“节俭、绿色、智慧”的冬奥会。前所未有的“微火”方案,正是本届冬奥会“节能、绿色”的具体体现。往届 08 年的北京奥运会,为了维持火炬的燃烧,消耗了十万千克的丙烷。而这次的“微火”所耗燃料足以忽略不计。“微火”所透出的环保思想,与近年来中国承诺的“碳达峰”、“碳中和”完全一致,,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环保型火炬。“微火”不微,是节俭先行。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微火”不微,彰显激情浪漫。

奥运的“微火”,是中国人古老哲学、奥运精神的完美体现。古中国哲学,向来追求“一叶知秋”,写诗也往往是“以点带面”。中国人以意境为重,讲究从一个细节、一个角度来领悟世界的全貌。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寥寥四行诗概括了整个北方冬季下雪之日的景象,意境深远。透过“微火”,人们看到的是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是全人类熊熊燃烧的激情和浪漫。

“信步三百米甬道,阅历五千年沧桑”。“微火”不微,彰显大国自信。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足以使每一个中国人充满自信。在冬奥会这样的全球盛会上,“微火”不是“小家子气”,而是强盛的国力无需以熊熊大火来证明,透露出中国人对自身文化、自己文明的强大自信。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微火”不微,是为展示大国自信。

前有古人,星光灿烂;后有来者,群英堂堂。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传承“微火”,发扬“微火”,让“微火”走向世界,走出国门。奥运盛会“微火”不微,中华民族薪火永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冬奥会   开幕式   北京   国歌   隔阂   中国   大国   生机   瞬间   国家   范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