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想象聊科学:寻找暗物质

一、目前理解的暗物质

暗物质,是看不见的物质。它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但参与引力作用。如果星系中只有正常物质,那么星系的旋转状态,早就不能维系了。认为是暗物质参与,保持了星系的平衡。

相对论认为,光可以被星际中质量极大的天体弯曲,产生扭曲的图像,通过计算,从弯曲的角度,天体质量应该比观察到的实际物质更大。

科学家通过星系的碰撞看到碰撞点扭曲,认为有可能存在暗物质的参与。

现在认为,宇宙总能量的26.8%是暗物质,正常物质占整个宇宙的4.9%,剩下68.3%是暗能量。

但一直没能找到暗物质,暗物质究竟是什么?这是物理学的未解之谜之一。

目前全世界共有数十个暗物质探测实验在进行,但至今还没有直接探测发现暗物质粒子存在的证据。

二、“旋理论”对暗物质的理解

一个难题得不到解决,要么是方法不对,要么是理解偏差。

换个思路,从什么是暗物质发挥一下想象,是不是个新途径、新思路。

我在《宇宙的诞生与归宿》这一篇中,讲了物质的来源看法,也许可以借鉴一下。

大道至简,自然的终级法则应该是最简单的。

现在的科学证明,物质的本质越来越明确地指向“能”和“旋”。

1、物质基础为能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及核反应实践;真空并不是空无的虚空,存在真空零点能,量子涨落,不断有虚粒子对创生和湮灭,里面蕴藏能量;构成物质的基础——夸克,没有明确结构,是像流体一样的液滴汤珠,并很快湮灭。海森堡提出的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没办法同时测量到粒子的位置和动量等。

2、粒子旋转为本

粒子自旋,是其内禀属性,自旋和运动是永恒的;观察到的星系、宇宙结构、常见自然现象都是旋转的,旋转无处不在。

3、黑洞理论成熟

发挥想象聊科学:寻找暗物质

星系的中心是黑洞,已发布了黑洞的照片,并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果宇宙的中心也是超级大黑洞,中心的旋转和炽热,等同于大爆炸,黑洞造物就有了基础。

黑洞的两端会喷射出天体物理射流,相当多的物质被黑洞搅拌粉碎,转化为气体和射线流喷射。霍金辐射稳定地从空虚中产生粒子。

“能”是暗能量,是宇宙的本源,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时空结构。

宇宙形成前,什么物质都没有,但时空是永恒存在的,这应该比奇点好理解。

宇宙中心黑洞,强烈地旋转,在宇宙中心黑洞的强旋下,“能”或时空结构,被卷成丝,旋成环,堆成球,卷曲成“旋子”,喷射而出。“旋子”的质量临界面应以光速旋转,符合质能方程要求的结果。

“旋子”是能量态,强旋时“旋子”体能量的质量中心向外偏移,内部形成螺旋状旋转,外表像陀螺一样,摇摆着平衡,有适当的角动量。在宇宙中心黑洞的引力和“旋子”向外膨胀扩张的张力以及“旋子”与“旋子”之间压力的相互作用下,达到平衡。

生成的“旋子”为什么没有随即湮灭,这是个最重要的问题,因为高温和高压存在。

目前科学家观察到的类星体黑洞,最远的将近有300亿光年远,类星体黑洞有吸积盘,还带有喷流现象。在核心黑洞巨大的引力作用下,周围的物质在黑洞附近形成一个高速旋转的巨大吸盘,伴随着巨大的能量辐射形成喷流,沿着磁轴的方向向两端喷射。类星体及星盘,这个活动的星系核,功率可达整个银河系的几万倍。

如果是宇宙中心黑洞,温度和功率也许会更强大。

当然还存在高压。目前,科学家估算,质子的夸克承受了10的35次方帕斯卡的压力,质子内部的最高压要比中子星核心大10倍,而一小勺中子星的质量等于珠穆朗玛峰的重量。这个质子就在我们周围,在我们身体里。如果在宇宙中心,肯定不比这个压力小。

“旋子”像气球一样在空间旋转充斥,像一直膨胀的气泡,无处不在,充满着宇宙时空。

宇宙本质为“能”(暗能量),能是基础,占100%,由基础的“能”通过“旋”又转换成了暗物质和物质,暗物质占26.8%,正常物质占4.9%,剩下68.3%是未转化或正在转化的暗能量。暗物质在黑洞和恒星作用下,有一部分再组合为正常物质,这篇不再讲。

“旋子”组成夸克(物理学上认为构成原子核中的质子、中子的基本粒子,不能再分),“旋子”以及由“旋子”组成的夸克,因本源相同,不与周围发生反应,电磁波不能感知,这样的“旋子”,表现是暗物质,维持着星系和宇宙的稳定平衡。“旋子”暗物质,就在我们其中,就如同我们如一滴水,融入在整个海洋中,水感知不到水是一个道理。

因为本源相同,“旋子”旋转的方式和方向也大多一致,旋转方向一致的“旋子”组合一起,平面上一个个排列,两侧互相交错或连接。这样的组合,使“旋子”成为了一个整体,互相关联。

将组合延伸扩展开,又重新构成了一个大的时空结构,暗能量充斥期间。

随着宇宙中心黑洞不停地旋转制造“旋子”,推进着向外空间扩展。“旋子”除了一部分碰撞湮灭,一部分形成稳定的三角体“旋子”结构外,大多数聚在一起,聚的越多,自旋叠加,导致旋转速度越快。向宇宙空间延伸的同时,又形成了强旋中心,就是星系黑洞。

星系的目前运行状态维持是由暗物质主导的,当然星系中心,如银河系中心,不可能没有暗物质。只是目前的理论将暗物质与物质生硬地割开了。

科学家推测在银河系里面存在着大量的暗物质,不发光但能够提供引力,主要分布在银河系的“银晕”里面,所以银河系的“晕”,也称为“暗物质晕”,主要分布暗物质。

最合理的理解应该是:银河系首先充满着暗物质,以暗物质为主导,包括银心、吸积盘、外围旋臂、星际空间。银心稠密,越向外越稀少。暗物质形成的强旋,使银心形成临界面,银心内的暗物质,因为强烈的自旋和高压,首尾相连整齐排列的暗物质被挤压成了丝,强烈旋转时,与银心外暗物质连接,形成从银心穿过,绕银心的强磁场。银心内因强旋和强磁,物质融不进去,银心是大质量暗物质。

氢等物质与暗物质在吸积盘及外围分布,银心外的暗物质还是秩序排列的,因为物质的一部分组成与暗物质旋转方式不同,一旦靠近银心,被强磁向银心黑洞两极撕扯,同时累加强旋,在黑洞两极形成喷流。

黑洞视界面内,物质中只有与暗物质旋转相同的部分能够融入,黑洞表现还是暗物质,不发光,感知不到。

为什么讲这么细,因为了解了产生的依据,才能清楚暗物质的性质特点。

暗物质“旋子”就如同科学家在2018年创造出观察到的夸克原始汤珠,是宇宙中最小的流体液滴,没有固定的结构。因为太快看不出是旋转,但旋转是所有粒子的内禀属性。因此能确定,“旋子”(暗物质、夸克)是旋转的能量球。

三、对“旋子”组成暗物质结构的分析

发挥想象聊科学:寻找暗物质

旋转方向一致的“旋子”夸克手挽手,如上图一样组合,平面上一个个排列,这样的组合,使“旋子”成为了一个整体,有一个整体的旋转力。

按上图旋转力的合并示意,因为有了相互关联“旋子”的堆叠,这个时空结构就有了力,不管是小圈还是大圈,甚至大尺度上的圈,都存在着旋转力的传导和合并。

发挥想象聊科学:寻找暗物质

三种力维持着这个“旋子”组合的基本平衡。一是旋子本身旋转,有一个强大的扩张力。二是因为时空中的旋子堆叠,“旋子”受到了来自各个方向上的压力。以上两种力是基本平衡的,结果是小尺度缓慢膨胀,大尺度上因为叠加加速膨胀。三是旋子之间同向旋转,外层的旋环相连,同时旋转,旋转的力进行合并,有一个向内的聚合力。不管是哪个点,和所有的点相连,每个“旋子”都有了相互联系,实现了万有引力。整体上看,引力指向中心。

发挥想象聊科学:寻找暗物质


这个结构的一致性,使构成这个面的任意“旋”,与其他“旋”都有一个向心力。

四、对暗物质的影响分析

第一个方面:地球的自转

比如我们居住的地球,从地心到地表再到大气层、月亮轨道、月亮之外的空间,旋子组成的暗物质无处不在,有序排列。正常物质由暗物质加电子构成,作用等同于暗物质。

这个结构面是平行赤道排列,“旋子”像一个个纱厂缠满纱的纺线锤一样,平躺在地面,分层、整齐排列,由西向东自旋。南北方向上首尾相边,因为所有的旋子球都是自西向东旋,旋转是“旋子”本身自带的属性,大尺度上表现为整体的自旋,形成地球的自转。

地球时间每年都有微小长短变化,说明星球自转本质不是来源于早期氢团聚集。地球时间变化有专家认为是高空气流影响,气流的力量太弱了,从根本上考虑,应是地表外大量存在的暗物质,热胀冷缩,造成自转不均匀。

第二个方面:时空加速膨胀

旋子本身旋转,有向四周扩散的扩张力。时空中的暗物质旋子堆叠,“旋子”受到了来自各个方向上的压力。这两个力的相持结果,是小尺度内,所有“旋子”缓慢膨胀,大尺度内,造成了时空加速膨胀,越远的时空结构膨胀速度越快。

第三个方面:产生引力

引力的存在及引力子的研究困扰着科学家,但自然也许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地球是物质,物质是在暗物质基础上组合成的,物质与暗物质相伴相生(物质构成详说)。地球外时空由暗物质构成,暗物质也是时空结构。

如上图,暗物质构成的无数个外层圈,就如同这个平面中心是地心,旋环相连,旋转时产生向内的聚合力,各个“旋子”之间表现为万有引力。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能不考虑。就是越靠近地心,暗物质及物质越稠密,暗物质无固定结构的本质,使越近地心的“旋子”越细小。每一个旋转的力,旋转的同时向地心收缩,由这个主要的力主导,产生了引力,有了重力,使物质有了质量。

地球电磁力很弱,可以忽略不计。这个引力因为是暗物质为主导的,因此在外太空也有,并让月亮环绕。

第四个方面:地球磁场

暗物质环绕赤道这个平面排列,躺着转,到立体的层面,旋子在地球南北两极有倾斜度,形成的引力较小。造成地球赤道引力大,略突起,地球南北两极引力小,略凹陷。但地球这个尺度还太小了,变化不明显。

从整个地球看,这个暗物质组合,天然形成了环绕赤道从西向东旋转的大磁线圈,加上地球内铁核导体加持,使磁场形成循环。

第五个方面:星系扁平

暗物质因为“旋子”平面排列时,组合成的自旋旋转力是垂直星系核心的,向心作用力大。向两极延伸时,“旋子”排列角度逐渐倾斜,整体自旋产生的向心作用力变小。这样的结构,造成了星系运行趋向扁平,与地球上排列一样的道理。太阳系、银河系的运行都是扁平状,从另一个角度也能证明暗物质无处不在。

第六个方面:有了时空结构。

有质量的物体,在时空中运动,会造成这个时空结构引力线的变化弯曲,使爱因斯坦他老人家广义相对论的时空弯曲有了实质的表现。

星系在暗物质力形成的自旋状态下,在暗物质更大尺度的时空结构中,按暗物质时空结构变化的轨道运行着,非常有序。

第七个方面:六边形。

发挥想象聊科学:寻找暗物质

土星北极风暴

土星北极风暴,六边形的直径比地球直径的3倍还大

发挥想象聊科学:寻找暗物质

太阳系的最外层:柯伊伯带



发挥想象聊科学:寻找暗物质

这是我用圆规画的暗物质“旋子”组合图


和蜂窝一样,暗物质“旋子”遵循的是最优排列,因为这就是自然规律。不知道是蜜蜂后天学习的,还是先天能看到暗物质。

这个结构的自旋力方向,总体上形成圆,一部分力走六边形。因为你画一下就知道,如果在六边形的每个边中间补圆,想努力补成圆形,但有的部分是缺失的,力连接不上。走六边形更省力。因此,外围较小的砂尘或星云沿着暗物质力的牵引,走了六边形。

雪花是六角形,自然界六边形结构无处不在。

雪花形成前,小液滴应该是跟着暗物质旋转,是垂直着地面旋转。液滴的张力遵从暗物质的旋力,初始呈六边形,然后在水汽中旋转时,六个点碰到的水分子多,结晶后,成了六角。根据空中温度不同,结晶速度不一样,有的生成六角,有的生成六边。生成后,飞向地面时,因为空气阻力的作用,是平着飘来的。

五、寻找暗物质

说了这么多,怎么寻找暗物质。

1、“量子涨落”现象,真空中自然产生“卡西米尔力”,卡西米尔效应验证,靠得很近的两块金属板之间存在一种微小的压力,无数次试验已经精确验证了这个效应。原来认为是特定波长的虚粒子对被排斥出去,使金属板之间的能量密度低于板外,虚粒子是什么呢,是不是暗物质,如果是,用“卡西米尔力”产生的尺度就可以测出暗物质的大小。

2、中微子。中微子实际上是暗物质的候选粒子。物质由暗物质,或者由“旋子”构成,理所当然中微子是暗物质。中微子质量不到电子的50万分之一,可以看作一个“能”点。

每秒钟有近1万亿个中微子穿过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我们却根本无法察觉感知到。中微子可以轻松地穿过星球,其根本应是“能”,本质相同。

3、在遥远的尺度上,各个旋子膨胀速度累加,形成宇宙结构上的加速膨胀。

随着时空越向外延伸,暗物质“旋子”越少,这个压力有一个越向外越弱,时空最外层趋于零的趋势。因此,越向外的时空,暗物质膨胀的速度比内时空快。在小尺度上精确测量,内外时空的实际膨胀速度不一致。

4、物质由暗物质为基础构成,暗物质在膨胀,这个膨胀力是时空级的,谁也阻止不了。所有物质,包括我们自身,都在膨胀,不过我们现有时空膨胀的速度,这个量是极小的。

但换个角度,是不是身体中粒子的膨胀造成了衰老,用研究调换这个机制的办法改变人生,能够长寿,对这个方向愿意投入的肯定很多。

5、暗物质由旋子组成,旋子一方面旋转,另一方面为了保持平衡,应类似陀螺一样摇摆,这样的摇头晃脑,一个时空区域内肯定已经协调成了一个整体合谐的共振频率,在真空中找这个频率,找到后振频,能产生波动和压力变化,说不定还能听到暗物质的声音。(写到这儿,想到,当年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时听到的声音,是不是暗物质在走正步。)

6、地球磁场,目前的理论,地心是6000度的液体铁核,地壳内还有一层铁壳包裹,形成发电机一样的结构,产生磁场。

暗物质环绕赤道平面排列,形成旋转的引力场。用电磁理论,暗物质在地球外围形成了发电机一样的线圈,产生磁场。

如果用极简的道理讲,南北方向一串串的旋转着的“旋子体”首尾相连,形成了暗物质串(地球磁力线),每个旋子的旋转互相连接,地球内的铁是导体,提供了磁的闭合通道。也可以说,地球磁力线在地表外,是一串串暗物质的“旋子”形成的电磁线串,穿过地球的质量平衡中心。

同理,地球磁场的两极,就是地球物质加上暗物质共同的平衡中心。如果排除了月球的周期影响,是不是可以用磁极的位置偏差,磁场的磁偏角约11.5度,计算出地球引力范围内物质和暗物质的总质量,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大神。

还有一个更直接,能够很快实现的办法。

从直观上理解,南北方向一串串首尾相连的“旋子”暗物质,像管道一样,通过地心的铁核,形成一个个闭环圈。

铁有一种属性,与磁铁放一块,本身就有了磁性。实质上是铁的夸克结构,有一个夸克(暗物质)互相连接的通道。

每个“旋子”旋转,同时每个管道是旋转的,看我的上图,每个“旋子”的壁,发生扰动,这就是磁力线。磁力线的结构也是暗物质的结构。蜜蜂能够感知磁力线,我们的科技水平应该没问题。

制作一种感磁力线的底片,放在玻璃等不屏蔽磁力线的真空室内,快速曝光,然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是不是蜂窝结构。如果是,就不用再让锦屏和悟空费心了,就找到了这个时空结构——暗物质,我们就生活在这个结构中。同时也验证了我的“旋理论”。

7、像建设对撞机一样,建设强旋机,制造强旋,真空造夸克,造物质和反物质。如果这个验证了,将彻底改变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暗物质   夸克   旋子   星系   引力   黑洞   物质   地球   时空   结构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