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发展史之太古宙

地球,是所有有机质生命赖以生存的家园。由于地球自形成以来经历过复杂的改造和变动,原始地球形成时的物质记录已经破坏殆尽,地球的年龄只能通过自身,最老岩石和陨石的同位素衰变法测定。年龄大约为46亿年,如在澳大利亚西南部发现的古老岩石就属于变质石英岩,根据同位素钾40测试得知,地球的圈层分异在距今42亿年前已经基本完成。而且这种变质石英岩只能产生于已经形成了圈层分异后的硅铝质地壳中。太古宙(38亿~26亿年前)是地壳形成的最初阶段,其表现形式分为大气圈、陆地圈、生物圈和水圈。

地质发展史之太古宙

大气圈

太古宙的大气圈跟水圈可以混为一体,几乎是混沌状态,和现在的圈层截然不同,空气中主要是由大量水蒸气、H2、CO、NH3、CH4、H2S等为主,属还原环境,基本上属于火山气圈,水且具有强酸性,空气大部分是属于有毒气体。根据古地磁的研究发现,其气候温差极大,跟现在的金星差不多。

地质发展史之太古宙

陆地圈

原始的陆壳是极不稳定的,温度较高,热力骚动经常发生,频繁的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不断地改变地表形态和地壳构造。常有大规模的超基性岩的喷出、侵入等活动,岩石多为变质的基性岩类。随着地表温度下降到300 左右,地球表层已经存在以硅镁质玄武岩为主的原始地壳。其地层仅发育于华北地区,分布在内蒙古乌拉山、燕山、冀东、辽宁、吉林南部吕梁山、五台山、太行山、鲁中以及豫西、淮南地区。原岩为超基性、基性、酸性火山岩夹有硅铁质岩,粉砂岩及碳酸盐岩,厚度上万米。太古宙末期的嵩阳运动,使上述地层褶皱变质,变质为片麻岩、角闪岩、大理岩及磁铁石英岩。这也是我国最古老,相对稳定的陆核。

地质发展史之太古宙

生物圈

地球上最古老生命的记录是在南非巴布顿地区和澳大利亚西部地区的磁石层中发现的球状和棒状的单细胞细菌状微体化石,属原核生物。前者的同位素年龄测定为38亿年,后者为35亿年。

地质发展史之太古宙

我是地质科学,一个痴迷于天文、地理、文化的疯子,关注我们,后续将分享更有价值和实用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太古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同位素   地壳   澳大利亚   地层   发展史   岩石   地质   地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