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屯里包豆包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吉报副刊”

文 | 曹保明


豆包屯里包豆包


在东北的吉林,在松花江的支流饮马河畔,有一条非常壮观的河,名字也很奇特,人们称其为“雾开河”。据说这是一条常年被云雾遮盖着的河,云遮雾绕,十分神奇。


这条河,与九台、六台、三台、卡伦,一同形成了重要的地域文化,把九台的久远历史一起保留和记载下来。在每年的冬末春初,雾开河更是一条雾气腾腾的河,因为周边全是平原,它与九台半山区、万昌、莲花山、石头口门水库、卡伦湖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一块平原,是九台独特的农耕文化之地。


这条独特的河流上空,不但经常飘着浓浓的雾气,而且当太阳升起或晨风轻轻一吹,它就会渐渐云开雾散。这条古老的雾开河有许多珍贵的农耕文化遗产,其中一项农耕文化的手艺,就是包豆包。今天,在九台雾开河北岸,有一个屯子叫王家屯(也叫王家店屯,这里从前有王姓人家开大车店,所以叫王家店),人称王家屯为豆包屯,周边的长春、九台、双阳、榆树、德惠、舒兰等,都知道这里是出名的豆包屯。《九台县志》《九台文史资料》中,也有关于这里是豆包屯的记载。


其实从前,这个王家屯主要是种植玉米、高粱,但是后来,耕种越来越细化,很多人家开始种点黄米、江米等等。黄米,可以用于包豆包、烙火勺儿(也叫火烧),能做成一些独特的食物,过年过节吃,“拉拉馋”(解解馋)。豆包,是其中的细粮之一。豆包屯,就是因为周边盛产黄米,所以每到冬季,这里家家就开始准备淘米、做豆包。


豆包屯里著名的豆包手艺人,当然要数老唐家、老于家、老刘家、老曹家等几户人家。那时候,据当地钱书记说,开始他们种大田的时候,只是农作物和瓜果蔬菜,还是比较单一,也没有什么特色。后来他们觉得,应该充分发展特色经济,才能有发展。他们归纳出以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特色来发展,以“豆包屯”进行定位。于是,在钱书记的带领下,家家开始投入到豆包的制作当中。这种豆包的制作,已经形成了非常独特的规模,成为豆包屯真正的特点和特色了。


村里著名的包豆包能手70岁的曹金珠大娘,从12岁开始就跟着奶奶、母亲一起包豆包。淘米、磨面、发面、团豆馅团儿,还要锸豆子。包豆包的时候,奶奶们经常把村里长得好看的大姑娘、小媳妇都挑选到家里来,夜晚坐在炕上包豆包,边包边讲故事、听故事。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为了听故事,从小就学会了包豆包的手艺。包豆包,几乎和听故事连在一起。同时,包豆包,会有许多独特的手艺在内,比如烀豆馅儿就得锸豆子,要用一种工具,叫豆杵(chǔ)子,是把烀好的豆子在锅里杵成细细的面儿,然后攥成团儿。这是做豆包的头一道工序。然后,把豆面攥紧,攥成豆馅儿团儿,放在盆里,这时,再把发好的黄米面,一块一块地抠出来,把豆馅儿放在里边,然后再团豆包团。


在东北民间,包豆包的手艺极其讲究。团的时候,不能把下边儿团得过胖,民间叫大屁股。大屁股的时候,豆包装在锅里蒸,太占地方。要整尖尖屁股,尖尖屁股进锅一装码的时候,它就正好铺开,整装、紧称、整齐、好看,而且锅里摆得齐、装得多、装得紧,看着好看,吃着好吃。同时,在包豆包的时候,还要注意手劲儿,劲儿要匀称,不轻不重,刚刚好。而且,包豆包,还得包出一个“饽饽王”(就是一个豆包头)。手做出一个饽饽王,就是在豆包群里做出一个大豆包,往往有一般豆包二三个那么大。这个饽饽王,要做出一个有鼻子、有眼睛的一个人儿,或者是小兔子等等,这样使人看了觉得非常神奇,这是东北农耕文化遗产中的重要手艺。


农耕文化,是人类的生活文化,也是生命文化。豆包中的饽饽王,是人们希望饽饽王领着豆包出发,走到一家一户去,让这家囤满仓盛,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天下太平。而且,豆包中的饽饽王,又是人们对自己劳动的歌颂,对劳作的纪念,对祖先的敬畏。总之,正如民谚所言:


饽饽王,饽饽王,

豆包群里你是王。

你领豆包往前走,

家家户户粮满仓。


东北人家包豆包做“饽饽王”习俗,充分传承了北方劳动人民的农耕文化,这是提醒人类尊重自然,也是对自己劳动付出的歌颂和认可。


这是人类的一种天才的文化创造,它是生动的,因而也是有价值的,是人类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农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之一。


豆包屯里包豆包


包豆包的夜晚,是东北农耕文化的神奇的夜晚。当家家豆包蒸好后,都把豆包从锅中起出,放在外边冻。冻完了,再放到仓房里的席囤子里、席篓子里、席筐子里储存起来,留着正月的时候,再上锅热热吃。家家都有这样的小仓房,小仓房里,飘荡着豆包的芳香。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小仓房里的冻豆包,给农村带来了一种熟悉的生活的气息、亲切的气息、难忘的童年的气息。小时候,记得孩子们馋了,几个人商量商量就说,走啊,偷豆包去。其实,就是到人家的小仓房里拿出几个豆包,然后,欢天喜地的在灶坑里一烧,乐呵呵地跑到房后儿去吃。童年啊,东北农家孩子的童年,冰天雪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难忘而有趣的童年。


大人们有时候在寂寞的冬季,也乐意哄孩子玩儿,他们常常让孩子们去仓房里拿几个冻豆包来,说:“去拿吧,奶奶给你烤豆包。”于是,孩子们欢天喜地奔到旁边的仓房里,从席围子里边,从柳罐斗子里边,甚至从大缸里边,拿出几个冻豆包,交给炕上的奶奶。奶奶就一边儿在炕上抽烟,一边把豆包放在火盆里去烤。豆包往往被老奶奶的火盆烤得焦黄焦黄的,散发着浓浓的香气。奶奶拿出来,吹吹上边的灰皮儿,分给在地上馋得直淌哈喇子的孩子们吃。那是每一个农村孩子幸福而美好的童年记忆。他们甚至期盼着寒冷的冬天,等着奶奶再给他们烤豆包。他们期望那些幸福的岁月和时刻。这些岁月和时刻,已深深地留在每一个东北孩子的记忆中。


东北王家豆包屯,包括包豆包的屯里姑娘、媳妇,她们也有自己久远的家族包豆包的历史。如曹金珠大娘家还保留着一副100多年前的老对联。那老对联写道:春云夏雨秋夜月,唐诗晋字汉文章。这对联写的,其实就是东北农耕文化的久远历史。这副豆包屯人家的古老对联,到今天,还保留着。那是一副写在玻璃上装在木框架里的老对联,曹金珠大娘的父亲曹金泉将它保护下来、传承下来。每年,每到包豆包的腊月,他们家都点亮蜡烛和灯笼,挂上对联,然后开始包豆包,这已成为王家豆包屯的生活习俗了。


包豆包,东北农耕文化遗产的重要事项和代表性技艺。赶大车的老板子出门在外,有时也要带着煎饼或者豆包,煎饼不怕冻,随时可以吃,豆包更是方便食品,可以到一个大车店或者驿站,然后停下来,让人家上锅蒸一蒸,或在火炉、火盆上烤一烤吃。这种食品,是带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和家乡气息的重要文化食品,也是一种深深的乡情和乡愁。


当年的豆包,那是农耕文化的代表性细粮。今天我们所说的细粮,是指大米和白面,而从前的细粮,就是黄米面的豆包。今天的黄米豆包,也有江米豆包和黏玉米面豆包,这些豆包品类的变化和多样化,记载了东北农耕文化久远的历史和发展历程,给东北农耕文化带来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2021年11月14日,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大地讲堂》,播出“曹保明大地讲堂《冰天雪地有奇缘》”,专门讲述了东北吉林九台王家豆包屯的故事。我和主持人七月、嘉宇共同品尝了王家豆包屯的豆包。东北的农耕文化遗产留在了当代人的生活中,期待着,也能留给未来。

本文刊于2022年1月8日《吉林日报·东北风》周刊。



豆包屯里包豆包

END


主编:周玉娴 | 编辑肖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豆包   黄米   细粮   仓房   饽饽   农耕   对联   文化遗产   奶奶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