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注意:咬手指怪癖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作者:赵小明 文字:邢娟 编辑:崔贯利

家长们注意:咬手指怪癖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装,某些程度上是当前这个社会的主要特征,你也可以认为这是一种作秀,还可以认为生活就是演戏。

当你看到别人这么做时,如果能尝试了解其背后动机,你就能更明白地看清这个世界。

当生活对某些人不易时,生活对他们而言,就成了一种策略 ,但不要把策略当生活的终极目标。

~小明语录


家长们注意:咬手指怪癖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01

几岁能讲道理?

现在在网上出名的一些讲教育的、讲心理学的,都非常善于使用语言诱导术。其实语言诱导背后是一种心理诱导术

比如网上某育儿专家说:在孩子三岁之前是养的阶段,不是跟他说道理的阶段,所以你发现跟他说道理说不通。

其实一个人愿不愿意听你讲道理,并不取决于他能不能听得懂,这才是关键。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不要想给他讲道理,所以讲道理其实不在于年龄。

家长们注意:咬手指怪癖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如果我把这句话改成:12岁的青少年,不要试图跟他讲道理。你会觉得我说的也是对的。

改成:60岁的老人不要试图和他讲道理。你同样会发现我说的是对的。

再改成:中年危机的男人不要试图和他讲道理。你会发现我说的还是对的。

如果我继续改:心理咨询师不要试图讲道理。你会发现我说的还是对的。

最后我可以总结一句,你会发现我说的还是对的,那就是: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不要试图和他讲道理。

家长们注意:咬手指怪癖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这种就是营销心理学的起标题法

也就是说这些人的心理学水平体现在心理操控心理诱导方面,而不是体现在他们真正能够治疗一个人的方面。

这种套路最主要的方法在于:逻辑假关联

吴志红也喜欢用这样的语言套路。

我们这些内行人一下就能听出问题来,普通大众是听不出来的。

逻辑假关联的意思就是把两个不相关的事情扯到一起。

讲道理和几岁这两个之间实际上是逻辑假关联。

如果反问他一句:那你告诉我几岁的人可以讲道理他立即就傻眼了。

因为说到底讲道理就是人太小了他听不懂,人长大了他又不愿意听,所以这完全就是一个逻辑假关联的东西。

家长们注意:咬手指怪癖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02

父母只能给孩子美好的形象吗?

某学员问,她看到网上有个专家说:三岁之前孩子出现咬指甲、撒泼打滚,父母不能表现的非常凶恶。你的凶恶以后会成为他对待别人的一种态度。

她说她的孩子也咬手指,那孩子咬手指该怎么办呢?

那当他咬指甲、咬手指的时候可不可以用注意力的方法?就是说比如他在闹着要东西的时候,拿一个什么东西来吸引他呢?

大家在网上看到的很多育儿知识,心理学知识其实都是一些假想的理论,在实践上都是无法操作,也没多大效果的。

家长们注意:咬手指怪癖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其实你只要稍微一推理,你就会发现他说的这些东西是站不住脚的。首先父母不可能24小时监视孩子的手指,即使你可以在某些时间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你总有看不见孩子的时候,他还是会去咬手指。

学心理学一定要学习逻辑学,否则太容易被人骗了。

你们必须要学会演绎逻辑。
演绎逻辑的意思就是:用他说的这个逻辑去推理一下,如果能找到相反的结论,就证明他是错误的。

比如说:三岁之前父母对他全用最好的方式。按照他上面的理论,那么进入幼儿园之后,幼儿园老师会不会对你的小孩使用这些方式?

如果幼儿园老师对你小孩不使用这些方式,那是不是意味着所有上过幼儿园的小孩以后都会有一个坏的形象,是不是以后都会对别人用这样的方法?

家长们注意:咬手指怪癖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03

转移注意力有用吗?

其实你只要稍微一推理,你就会发现他说的这些东西是站不住脚的。

你不可能24小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你总有和孩子不在一起的时候,他还是会去咬手指

其实小孩在咬手指的时候有一个力比多的灌注,不会因为你的转移注意力而改变,因为这个地方有快感。

快感的意思就是这个地方会产生激素,会产生多巴胺,会产生愉悦,你转移注意力是改变不了这一切的。

家长们注意:咬手指怪癖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就算你在三岁时候把他的注意力全部改变了,三岁之后进入幼儿园,他还是会去吃手。

如果他的理论正确,那我做一个演绎推理:那是不是意味着一个小孩,如果你在三岁之前让他没有性欲,三岁之后他这一辈子都不会有性欲了?

那是肯定不会的,因为这些都是生理快感,你改变不了的,小孩咬手指就是一种生理快感。

家长们注意:咬手指怪癖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04

不强化就可以吗?

小孩咬手指头同样包含着生理快感和攻击性的释放,不是你转移就能解决问题的。

同理,也就是说一个小孩咬手指头,如果这里面存在着力比多的问题,那么他一辈子都会咬,不会被你轻易改变。

如果不存在力比多这个问题,你不用改变他,到时候也就不咬了。

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在小孩咬手指头比较过度的情况下,才需要干预,而干预的方法也不是转移注意力,因为转移注意力是没有用的。

家长们注意:咬手指怪癖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干预的方法是可以给小孩的手指头上套上一个东西,让他长期咬这个东西来替代他咬手指头,因为这种攻击性的力比多,你只能寻找替代物,而不是转移注意力。

这就像是攻击性的力比多,或者是性欲力比多从对母亲的喜欢转移向对幼儿园小女朋友的喜欢一个道理,它只能是力比多转移,而不能是注意力转移。

这里面还涉及到什么是痼癖动作?什么是性欲化?什么是投注?什么是转移?

也就是说首先要判断他的这个行为是不是一种心理问题的力比多的投注现象。

意思就是普通的小孩也咬手,有病的小孩也咬手指,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家长们注意:咬手指怪癖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他的讲解相当于告诉你,发烧的时候我们就多喝热水,这是民间的心理学水平,太低了。

发烧有感冒发烧,还有艾滋病病毒发烧,还有新冠发烧,表面症状一样,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犯的错误主要就是把症状问题原因混淆在一起了

症状并不代表问题原因也就是我上面举的例子,你不能把所有的发烧都用喝热水来解决。

孩子咬手指头这是一个症状,并不代表着咬手指头就是他的病因。

心理学很深的,如果没有真正的学懂,你只能被人骗,心理学理论太多而且也很深,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学到一定的深度。

家长们注意:咬手指怪癖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05

到18岁就自然解决了吗?

还有个家长问,他的孩子总是喜欢抱着一个洋娃娃,怎么解决?他看到网上有专家说不用管他,孩子到18岁的时候就不抱了。

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因为有的小孩就是会一直抱,有的小孩抱一抱就不抱了,这些都不是用年龄去区分的。

家长们注意:咬手指怪癖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用年龄去区分心理问题,就说明他没有找到心理问题的关键。

心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多少岁,而在于这种行为是不是一种力比多的投注只要是一种力比多的投注,一定会持续下去的。

所以,家长们要掌握育儿知识,必须要全面、成体系,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的一定要懂得心理学是多范式学科,你从一个角度去理解,你永远瞎子摸象。

家长们注意:咬手指怪癖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去做应做的事,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将成功。

~小明语录


原创公众号:心伙伴(ID:xhbeap)

新精神分析:心理咨询师必知的100个核心概念 61.2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手指   怪癖   手指头   注意力   心理学   快感   幼儿园   逻辑   小孩   东西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