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多彩指尖,绣出广阔未来

贵州:多彩指尖,绣出广阔未来

第五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多彩贵州苗绣系列活动服装展示。 刘杨 摄


牛皮背包绣上大块苗绣,墨镜的镜腿嵌入古朴的绣片,还有苗绣茶席、苗绣丝巾、苗绣挂件……在第五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多彩贵州苗绣系列活动的全国纺织非遗苗绣精品展中,这些被苗族刺绣装点的时尚单品和生活用品集中亮相。各守一方展台的苗绣产业从业者们,用自己的创意和手艺证明:苗绣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既是文化又是产业”。


2021年12月28日,寒冬中的贵阳冰雪尚未消融,但位于双龙经济开发区的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总部基地却是一派火热。第五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多彩贵州苗绣系列活动在此召开,在这场国内目前非遗大类中唯一由国家级行业组织举办的非遗品牌盛会上,最新行业指导意见的发布、多个颁奖礼的举行、参展商各亮“绝活”,都在为贵州苗绣持续加温。


贵州:多彩指尖,绣出广阔未来

融合苗绣纹样的墨镜将传统与时尚结合。 旷光彪 摄


作为贵州苗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交流展示平台,第五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多彩贵州苗绣系列活动中的贵州苗绣,正徐徐展开一片广阔未来。


步入苗绣产业化发展之路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灿若繁星的中国纺织文化承载着刺绣、制造、印染、服饰等非遗记忆。2006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苗绣,以大胆明快的着色和抽象的图腾符号,在服装上记述着苗族人的创世神话、迁徙历史和细腻情感,也因此被誉为“无字史书”、中国服饰史上的“活标本”。


底蕴深厚的苗绣在时代更迭、社会变迁之中,走出大山、亮相国外,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光。在今年以来,贵州省组建了由有关省领导负责,20余个部门、地方和企业任成员的苗绣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贵州苗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提出实现苗绣产业化、时尚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目标。苗绣产业化的齿轮开始徐徐转动。


“发展苗绣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是第五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多彩贵州苗绣系列活动的主题。在大会筹备初期,中国纺联就组建了包含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从业者、院校及媒体等在内的考察团,于2021年7月11日至15日赴贵州对苗绣产业展开深度考察,从而对苗绣生存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从不同角度提出诸多,与企业、工坊、传承人等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和人才培养协议。


在这场大会中,纺织非遗行业专家和优秀的从业者们,也通过《2021年中国纺织非遗发展报告》《“十四五”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行业性指导意见》等的发布,以主题分享等方式,为贵州苗绣产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和经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高勇在主旨报告中提出,面对苗绣在当今社会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需要抓好活态传承,聚焦人才培养以推进苗绣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也要在讲好苗绣故事、传播苗族文化的同时,根据市场经济规律探索发展之路。他建议,要将苗绣作为特色产业、生态绿色产业和综合产业来进行发展。


贵州:多彩指尖,绣出广阔未来

全国纺织非遗精品展上的精美展品吸引观众驻足。 刘杨 摄.


目前,贵州已形成产业项目、产业主体、产业链条、产业园区、产业布局、产业融合的“六产联动”态势。在推动传统元素的现代表达,将苗绣打造成为时尚产品的探索中,也对创意设计、工艺制造、市场营销三大环节进行重点关注与打造。作为群众基础极为深厚的一项产业,贵州对苗绣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方式已十分明确。


加强苗绣保护传承推广之力


从2004年起深入贵州各地,对当地的手工艺进行挖掘、整理、创新、应用,同时通过订单培训的方式让绣娘们能够重拾针线,用自己的手艺脱贫致富。18年来,拉动了贵州地区大批苗绣企业产品的销售,一次又一次地将中华民族品牌和传统手工艺呈现给世界。


20年来,从台湾到贵州,跨越海峡,远涉重山,往返上百次,投身于贵州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足迹踏遍贵州各州、县。搜集保存了200个苗族支系约1.5万件各个时代的贵州苗族传统民族服饰,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上述两位深耕贵州苗绣产业的人,分别是北京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台湾长河艺术博物馆创办人、馆长黄英峰,后者同时也是贵州省政府特聘的“贵州旅游文化大使”“民俗旅游专家”。在第五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多彩贵州苗绣系列活动中,他们被授予贵州苗绣特殊贡献奖。


作为一项曾经藏于深山,又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非遗传统手工艺,苗绣的技法需要传承,背后的文化更需要被讲述。在苗绣及其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中,涌现了一股股坚实的力量,推动着苗绣走向山外。


除了夏华、黄英峰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苗绣做出特殊贡献的人之外,还有不少投入到苗绣行业之中的本土从业者,在多年坚持与摸索中,找到适宜自身和行业发展模式的人。在本次大会中,中国纺织非遗苗绣推广大使评选结果揭晓,11位大使中,有8位都来自贵州,他们当中,有长期深耕于苗绣产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和企业代表,也有民族服饰博物馆的创办人,凭着对非遗的满腔热忱和高度的文化自信,不断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贵州:多彩指尖,绣出广阔未来

苗绣创意产品。 刘杨 摄


中国纺织非遗苗绣推广大使可谓是苗族产业化发展中的先行者、带头人。而产业发展需要将行业内的人们凝聚起来,共同发力,为此,在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的指导下,由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集团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积极组建了贵州省苗绣产业协会。在第五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多彩贵州苗绣系列活动中,还举行了贵州省苗绣产业协会成立授牌仪式。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协会旨在搭建集非遗传承人、现代设计师、金融资本于一体的苗绣产业发展平台,加强苗绣行业自律管理,制定和发布行业标准,推动苗绣行业健康发展。整合全省苗绣企业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传承、发展多彩贵州苗绣技艺和少数民族文化,培育乡村振兴重要产业。


多种方式探索产业生存之道


在大会配套的全国纺织非遗苗绣精品展中,32家参展商带来形式丰富、种类多样的展品。这些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及体验项目,让观众直观感受到,苗绣产业正在朝多元、国际、时尚和高科技的方向发展。对于从业者而言,苗绣产业化发展的提出,正为他们拓宽了一条新大道,也推动着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生存之道。


在“黔尚品”展台,各类融合苗绣元素的商品贴合生活需求,也具备不错的审美价值。贵州黔尚品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办者张薇薇告诉记者:“以前,我们与脱贫攻坚衔接,通过订单为不少绣娘实现了居家就业。现在接续乡村振兴,作为20年历史的老牌企业,应该思考更多新的发展方式。”她认为,要让苗绣走得更长远,就必须要实行产业化。作为从业者,我们在传承的基础上还需要用更多包括高科技在内的手段,进行不断创新。


火花文创和蝉之翼两家文创企业共用一个展区,展出了许多创意十足的产品。如一套名为“会唱歌的刺绣”的粽子形挂件,采用锁边绣、包线绣等多种苗绣技法,这是火花文创负责人龙沁洁在西江镇龙塘村当志愿者时,从背着孩子一边唱歌一边刺绣的绣娘身上获取的灵感。对于火花文创这样的小微企业而言,设计是自己的优势,但生产和销售是短板。龙沁洁选择与其他在生产和销售上具备优势的企业抱团取暖,“会唱歌的刺绣”就是出自西江镇龙塘村以及台江县老屯乡“苗人匠心”的绣娘之手。


贵州:多彩指尖,绣出广阔未来

中国纺织非遗苗绣推广大使、国家级非遗项目苗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石丽平介绍松桃苗绣。 刘杨 摄.


展览还有一个自带科技“光环”的展区吸引不少观众驻足体验,这是由贵州省文化遗产保护数字技术重点实验室打造的苗绣文化VR交互体验区。据贵州大学教师吕健介绍,这个是实验室在数字化保护的村寨中建设的虚拟展厅,其中的虚拟展品运用苗绣和蜡染的元素进行设计,设计的纹样则都是从实验室建立的纹样数据库提取出来的,而纹样数据库是实验室团队通过乡间、博物馆、传承人等不同途径采集而来,总共有几万个纹样矢量图。目前,实验室已与省内多家文创企业达成合作,数据库中的纹样已经陆续运用到产品设计中。


从一项在苗族历史中代代相传的传统手工艺,逐渐挖掘出“以针为笔,以线蕴色”传递民族独特审美观念与历史温度的文化表达,再到如今一步步形成产业链条,向着产业化、时尚化、国际化、品牌化的目标不断迈进……在第五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多彩贵州苗绣系列活动中,贵州苗绣正张开双臂,拥抱产业时代的到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芳蓉 曾书慧 刘杨 旷光彪

实习生 彭宏兰

编辑 赵相康 郭睆秋

视觉 实习生 彭宏兰

编审 李缨 施昱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贵州   苗族   多彩   贵州省   纹样   业者   指尖   文化遗产   广阔   物质   大会   未来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