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充沛心气,保护心脑


俗话说“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小寒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候。在此期间,心血管疾病极易加重或发作,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达到全年最高。对患有基础病的老人来说,除了做好防寒保暖,补足心气是关键。

低温可以诱发血管痉挛、血压增高,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多发。但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而血脉需要依靠充沛的心气推动和调控,才可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气足则心脏搏动有力、节律均匀,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若心气不足,心脏搏动无力,或心阴不足,心脏搏动过快而无力,或心阳不足,心脏搏动迟缓而无力,均可导致血液运行失常,机体得不到血液濡养,常出现心胸憋闷疼痛等症。不少老年朋友身体虚弱、气血不足,心气自然会出现不足。另外,心主夏火之气,而冬季天气寒冷,身体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抵抗寒冷,也会导致心气不足甚至肺气不足,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

今日小寒 充沛心气,保护心脑

静神少虑补心气

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来说,要让心气充沛,首先要避免过多的损耗。《素问·四时调神大论》中提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意思是冬季要让自己的神志藏伏于内、安然自得,就好像有个人的秘密不能对外泄露一样,或者像自己得到了喜爱的东西藏起来不随便给人看一样,这样才能潜藏阳气、静神少虑,不为琐事劳神,保持精神畅达乐观,让心气更加充沛。另外,过度疲劳、熬夜、心理压力过大等过劳状态,也会引起心气损耗,从而导致心气虚的发生,应尽量避免。调摄情志不妨尝试每天抽出一点时间静坐冥想,选择安静的空间、舒适的姿势,闭目养神20 30分钟,让自己身心放松,脑袋放空,慢慢找到相对轻松、安宁、自然的状态,冥想时要学会用腹部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这样会让神气内敛,从而使心气充沛。

养心三穴常拍打

拍打三大养心穴有很好的调养心气、疏通血脉、养护心脏的作用。

(1)内关穴:有疏导气血瘀滞的作用,对于有心脏病的患者临睡前常按揉,能缓解胸闷等症状。取穴: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接触面的中点,就是此穴。

(2)伏兔穴:对于经常伴有心动过速、心慌者,可通过按揉伏兔穴来缓解。取穴:伏兔穴位于大腿前面。正坐屈膝成90度,对方以手腕掌第一横纹抵其膝上中点,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中指到达的地方就是此穴。

(3)天泉穴:对于心脏供血不足,或常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咳痰者,可以按揉天泉穴。取穴:掌心向上,握拳,屈臂时在大臂上会有凸起的肌肉,肌肉上方2寸的位置就是天泉穴。

今日小寒 充沛心气,保护心脑

蹲起运动强气血

运动能够增强心气推血运行的能力,使血脉流畅,还可以调节心神,使人思维敏捷、精神旺盛,而且有利于心脏对其他组织的调控。现代医学也证实,运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使血液循环加快,起到强心、护心的作用。冬季运动要根据户外气温变化增减衣物,运动前做好热身,以做操或小步慢跑为主。运动量要适中,避免大量出汗及疲劳过度。冬季不宜太早晨练,否则会导致血管骤然收缩,晨练最好安排在上午9时之后。实际上,冬季最适合进行室内运动,比如简单的蹲起动作就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整个人先放松地站立,双脚自然分开,然后配合适当的呼吸节奏,做下蹲然后起身的动作,每次做完十几个下蹲动作之后,休息一下再重复一遍,每天练习3 5遍。如果老人膝关节不好,做蹲起动作比较困难,可以练习静蹲,即靠着墙壁下蹲,下蹲幅度也不用太大。反复几次后可以背靠光滑的墙面,轻轻撞击背部,每次撞的时候都口发“呵”的声音。在六字诀呼吸吐纳养生法中,心对应“呵”,撞墙的时候可以打通身体的经脉气血,适合经常出现心脏不适的老人。

作者:孙晓雯

责任编辑:李雅琴

医学审核:姜峰

出品人:胡丽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心气   天泉   充沛   小寒   气血   血脉   冬季   心脏   老人   下蹲   作用   今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