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新读」川藏线游记6——妖娆折多山,谁持彩练当空舞



「旧文新读」川藏线游记6——妖娆折多山,谁持彩练当空舞

「旧文新读」川藏线游记6——妖娆折多山,谁持彩练当空舞



从跑马山下来,稍事休息后,继续沿川藏线西行。

离开康定城,汽车一头钻进折多山。正值酷暑季节,但折多山却薄雾缭绕,清寒扑面。

折多山又称“川藏关口”。据资料记载,折多山系大雪山余脉,其地理地貌由于受岷江、大渡河等水系的强烈切割,地形高差大,沟壑密布,山岭纵横,林木茂密,带有典型的亚热带温湿谷地特征。

小时候,生产队里有一户社员,他们家出了一位抗美援朝的战士,转业后分配在成都某单位开大卡车,专门跑川藏线。他每年春节回家过年,常常被小孩子缠着讲打美国鬼子的故事,但老司机说他在部队后勤部开车,没有上战场真正打过仗。于是,老辈子给我们讲开卡车进藏的故事。西藏是祖国的边疆,川藏线是大动脉,卡车司机要把内地的货物运输到边疆,一趟下来需要一个月。他们翻二郎山,过折多山时,搏冰雪、过烂路、躲塌方、忍饥饿、耐严寒、斗土匪……这些故事,让我又紧张又兴奋。故事里的铁血因子,像蒲公英一样飞洒在童年的天空,氤氲着后来漫长的成长岁月。

汽车行驶在折多山上。“折多”果真名副其实,真不知道弯有几道,折有几道,也许没有人能数得清。从东坡2000多米海拔处起行,七拐八绕到达山顶垭口,海拔高度达4298米,此地空气稀薄,气候寒冷。垭口顶上有一座白塔,塔下半山坡的经幡在寒风中飘翻。从垭口继续前行,再经千回百转的折绕,到西坡脚下,山顶与山脚的海拔差异竟达2000米。

折多山山路与二郎山盘山公路不同。二郎山是一匹庞大的独立山体,川藏线在山体表面盘旋而上又盘旋而下,如一条巨蛇蜿蜒游走。折多山却是山中有山,山中有谷,谷上有岭。山、谷、岭、丘忽断忽连,忽起忽伏;近看自成一块,远望襟带相连,端的是神出鬼没。川藏线依山借势,因势利导,如古典戏曲中一条飘舞的水袖,轻轻一挥动,沿途的山头、波谷、浅丘便都装在袖子里了。

「旧文新读」川藏线游记6——妖娆折多山,谁持彩练当空舞

「旧文新读」川藏线游记6——妖娆折多山,谁持彩练当空舞

现在的折多山山路,已在老路路基上进行了多次改建,虽然折多、弯多,但路面平整、宽敞。汽车兴奋地在折多山弯道上折来折去,车头一会昂入天际,一会滑临渊底;转角即遇微雨,过岭偏逢白云;长空如幕,蓝天变换;缓坡为草,低谷为林;才显雪峰隐隐,又现湖光微微;时有林间鸟翔忙,又闻断崖猿鸣哀;万绿之中红花摇,千险尽头平坝出……真是心随山势折,情为风景弯。

打开车窗,揽山风入怀,挟林涛于胸,此时方恨年少读书少,腹中文墨浅,出口唯呐呐。虽风情于眼描不出彩绘,风雷于心吟不出风雅。只扯破嗓子,对着车窗外群山丘壑,哦啊连声,任美丽的诗意白白流失在弯弯山道……

中午时分,到达折多山西坡脚下。再往前走,就是牛羊遍野,寺塔林立的后藏了。

行至此,康巴高原的大门已轰然洞开,深邃、辽阔、美丽的纯藏区,正柔情款款地向我走来。

(2014年8月2日晚22点于郫县家中,根据沿途零星手记补缀成篇)

「旧文新读」川藏线游记6——妖娆折多山,谁持彩练当空舞

「旧文新读」川藏线游记6——妖娆折多山,谁持彩练当空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多山   时方   大雪山   塔林   郫县   大渡河   彩练   山体   边疆   卡车   妖娆   游记   故事   文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