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为啥要吃饺子,那是驱寒娇耳汤呀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民间许多地方,却是一个备受重视的节日,有些地方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把冬至节气当作新年来过,祭祖、走亲戚,热闹非凡。

早在西周,就有冬至祭祀的活动。现在南方不少地方还保留着冬至祭祖的习俗,隆重的还会抬上猪头三牲之类的供品。

在汉代,冬至这一天,君王不上朝,百官不理政,百姓都在家中休息,安静地休养身体,积蓄能量,来年才有力气继续下地干活。

冬至为啥要吃饺子,那是驱寒娇耳汤呀

既然这一天要休养身体,自然是要做一些好吃的,一般是南方吃汤圆,北方吃饺子。

这里就来说一说吃饺子,为啥冬至这一天要吃饺子呢。

相传东汉有位名医叫张仲景,就是写出著名的《伤寒杂病论》的那位医圣,他曾经在长沙做官。

有一年冬天,他回到老家南阳,正值天寒地冻,大雪纷飞之时。那时的时局又比较纷乱,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许多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

冬至为啥要吃饺子,那是驱寒娇耳汤呀

看到这种情况,张仲景就叫徒弟杀了两只羊,煮了两大锅羊肉汤,里面放上一些驱寒的药材。

羊肉汤煮熟之后,把食材捞起来,剁碎了,包在面皮里,捏成耳朵的形状,再放到汤里把面皮煮熟,这东西就叫做娇耳。

煮好之后,给百姓每人分一碗热汤和两只娇耳。在饥寒交迫的冬季,喝下一碗滚烫的驱寒汤,身体发热了,冻伤的耳朵也渐渐好转了。

两只娇耳虽然吃不饱,可是对于食不果腹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人间美味。

冬至为啥要吃饺子,那是驱寒娇耳汤呀

后来,这汤就被称为驱寒娇耳汤,人们在冬至喝驱寒娇耳汤,以纪念医圣张仲景。

冬至,开始入九了,意味着真正的寒冬将要到来了,多吃一些滚烫的饺子,又美味又暖和身体,岂不美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冬至   饺子   医圣   面皮   节气   煮熟   耳朵   身体   百姓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