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有这样一部电影,你可以同时看到《肖申克的救赎》《活埋》《唐人街探案》《蒙太奇》《监狱风云》《控方证人》《英雄本色》《猫鼠游戏》《天才枪手》《狩猎》《七宗罪》《白夜行》《杀人回忆》《妖猫传》《小丑》《我不是药神》登经典电影的影子。

主角说,“当你看过一千部以上的电影,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什么离奇的事情。”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反派说,“当你研究过一千件以上的案子,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什么离奇的案子。”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反派——警察局长

《误杀》就是这样一个,最锋利矛对战最坚硬盾的故事。


内容提要:

今天半只猫要来破解电影的两个未解之谜

——1,肖阳饰演的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

——2,电影里频频出现的“羊”代表什么?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误杀


推荐指数:

悬疑指数:

视觉指数:

剧情指数: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感谢您对半只猫的支持



主人公为什么要自首?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李维杰自首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李维杰——肖央饰演

有不少朋友认为,最后李维杰的自首,是电影最大的败笔。说实话,第一遍看到李维杰自首的时候,我也觉得整部戏要垮了。但最后我还是接受了,是欣然地接受,不是勉强地接受。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李维杰自首

其实导演在片头处已经给我们打好了预防针,做好了铺垫。就是片头李维杰编的越狱活埋的故事。听完这个故事,颂叔大失所望地吐槽道:“弄了这么半天,最后还是没有逃出去,这是个什么狗屁结局!”李维杰答道:“一定要逃出去才是好结局吗?”回过来再看这句话,似乎也印证了《误杀》最后自首的结局。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开场小故事:一定要逃出去才是好结局吗?


李维杰的自首,让我联想到电影里出现多次的忏悔塔的故事: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很久以前,这里的君王生了一个儿子,有个法师说儿子长大会杀死父亲,君王无奈打算将儿子饿死荒野。一个好心的农妇收养了这个孩子,孩子长大后率众起义杀死了君王,当孩子意外得知君王是他亲生父亲后,十分悔恨,一怒之下又杀死了收养他的农妇,屡酿大错,他悔恨莫及。僧人告诉他,要赎罪,只有建一座鸽子飞不到顶的大塔,于是有了这座佛统塔,又称忏悔之塔。

李维杰一家人所犯之错和王子所犯之错一样,都是出于自保而反抗,但反抗的结果却殃及了无辜,即使君王和素查有错在先,但祸及的农妇和群众总是无辜的。王子为了忏悔自己的过错,建起了忏悔塔;李维杰为了忏悔自己的过错在忏悔塔前下定了自我救赎的决心。

接下来,我会分析,李维杰煞费苦心瞒过了所有人,最终却报警自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首先,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比咄咄逼人的女局长更可怕的,是广点粽菊的刀斧。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女局长

如果不安排一场自首,电影就变成了一篇教大家如何取证脱罪的完美攻略。这严重背离了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可想而知,广点粽菊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除此之外,我认为李维杰之所以会自首,还有3点原因。

第一,李维杰的动机是善良的动机。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从李维杰和街坊邻居的相处中不难看出,他是个心地善良的老好人,否则他也不会轻易就推迟用户的债务,也不会去帮助儿子差点被打瞎眼睛的老者。而且,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不管有没有犯事儿,他都会坚持去做布施。在他第二次去布施的时候,僧人没有接收他的布施,这对于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是无法被接受的。

电影也用棺材背后手指抓过的血印以及片头暗示了,其实李维杰知道素查死亡的真相——并非平平直接用锄头敲死的,而是在棺材里窒息而死的。这也就让李维杰的内心更加感到愧疚。

之所以李维杰要制造一连串假的证据链,他的内在动机,并不是为了刻意瞒天过海,逃脱法律的制裁,他只是纯粹地想要保护好家人。因为他很清楚,报警不是不可以,是时间点不对,误杀当局警察局长的儿子,可能连坐牢的机会都没有。而当警察局长失势的时候,他认为报警的时机成熟了。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李维杰在忏悔塔下向对方鞠躬

所以既然已经成功保护了妻女家人,他无法再违背自己本性继续错下去,最终选择背负罪名再保护自己的家人一次。



第二,李维杰希望能阻止暴乱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暴乱发生之后,街镇一片狼藉,不仅是警察局长夫妇,殃及池鱼的还有许多无辜的普通人。暴乱的终点,没有任何赢家。

我们从颂叔的证词中知道了李维杰悲惨的身世。他的双亲就是死于一场暴乱,最后只留下了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地活着。因此李维杰比任何人都清楚,暴乱,对这个本就不太平的世道意味着什么,长此以往,只会增加更多像自己一样不幸的家庭。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而此次暴乱的导火索正是群众对自己的信任。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平息暴乱最好的方法,也许就是将真相告诉世人。当然,是在能够保护好家人的前提之下。




第三,李维杰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长在谎言之中。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李维杰一家

李维杰走在佛堂忏悔塔下时,响起一首好听的旋律,这首歌的名字叫做《We All lie》直译为——我们都说了谎。这首歌原版的节奏要比电影里明快许多,并不适合这样一个场景,但导演依然还是使用了这首歌的改编版,说明一定不是随意挑选的。《We All Lie》是韩剧《天空之城》的片尾曲,《天空之城》主要讲的就是子女的教育问题,和这里的主题完全对应。之前李维杰一家人在电影院看的电影《天才枪手》讲的故事也是关于作弊和教育。最后主角改邪归正,放弃再通过作弊的手段获利,也对应了这里的主题。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天空之城》

小女儿安安最后考试其实只考了70分,为了得到口琴将成绩涂改成了100分,李维杰虽然兑现承诺买了口琴,但更多是为了宽慰家人刚刚受伤的心灵。他同时也意识到了,这次瞒天过海的伪证事件,已经在孩子的内心深处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安安那么小的年纪便懂得了如何用篡改成绩的方法去达成自己的目的,她的未来很可能会随着这种惯性持续沉沦下去,最终陷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李维杰的小女儿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100分?还是70分

警察局长的儿子素查,就是最好的例证。如果没有如此飞扬跋扈的母亲,怎么会有如此无法无天的小霸王。如果不是因为母亲一次次为儿子的恶行袒护包庇,不是母亲一次次满足儿子超越了自己年龄的欲望,比如汽车,比如性行为,也不会导致素查越界了法律和道德的边境线而一点都不自知,最后成为被活埋的对象。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素查

电影中,平平的母亲说“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恶魔”。她当然是在说警察局长的儿子素查,但也是许多家庭的真实写照,孩子既不是天使也不是恶魔,孩子既是天使也是恶魔。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TA的父母,取决于TA的原生家庭。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李维杰正是因为看明白了这一点,才毅然决然选择了自首。



《误杀》中“羊”的隐喻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频频出现的羊

很多朋友其实都发现了,电影中多次出现了羊,而电影的英文片名中也带了羊。就连萧敬腾演唱的片尾曲都叫《亡羊》。那么,羊,在电影中,又在隐喻什么呢?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在基督教中,羊意为替罪、救赎和牺牲:上帝为了考验亚拉伯罕的忠诚,叫他把他的独生子以撒杀了作成祭品,献给上帝。正当亚伯拉罕要动手时,有个天使阻止了他,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前面林子里有一只羊,你可用它来‘献祭’给上帝。”于是,亚伯拉罕便把小树林中的那只山羊抓来杀了,代替他的儿子;从此也有了替罪羊这样的说法。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羊在片中的一共出现了五次:

第一次,男主在佛堂布施时,僧人的脚下有羊,喻义羊是善良的见证者。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第二次,男主在湖边抛车时,牧羊人带着一群羊经过,喻义羊也是罪恶的见证者。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第三次,男主与警察发生争执,羊被恶霸警察开枪打死,喻义羊代替男主接受了惩罚。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第四次,警察带人开棺验尸,从裹尸袋里拖出了一只死羊,喻义羊成为了男主的替罪者。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在处理完证据准备好伪证以后,李维杰再次来到佛堂布施时,僧人脚下的羊不见了,而李维杰的布施也遭到了僧人的拒绝。羊似乎在回避不洁的心灵。

第五次,男主在忏悔塔前忏悔,又见到了羊,喻义只要抱有悔意,就不会被神抛弃。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羊在电影中,似乎成为了神明的化身,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人在做,天在看,人们的一举一动,最后都会有神明的反馈。



《误杀》英文片名里有羊,《Sheep Without a Shepherd》,直译过来就是没有牧羊人的羊。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平平上课的时候,老师提到过羊,说羊在没有牧羊人看管的时候,很容易成为大型猎食动物的口粮。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所以羊群需要牧羊人的指引,否则生存都难以维系。在佛经中,因为羊的眼睛不能分辨食物,所以羊通常用以比喻凡夫不分辨世间法与修行,只是一味放任“贪、嗔、痴”三毒。


《Sheep Without a Shepherd》还有另一种翻译,叫“乌合之众”。在片尾采访时,一个普通民众说到“羊只要能好好的吃草,才不会管是谁在褥他们身上的毛?”羔羊们想要的仅仅是能过好安定平安的生活,牧羊人褥点羊毛割点韭菜他们是不会在意的。牧羊人作为当权者本应该是作为保护羊的存在,但当牧羊人变成屠夫,不再保护羔羊时,便是羔羊奋起反抗的时候,影片中最后的暴乱,很明显是在民众对当权者的积怨下造成的。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提到了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也引用了电影当中最经典的台词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李维杰提到《肖申克的救赎》

“这些围墙很有趣,最开始你憎恨它,慢慢你习惯它,最后你依赖它。”

《肖申克的救赎》里,围墙指的是制度,描写了人心面对制度时的复杂情绪。而在《误杀》里,这围墙就是shepherd——牧羊人。描写了人群面对牧羊人时的复杂关系。当没有牧羊人的时候,群龙无首,人群陷于没有方向的危险境地,很容易陷自己于不义。当有了牧羊人的时候,人群终于找回了安全感,即使牧羊人时不时会有薅羊毛的行为,但只要不是伤筋动骨,大家依然能做到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但当牧羊人的监管苛刻到影响人群正常生活的时候,触碰到了人群的底线,平衡终究还是被打破了,这个时候,人群将开始仇视和反抗牧羊人。

所以《误杀》里的牧羊人和《肖申克救赎》里的围墙正好相反,最开始你依赖它,慢慢你习惯它,最后你憎恨它。



最后一个问题

其实半只猫还有一个不太明白的地方,想要问问你。

如果不算彩蛋,电影正片的最后一帧画面给到了秦沛饰演的颂叔。面对镜头,他流露出耐人寻味的表情,刚要说话,电影却戛然而止。

那么,你觉得,颂叔想说的话,会是什么呢?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颂叔会说什么呢?


#电影误杀# #误杀2# #悬疑# #烧脑电影#

《误杀》主人公最后为什么要自首?除了广电总局,还有3个原因

感谢您对半只猫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广电总局   暴乱   牧羊人   僧人   君王   主人公   局长   家人   儿子   警察   原因   孩子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