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额反弹,是谁?还在买这些“辱华品牌”

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如果想要不断的成长,除了不断的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新的市场的开拓。

财富500强上榜企业,几乎都有除本国业务以外的海外市场业务

营业额反弹,是谁?还在买这些“辱华品牌”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迎来了40多年的辉煌发展时期的,GDP的稳步攀升,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再加上世界第一的人口基数,令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圣地”,然而一些外资品牌在进入中国捞金的同时,又极大的伤害了消费者的感情。

一、纷纷入场的外资品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于外资入场优惠的政策安排,再加上中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的巨大吸引。众多外资品牌纷纷入场抢占市场,生怕因为自己的落后导致让竞争对手抢占了先机

外资品牌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是营业收入上的增长,更是将品牌的知名度扩展到了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外资品牌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依赖两个方面的因素。

营业额反弹,是谁?还在买这些“辱华品牌”

第一个因素当然是中国市场巨大的消费能力,以奢侈品来举例,2018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金额达到了1457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了7%,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9%。

而奢侈品又是一个长期以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为主导的市场,可想而知中国市场对巨头们的贡献有多大

营业额反弹,是谁?还在买这些“辱华品牌”

第二个因素是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初步建设和发展阶段的时候,众多的国内企业无论从资本积累还是技术创新上都比不上西方的跨国公司,在产品上的竞争力自然不如外资品牌有竞争力

营业额反弹,是谁?还在买这些“辱华品牌”

2018年4月,中国新增外商投资企业60533家,在华外资企业的累积数量已经接近60万家,2018年我国实际运用外资折合成人民币约8856.1亿元。外资的在华投资热潮依旧高涨。

二、不和谐的声音

外资品牌在中国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消费者贡献的消费力量也在这些公司的营收中得到了有效的体现。

但有一些外资品牌却发出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严重伤害了中国消费者的感情。

杜嘉班纳2018年在上海举办时装活动时投放的一则广告引起了广大中国消费者的不满。

视频中一位年轻的模特笨拙地把玩着手中的“筷子”,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大块披萨饼,并且嘴角中隐隐带着些许嘲讽的笑容

营业额反弹,是谁?还在买这些“辱华品牌”

这种对筷子的侮辱实际上暗含了对中国文化的蔑视。

要知道,我国的筷子文化已经传承了过千年的时间,筷子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中国家文化的一种代表,我们从咿呀学语的时候开始,就会被父母长辈们教导着使用筷子。

这则不和谐的广告立刻引发了广大消费者一致的抵制,纷纷在网上出言斥责杜嘉班纳对中国文化不尊重的行为,并对杜嘉班纳的产品进行了相关的抵制行动

可怕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资品牌开始有恃无恐地进行“辱华”宣传。

H&M服装开始在服装上公然印制“抵制新疆棉花”的宣传语,随后,耐克也跟进这一举动,并公开表示,公司不使用新疆棉花,并令供应商自查不允许提供新疆棉花做为原料。

营业额反弹,是谁?还在买这些“辱华品牌”

新疆棉花的产量占世界的70%,中国出产的棉花更是世界棉花的主要供给来源。对新疆棉花的抵制不仅将造成新疆地区棉农收入的下降,更是借着这个借口对中国权威的一种挑衅

不仅仅是服装领域,体育领域的“辱华”事件也出现了。2019年,NBA火箭队总经理莫里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关于香港的不当言论,一时之间引爆了国内舆论的关注

营业额反弹,是谁?还在买这些“辱华品牌”

随后NBA总裁公开回应,NBA做为一家基于价值观的组织,将支持莫里行使他言论自由的权力。事件一出,央视、腾讯立刻宣布将停播NBA的比赛。

众多外资品牌在国内都聘请有一线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和形象大使,在他们“辱华”的事件发生之后,包括黄轩、王一博在内的众多明星都纷纷终止了与品牌的相关合作

三、热度不减

虽然辱华的品牌在遭受到一致的抵制过后,中国地区的销售额都会普遍下降。

但这其中也有另类,比如杜嘉班纳,2018年的事件已经过去了3年,似乎时间已经冲淡了这起事件的影响,今年,杜嘉班纳的营业额大幅度反弹了20%。

NBA在发表了“涉港”不当言论,被国内转播平台纷纷停止转播以后,老百姓普遍认为NBA在我国的业务扩展将会收到极大的压制。

但2019年10月10日NBA上海站的比赛依然爆满,球迷们火热的热情不减,整场比赛充满着欢呼和尖叫。

营业额反弹,是谁?还在买这些“辱华品牌”

虽然是否观看球赛是球迷的自由,我们没有办法进行干涉。但面对广大国民的一致抵制,作为球迷身份和一个民族的身份,孰轻孰重应该要分清楚

当然,我们也不支持无脑的抵制,要知道外资品牌在国内雇佣的员工都是中国人,并不是外国人,他们都是我们的同胞。一次直播中,卖耐克产品的女主播被众多恶意网友给骂哭,只能委屈地表示“我只是和打工的”。

很多人可能会说,又没有人逼你为耐克打工,是你自己去工作的,你挨骂怪谁?这种逻辑是很可笑的,如果要你辞掉几年的工作,立刻换一份新工作,你干么?

这又让我们想起2012年西安“反日大游行”中,由砸车行为转变成了砸人,导致一位男性头骨重创入院。疯狂的抵制行动中,受伤害最深的永远是我们的同胞,以这个案例来说,这位先生又怎么会知道自己买日产车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

营业额反弹,是谁?还在买这些“辱华品牌”

总结

杜嘉班纳今年的营业额大幅反弹20%,众多的中国消费者已经淡忘了2018年的“筷子事件”,用自己的钱包进行了证明。也希望杜嘉班纳、耐克等品牌能够铭记这次的教训,尊重中国的消费者。

营业额反弹,是谁?还在买这些“辱华品牌”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品牌   新疆   奢侈品   中国   筷子   棉花   中国消费者   外资   营业额   事件   业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