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你知道吗,地铁在上海人的心目中也是能分出个亲疏远近的。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人们往往能记得住那经常换乘的几条路线,比如通往人民广场的1、2、8号线就是人们来回换乘的主干线路。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可是偏偏有这样的一条地铁线,它的全程与中心城区没有任何的交集,乘客上了地铁之后便开始昏昏欲睡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有些人更打趣说应该改装成卧铺,毕竟像这种长时间都不停靠的地铁给人感觉更像是在乘火车。它就是从龙阳路开往临港方向的16号线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一条因为运行时间太长而不得不分成“大站车”、“小站车”甚至是“直达车”,以抛弃掉客流量少的站点为代价来缩减运行时长的地铁路线。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这条线路近八成都是行驶在之前南汇区的土地上,南汇区的地广人稀由此可见一斑。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上学时常常听地理老师提到上海的南汇,说长江的水出海后受海潮的顶托,折旋向南,与钱塘江水交汇而沉积了大量的泥沙。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在仅仅一两千年的时间里,就形成了16号线周边的这片延绵百里的广袤土地,这片新生土地前方的那片突出的滩地,也被后人称之为南汇嘴。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与前面讲到的川沙古城一样,南汇也是一座建在海边,有城墙和护城河守护的一座城池。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事情还得追溯到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没有设防的沿海地区经常遭到倭寇的大肆掠夺,作为沿岸盐场之一的三团因此不堪其扰。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为了防御倭寇的侵犯,明朝命大将信国公汤和在此筑城并严加守卫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作为前线哨所以抵御外来势力的入侵,并依这里的所处的位置命名为“守御南汇嘴中后千户所”,隶属于金山卫所统领,相当于如今的县级单位。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当时的城墙距离东海只有1.5公里,整体为一个规矩的正方形,长和宽均为一公里。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在城的四面各设有一座城门,东为观海门,一出门就能看到大海;西为听潮门,虽然背对大海,可海浪声还是依稀听得到的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南为迎薰门,为我国明城南门的普遍命名方式,取自上古歌谣“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北门为拱极门,有着面朝北斗之意。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这里的千户所防御严密,不仅设有炮台、箭楼和可以拉起用来阻隔敌人的吊桥,城外还设有多座烽火墩,以便站在高处洞察敌情并狼烟示警。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有了城墙的守护,城内的人民更加有了主人翁的意识,他们凝聚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支颇具战斗力的抗倭武装队伍,成功击退了多起倭寇的入侵。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南汇城即为当时浦东地区修筑最早的城池。清雍正四年(1726年),长人乡从上海县析出单独立县,因县治设在原守御所南汇嘴,故县名定为“南汇”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1934年,因为早有惠南书院,取“有惠于南汇”这一吉祥含义,将城厢镇改名成了惠南镇。谁能想到如今留下来的名字是这个惠南镇,而南汇一词早已迁至他方。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同样消失于历史烟云之中的,还有这存世已超半个世纪的城墙。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1958年,各行各业开始大炼钢铁,炼钢用的小高炉皆是由城墙的青砖围成,南汇堡城在那时人们的眼中仿佛一文不值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感觉冷兵器时代一过城墙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直至意识到需要保护时才追悔不已。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现在你们去惠南的话大概率无福观赏到城墙遗址了,因为仅存的一段90米的城墙被圈在了南汇一中的院内,并不像川沙那样专门开辟了一块公园。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可是你在这里的道路命名上又能发现一片全新的天地,惠南有意无意地保留了那个时期的道路命名,像是卫星河、工农路、三八路、向阳路等等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叫人眼前还能依稀浮现出那遍地高炉大炼钢铁的时期,也算是早已不存的城砖以另外一种方式的展现吧。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惠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先有了福泉寺然后才有的南汇。元至正二年(1342年),甘霖院建成,殿后偏东有眼福泉井,这口井早于寺庙的开凿。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中国古寺往往依水而建,依井而建,水源乃建寺之本,故将院名改为福泉寺,取意“善福之源泉”。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这座福泉古寺在历史上几经损毁,最后一次寺毁是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仅存明隆庆五年(1571年)的一口重达1600公斤的大钟。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这口钟后来搬到了别处,并于1981年,建成了以“古钟”为名供今天市民嬉戏漾舟的古钟园。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2007年古钟回归福泉寺,园内古钟亭内的“镇园之宝”被换上了复制品。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进入寺院的大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株高达20米,胸径近两米的千年古银杏树,这株古树被编上了上海名木一级保护0002号,被誉为上海古银杏之“树后”。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树王0001号为嘉定安亭古树公园内的1200年古银杏,两树相隔百里,恐怕只有它们的叶片可以相见了。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这株树有两大不得不说的伤痕,在树根处有一大块外露的内芯早已碳化,这是源自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一场雷劈事件,那场雷劈导致树身起火两天两夜可后来依旧存活,真是叹服于古树顽强的生命力。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古树的顶端有砍伐的痕迹并已凋零不再长叶,这是在1937年8月,日军侵占南汇后,曾砍掉了树梢和枝干,在树顶上架起了望台。由于长期重物挤压的原因,古树便不再向上生长了。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你要是在卫星图上看过南汇,一定会被这里的“五角大楼”吸引住。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如果你没有机会到美国五角大楼打卡拍照的话,来这里先过个眼瘾也是很不错的。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它是由五圈平行排列的折页建筑群围成环状,每座楼体之间都巧妙地进行了连接,以便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达至大楼的各处。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外围建筑的五处立面各设有两栋标记着不同颜色的出入口,为这略显死板的米黄色楼群增添了些许俏皮。希望这一带能够快快地发展起来。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第一次来到惠南镇,我感觉这里有着与上海市不相称的偏僻。老城的房屋和道路有着一种九十年代小县城的感觉,应该是最近几十年都没有什么变化。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惠南镇的发展方向与川沙镇刚好打了个颠倒,它的新城在北边,老城在南边,之间的分界线为16号线所在的拱极路。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城区内唯的一个地铁大站惠南站的门口,停满了往来的公交和出租车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1111路公交环线也在忙不迭地将人口稠密的老城民众源源不断地送往惠南站,与川沙相比总有些手忙脚乱的感觉。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我认为出现这种感觉主要还是北边新城的建设不充分造成的。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未来惠南的中心注定会在南汇信息大楼的旁边,由南祝路和拱极路绘制出了一张庞大的田字形路网,整个建成区比现在的川沙镇要大上个一倍。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只可惜五角世贸广场建得太早,如果把它放到这个十字路口处,生意定会比现在要兴旺很多。

带大家转转原上海南汇区的中心惠南镇 中国版的五角大楼你见过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南汇区   福泉   上海   南汇   大楼   大站   倭寇   城墙   中国   地铁   感觉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