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加尔各答见闻散记(上)

前几年,去印度加尔各答开会,机会难得,实地见闻了这个神秘的国度,亲身感受分享各位好友。

1.初见印度

曼谷的时差比北京少了一个半小时,印度的时差又比北京少了一个半小时。经过两个小时的飞行,飞机晚点半小时到达了加尔各答。换了一百美元(3600卢比,含100卢比的手续费),等走出机场的时候,已是北京时间凌晨四点了。组织单位联系了出租车来接机,出于接受印度人的好意,没想到吃了小亏,当地人英语说得贼烂,“Three”发音成“特儿瑞”,鸡对鸭讲半天才明白了他的意思。在网上150卢比左右的机场-旅馆单程,被黄发印度当地人和出租车司机勾结,涨到了500卢比,双程(从peerless in hotel 到 HOWAH STATION)1000卢比,真是一点没有诚信,但既然他们谈好了,我也和他们反复确认了两次,也就算了,在外平安是福嘛!

但在我们的行李装入后备箱时,陡然间看到出租车司机正塞给印度当地人的小费(显然羊毛要出在羊身上),当时出于面子和时间、异乡等关系,没有点破。没想到第二天中午打车,发现他们真敢要,竟然要再加500,太不诚信了。心中很生气,委婉的向前来“接应出租车司机”的黄发表达了我们的想法,这人空虚的解释辩解些什么,一看就知道再唱双簧。如果他不来“接应”,我是不会给司机加钱的,1000卢比,已是正常价格的2-3倍了。

没想到认识的第一个印度人,竟是如此!不照顾客人,反而想借此机会诈骗。后面几天他接着演戏,想再次骗取我们的小费。比如帮我们预订车票、旅馆和出租车等,幸好我们提高了警惕,亲力亲为,没有傻乎乎地再上当。而一个台湾人和几个老外就被假象蒙蔽了,直到我们善意的提醒才得以识破骗局。

后来参观维多利亚纪念馆,购买门票时还有个插曲,使我们再次认识了印度人的“狡猾”(当然绝大多数印度人还是不错的):我们想借此机会兑换点零钱付小费。结果给了售票员500卢比的大面值。他摸索了半天,只递给我150卢比的零找。我表示不满时,他耸了耸肩,示意抽屉里没钱了?想想也是,偌大的花园内空空如也,只有零星的当地人,估计一个上午都没十几个人。或者说,这个印度当地人又在玩骗人的把戏。我决定不上当,国际扶贫也是有条件的,况且,他们卖给我们的门票价格已经高了15倍,没有理由再宰我们50卢比。我故意满面笑容,告诉他,我过半个小时出来时,再来取钱,如果还没有,我会反映给纪念馆的“领导”,这个印度当地人脸色开始变化,用胡噜胡噜的英语辩解,我们没听,径自走了。半个小时参观出来后,到了他面前,他悄悄地把50卢比给我了,是一个整面值的,这更验证了这小子刚才是玩把戏。

2.加尔各答初印象

加尔各答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以前做过英殖民地印度的首都。1950年英国人撤走后,成百上千万乡下人源源不断、不加限制地涌入加尔各答城,想寻找机会、或想过一过城里的生活。结果这个城市的设施不堪重负,秩序被彻底颠覆了,发展到现在,估计每晚上百万人晚上露宿街头,白天无所事事。

当地人号称加尔各答是印度的上海,一个可笑的比喻。一个更可笑的网上笑话说,“印度人带着惋惜的口气说,‘德里得抓紧发展,不然再过二十年就要被中国的上海超越了!’”。

加尔各答晚上是座死城,沿街两旁横七竖八躺着好多人,乍看一下不觉得,只觉得一条条扭曲的单薄身躯,好似吃了安眠药一样,安静的有些瘆人。这些人裹着脏兮兮的布条,委身于迷离的夜晚灯光,和破旧低矮的楼房砖墙融为一体,让人突然有了一种奇怪想法——这个地方,是否刚经历过一场地震、瘟疫或是战争?

正盯着看时,忽地一下,街边的黑影竟立起来了,踱到不远几步,蹲在路边墙下就尿了起来,没有一点羞耻,仿佛是理所当然的行为,“他的地盘他作主”。街巷中间弥漫着孜然胡椒粉混合咖喱、尿尿的刺鼻气味儿,让人浑身汗津津了许多。

晚上出租车走到半路,轮胎竟然爆了,司机不慌不忙地拿出备用胎,当街修了起来。路边过来的出租车看着笑话,一路高歌而去。正是深夜时分,塔塔牌汽车鱼贯经过,开着高分贝的音乐,仿佛挣钱不挣钱不重要,开心才是王道。

白天成了乱城。清晨是乌鸦、麻雀和野燕舒展身体的时光,在市中心马坦广场的绿树中间,不知道竟能容纳那么多的鸟儿,扑扑打打的翻着垃圾堆找食物吃,根本不怕人。黑黝黝的“市民”早上起来了,懒洋洋地提着水、倒着垃圾、折叠起铺在地上的塑料布、用街上的垃圾生着炉子,周遭浓烟滚滚,人置其中说不出的麻木。好像没有目标的幽灵,一个个来来往往,面无表情,从整体的气氛中明显感到这个城市正在走向衰落。

市中心的街道两旁有不少旧式建筑,建筑工人在维修时所搭建的悬梯仅用麻绳捆扎,而且就一层,看起来颤巍巍的,他们的胆子真大,头顶着砖、赤着脚、光着膀子,也没任何安全措施,站在离地五六米的高空中作业。旁边不时有乌鸦“啁喳”一声旋即飞过。

加尔各答这座殖民的城市,印度人对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有种别样的感情,在马坦广场大片的绿地中间,矗立起一座维多利亚纪念馆,白色典雅的欧式建筑群,庄严肃穆,清水环绕,绿树成荫,女王坐在纪念馆的高台上,仪态威严,傲视四方。馆里面有各个时期驻加尔各答的总督画像和简介。纪念堂禁止拍照,门票竟要到150卢比/人,本地人才10卢比,其实里面也没有什么意思,但来了,怎能错过这样的标志性建筑?

到了里面发现,不过如此,还不让拍照,真是见面不如闻名。

3.加尔各答的独特市容

以前只是在电视电影里知道特里萨修女所在的加尔各答城区很烂很破,这次首先见识了加尔各答的公交车拥挤的境况。好像还是六七十年代的公交车,开得飞快如发疯的公牛。与中国不同,司机都是坐在左边开车,根本没有红绿灯的概念,横冲直闯不可一世。车子里满满当当的,还是像小时候电影里“大篷车”的样子,本该镶嵌玻璃的地方,只拦了几道铁条,没有空调通风设备,所有的人都如沙丁鱼一样,身处“流动监狱”无法动弹。车门口总扒着几个人,瘦瘦的,甚至不穿鞋,在车子高速运行的过程中,他们被车里面人挤得好像会随时下车(好多人就扒着车门,确实也是准备着随时下车)。

市里的水还算清澈,比上海泛灰的颜色稍稍好些,估计是四五类水质。许多大人小孩在河边打肥皂洗澡,旁若无人,据说印度人相信水里的泥巴具有特殊功能,无病健身,有病治病。清晨时分,看到一个街边补牙的,场面也很让人吃惊,小伙子大概十六岁,身边没有什么工具,就一堆白色的胶泥和钳子什么的,就敢给面前的一个三十多岁的人补牙,面对的好像不是病人,而是一个动物,两人都一样的面无表情,感觉先有些滑稽,后是害怕。

街上的小摊贩不少,零零散散的,经营的东西很少,有点过家家的意思,尤其是坐在石阶上揪面的家伙,还没睡醒,就用脏手开始忙乎一天的工作了,面团就扔在了自己裤裆下,旁边的人还在生炉子,感觉不像是在做饭,做饲料也没有这样不讲卫生的。小贩们的货架上,无非是几根黄瓜、一筐香蕉、几摞面包,看到一种情形很有意思,一个小贩前面的木架子上摆了一排大高高的罐头瓶,罐头瓶里盛放了不同种类的饼干、零食、糕点,好像不是在卖,因为数量的确太少。很像小时候农村幼儿园门口老太太哄小孩的架势。

在躺睡人的周围,通常还有狗,不知道是家养的,还是野生的,比人胖多了,但和人一样慵懒,面对初升的太阳,似乎提不起精神来。

在街道中间,还看到了身着黄色军服来回巡逻的背枪军人,有点像特殊卫队,不知道和警察的职责有何不同?在贫民窟的小巷里,看到一个瘦骨嶙峋的老头,正聚集着一团垃圾烧火,火焰不大,浓烟很多,火的上方放置了一个瓷盆儿,好像在烧水煮饭,旁边就站着个警察,不以为然。警察局就在贫民窟中间,门口停放了很多抓捕车,感觉还是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用的笨重的大家伙,有铁门铁栅栏,仿佛随时可以把一个命贱的穷人扔到车里,呼啸而去。

在大街小巷,看到到处张贴的标语,是市政府民主竞选推举的两个人,一男一女,很有点美国味道儿,但这种民主再好又有什么用?给这些衣不蔽体的穷人遮风挡雨的地方,远比一张选票重要。可以想像,在大选前,谁给这些盲流一个大饼,谁就会多拥有一张选票。但候选人在摇旗呐喊时,是不会太在意这些盲流的,他们的眼睛是朝上的。贫富差距如此严重的印度,穷人的地位极其寒微,尊严可以随意践踏和蹂躏。

店铺面前横七竖八躺着的人群中,男女老少都有,甚至看到一个瘦瘦的女的,乍看猜不出年龄,从她搂抱的儿子,呵斥的女儿看出,她的年龄不会超过30岁,仔细辨认,果然如是。但眼神透露出的茫然和无谓,让人觉得担心或许是一种多余,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理由。

走在我们的身边,显然是一家三口。父亲一手抱着一个很小很黑头颅硕大的男孩,一手挎着松松垮垮的大包,父子俩都很脏,大一点的女儿头顶着几块纸箱板,小一点女儿抱着一卷塑料布,在慢慢前行。或许是昨夜刚起身,正在寻找今晚露宿的营地。

总体感觉加尔各答的人活着没有生气,没有希望,简直是一座死城。日出而活,日落而睡,如此一天天。

印度-加尔各答见闻散记(上)

印度-加尔各答见闻散记(上)

印度-加尔各答见闻散记(上)

印度-加尔各答见闻散记(上)

印度-加尔各答见闻散记(上)

印度-加尔各答见闻散记(上)

印度-加尔各答见闻散记(上)

印度-加尔各答见闻散记(上)

印度-加尔各答见闻散记(上)

印度-加尔各答见闻散记(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加尔各答   印度   小费   维多利亚   散记   印度人   纪念馆   当地人   见闻   上海   出租车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