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外孙孔继宁,创办文化公司,专门宣传毛主席的思想

1962年10月27日,在中南海丰泽园内出生了一个男婴,给丰泽园带来了久违的快乐。

这个男婴,就是毛主席的外孙,李敏与孔令华的儿子:孔继宁。

毛主席的外孙孔继宁,创办文化公司,专门宣传毛主席的思想

孔继宁是毛主席的第一个外孙,因此毛主席特别高兴,还对大家打趣说:“我今年按虚岁算,70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啊,没想到官升一级做外公喽!”

孔继宁出生的日期,恰好与俄国“十月革命”很近,毛主席就给他起名叫“继宁”,一是继承“十月革命”领袖列宁的遗志,二来也蕴含着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美好寓意。

在孔继宁之前,丰泽园鲜有孩童啼哭嬉闹的声音,显得很寂静,而孔继宁出生后,顿时让丰泽园热闹了起来,毛主席处理完国事后,总会抽出时间去看望自己的小外孙,时而抱抱,时而亲亲,爱不释手。

李敏后来在《我的童年与领袖父亲》一书中写道:“父亲工作累了,顺脚就去看看小外孙,抱抱、亲亲、逗逗小家伙。继宁长得虎头虎脑,不哭不闹,笑起来尤其可爱。父亲平时就喜欢孩子,现在更像所有老人一样——隔代亲,特别爱和继宁玩儿。”

毛主席的外孙孔继宁,创办文化公司,专门宣传毛主席的思想

1963年,在毛主席的建议下,孔令华夫妇带着儿子孔继宁搬出了丰泽园,定居在北京一个小胡同里。当时,孔令华与李敏工作繁忙,没时间照顾孔继宁,就把他送到上海,由外婆贺子珍看护照料。

孔继宁的到来,让贺子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还经常拉着孔继宁跟一位工作人员的孩子比身高体重,只要体重轻了,贺子珍就会嘱咐说:“宁宁要乖,要多吃饭,多吃菜。”

孔继宁也非常懂事,每到贺子珍心情不好的时候,孔继宁就扮作小羊羔,或者学猫叫,博贺子珍一笑。

因此,对于毛主席与贺子珍来说,孔继宁不仅仅是他们的外孙,更是他们的开心果。

毛主席的外孙孔继宁,创办文化公司,专门宣传毛主席的思想

后来,孔继宁回到北京,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跟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北京的冬天不仅冷,而且时间长,一家人住在胡同里的平房内,全靠炉子取暖。当时父母工作繁忙,孔继宁便承担起了敲煤的工作,经常弄得灰头土脸,但父亲孔令华却说:“这才像个男子汉嘛!”

在生活中,孔继宁也没有什么讲究,更不会挑剔,母亲做什么,他就吃什么,至于衣服鞋子,只要合适保暖就行。

在同学们的眼中,孔继宁为人谦和,温文尔雅,和大家的关系都很好,也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直到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后,孔继宁以回家参加丧事为由,向班主任请假,同学们这才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

毛主席的外孙孔继宁,创办文化公司,专门宣传毛主席的思想

不过,回到学校后,孔继宁还是跟往常一样,没有表现出任何不同的样子,让同学们都感觉很不可思议。

后来,孔继宁解释说:“我从小就是在老百姓当中长大的,所以谈不上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也从来没想过要靠着谁搞特殊。”

孔继宁的爷爷是开国中将孔从洲,因此,孔继宁从小就有一个参军报国的梦,于是,在高中毕业后,孔继宁就决定参军入伍,实现自己的军旅梦。

父亲孔令华知道后,表示赞同,还嘱咐孔继宁说:“军营的生活不同咱们家里,要做好思想准备,去了军营后,还是要和在学校一样,不许搞特殊,更不许提你的身份。”

孔继宁入伍之后,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出操训练,各项表现都非常好,再加上他为人谦和,处事得体,因此深受战友和上级的青睐。

在部队里,孔继宁同样没有放弃对文化课的学习,经过刻苦努力,后来考上了南京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毕业后进入总参工作,先后在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与驻英国使馆,担任武官助理等职。

毛主席的外孙孔继宁,创办文化公司,专门宣传毛主席的思想

1999年1月,孔继宁正在驻英国使馆工作时,父亲孔令华不幸在国内因车祸离世,孔继宁听到这个消息后,如同遭遇晴天霹雳,但是,家国不能两全,孔继宁只能把这份痛苦埋在心里,继续工作。

直到回国后,孔继宁仍然非常自责,向母亲道歉,但是,母亲李敏没有怪他,而是称赞他做得对,没有给爷爷和外公丢脸。

从部队转业后,孔继宁选择投身商海,并决定以研究宣传外公毛主席的思想为主业,因此,孔继宁在2001年成立了民族精神与中国发展研究中心,然后又成立了东方昆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始系统化地研究整理毛主席思想和理论知识。

孔继宁说:“在新的时代中,毛泽东思想会有新的意义。毛泽东思想并不过时,过时的只是研究方法。我们研究的重点,不仅是传承,更重要的是发展,要具有社会意义,对当今现实、对国家今后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毛主席的外孙孔继宁,创办文化公司,专门宣传毛主席的思想

此外,孔继宁还热衷于公益事业,他了解到,中国当时大多数的乡镇医疗体系,在建设与发展上存在多项短板与薄弱环节,因此,他就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合作,共同发起成立了东方昆仑公益基金,第一个项目就是旨在提高乡镇医疗体系整体水平的“希望医院——乡镇卫生院救助行动”。

当时,该项目发起后,由于孔继宁特殊的身份,引起了多方媒体的关注,但是,他一一婉拒了这些媒体的采访请求,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希望医院”工程上面。

在2006年和2007年,孔继宁相继推出了两部关于革命题材的大型纪录片:《我的长征》与《父辈的战争岁月》,并在片中亲自担任主持,向大众讲述那段激荡起伏、豪迈壮阔的战斗岁月。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孔继宁说:“《我的长征》和《父辈的战争岁月》这两部纪录片,前者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献礼,后者则是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80周年的贺礼,我想,通过这两部纪录片,能给予后世更多的启迪。”

当谈及自己的特殊身份时,孔继宁说:“这是一份负担,也是一份动力,让我时时刻刻都有一种‘不能为家族抹黑’的责任感。”

(参考资料:《我的童年与领袖父亲》《北京青年报》《百年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外孙   男婴   使馆   纪录片   外公   北京   领袖   父亲   身份   思想   文化   工作   公司   孔继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