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怎么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怎么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记忆力是伴随我们一生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我们常常羡慕那些记忆力超群、“过目不忘”的人。其实,记忆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条件,记忆能力是天先天的,所以婴儿就具有记忆能力。但是,记忆能力的强弱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后天训练的。而0-6岁是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时期。怎样在生活中帮助孩子逐步提高记忆力呢?且听慧子老师慢慢道来!


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怎么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记忆环节

我们是如何实现记忆这一环节的呢?

  1. 识记。实际又叫编码是记忆过程的第1个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例如,背书前我们应该先看书中的内容,把书中的内容汲取入我们的脑袋的过程。
  2. 保持。保持就是记忆信息在大脑记忆库中的储存。即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
  3. 提取(再现和再认)。 提取是对存入记忆库中的信息进行检索和检出的过程,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把他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或者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的过程。


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怎么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这就是我们实现记忆的过程。如果我们在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回忆,或者在任何回忆发生了错误,就产生了遗忘。我们想要提高记忆能力,也就是减少遗忘。


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怎么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遗忘进程图表

通过观察下图的遗忘进程图表,我们可以知道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呈负加速型,这就是我们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怎么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减少遗忘,加强记忆

  1. 引导孩子按照遗忘规律进行复习。孩子记忆保持时间短,记忆精确性差,容易发生遗忘。例如孩子在一个活动中学会一首儿歌或故事,如果不复习很快就忘了。因而帮助幼儿进行及时复习,做到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帮助幼儿及时复习,赶在大量遗忘发生之前将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复习的次数要多,每次复习的间隔要短,以后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也可以逐渐延长,这样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好的复习时间安排是第1次复习,要在学习新东西后;5~10分钟第2次复习,一般在学习之后的第24小时左右,只需3~5分钟就可以防止最初的遗忘;第3次复习在一个星期后进行复习,3~5分钟即可。一般来说,要让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就必须在记忆1个月后再复习3~5分钟,这样大部分内容就会永久地储存在大脑中。


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怎么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1. 通过各种感官参与识记。多种感官的参与,可以在大脑皮层建立多通道的神经联系,有这样一个实验,以10张划片为材料单,凭听觉记忆的效果为60%单凭视觉记忆的效果为70%而视觉和听觉的语言活动协同进行,时记忆效果为86.3%。


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怎么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1.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记忆的积积极性。想要提高记忆效果,必须使幼儿明确的意识到记忆任务,幼儿没有记住某些事情,常常是因为他不了解为什么要记,也不清楚要记住什么,因而没有认真去记,如果记忆对象与孩子活动的动机有直接的关系,或者记忆对象是完成活动任务的手段时,孩子就容易意识到记忆任务。


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怎么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1. 选择最佳记忆时间。睡觉前和醒来后的两个时间是记忆黄金时段,睡前这段时间可主要用来复习白天或以前学过的内容。对于24小时以内接触过的信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可知能保持34%的记忆,这是稍加复习便可恢复记忆。


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怎么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1. 教授孩子运用记忆的方法与策略。记忆能力强弱的关键之一,在于是否会运用记忆方法,我们在向幼儿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运用记忆方法的意识,并教给他们一些常用的记忆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记忆力   再认   识记   孩子   幼儿   记忆   过程   效果   能力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